《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9节

作者: 谷得一以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6-09 13:49:00
  在1.1万年前的一个“大年”春分点上,人类文明突然爆发。首先在中东地区确定了新石期时期的开端,其后文明之火在旧大陆各地传播点燃,漫长的旧石器时期结束。东亚地区在气候的变化中经历了一个地理上的沧海桑田的巨变。比如中国人视为母亲河的黄河并非一直都存在于那里,与地球的高龄相比她只是一个脆弱的新生婴儿,它只有几千年的历史,长江的情况也相差不远。即便在这些江河存在的几千年里也发生过许多令今人吃惊的变化,比如长江与黄河曾经并流入海,而今天他们江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假如不是气候在当时的骤然变干,就没有人可以成就这一伟业。气候这一自然因素一直制约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的生生灭灭,它也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明传播的曲折恐怕也与之关系密切,所以研究文明源流就必须研究古代气候的流变过程。这本书恰好主要对应于最近1万年内,所以资料非常珍贵。

  几百万年前,中国还没有黄土高原,再向前,青藏高原还没有隆起,云贵高原还没有耸立起源,而东部地区的海侵曾经使大片平原数此陷于沼泽。有人说,不用说那么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即便是300年来比较明确的记载看,中国的气候与环境也发生了特别大的改变。今天我们的环境变干了,也变得愈来愈暖。明朝前后的北京几乎是个水城,然而今天的缺水是如此严重。
  不过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现在的研究是清楚的,所以对于未来在大致范围内的变化相关的科学家们心里想必是有底的。对于过去已经有证据说明问题,未来只是沿着过去的曲线去推测而已。这一切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作为文明源流的探索者,我最关心的是几个包含有重大考古遗址地区的当时气候特点,以及整体中国的气候特点所带来的居民迁移潮流。这本书基本解决了我的许多疑惑,也给我以后的探索带来了一个很好的背景资料。当然,仅只有这份资料是不够的,因为这本书的目的仅只是还原气候,其中的古人类资料充其量是为说明气候而存在的,而我希望尽早能够看到一本专门针对文化遗址的考古气候,那样我们将能更严谨地还原一些文明发展的事实。

  全球与东亚一样经历了巨大的气候与地理变化。但目前的数据显示,中国地区既与世界宏观同步,同时也有自己的微观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地区受季风的特殊影响而决定的。另外,气候变化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在各地也不尽相同,如“5000aBP 以来,特别是3500aBP以来,华北、华东地区植被变化幅度比东北要大”(107P),就表示了类似的特点
  总体而言,全球在近1万年的有几个大的气候转点,它们较为明显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资料表明,因受气候影响全新世植被带曾数次南北推移。在中国东部全新世植被带迁移大势是向北移动1~2个纬度,向南退缩1~3个纬度。有时向北有时向南。在整个中国地区,气温水平线或气候带与中国“地理大斜线”基本平行,即西南和东北向,但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夹角,气候线更为温和一些,基本相当于长江下游的斜度。如内蒙的红山文化在大约6000年前与甘青一带的仰韶文化气温基本一样,尽管它们的纬度看起来相差近10o,它们就在同一气候(斜)线上。

  新石器时期以来中国的气候分为几个时期,新石器早期属于气候相对寒冷期,该时期中国的新石器文化不发达,甚至鲜见。书中对该时期表述为:“11000aBP~8000aBP或10000aBP~8500aBP为稳定上升期”(105P)。这个时期的气温等主要指标与现今基本接近。
  之后的时期,以中国北方为例,则全然不同了。气候发生了突变,与今天的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特点是:8500~3000aBP的全新世期间普遍存在着较今温暖潮湿的高温期阶段,被称为“大暖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文明的大发展时期,高温天气使没有御寒能力的古人快速发展。这是中国史前文明考察的主要目标期,我们所关注的众多文化遗址都在这个期间内。由于中国地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各地还有所不同,偶尔甚至相反。其中8500~7000aBP为波动升温期。7000~6000aBP为稳定暖湿阶段。6000~5000aBP为波动降温期,5500aBP还出现过一次明显的降温。

  5000~4000aBP为较稳定温暖期,温度比今天平均高3.5oC,山东一线适合水稻、竹
  子等植物。4000~3000aBP为波动下降期,是农牧兼具的时期,其时气候适宜,人口与社会急剧发展(参考46~49P)。4000aBP前后曾经出现过一次气候的急剧变冷,并在3000aBP出现过高温,使得诸如亚洲象等迁徙到40oN的河北阳原地区。
  大量考古发掘材料证明,在8000~3000 aBP期间(即新石器时期的中、晚期)为气候最佳期,当时气候温和湿润或温暖潮湿,气候带北移。根据施少华(1992)对新石器时期遗址作的频数图可以看出,黄河中游陕西新石器遗址数在7000~4000aBP频数最高,其中7000~6000aBP仰韶文化遗址最多;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遗址在7000~4000aBP频数最高,其中7000~6000aBP马家浜文化期遗址最多,5000~4000aBP良渚文化期遗址最多。这就说明7000~4000aBP是人类在较原始时期自然生活环境较好的时期(147P)。

  新石器中期的黑龙江(7010±100 aBP)以及内蒙赤峰一带(8000~6000 aBP)都有夏林分布;陕西一线有阔叶林分布;关中平原的姜寨遗址(5835±170 aBP)早期仰韶层的孢粉说明当时与西安半坡的气候一样:属于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阶段,较今天的气温高2oC左右,1月气温不低于1oC。河南裴李岗地区(8600~7600 aBP)当时生活有扬子鳄,气温与降水都比今天高。郑州大河村(4410±90 aBP~5740±125 aBP)可能相当于今天长江甚至更南地区的气候,气温比今天至少高2~3oC。山东兖州王因(5950±120和5225±130 aBP)、以及基本同期的江苏沭阳万北、新沂花厅、海安青墩、上海青浦菘泽遗址等,均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类型。浙江的河姆渡遗址第三、四文化层(6800 aBP)气候较现在温暖,估计与现在的广东或东南亚一带气候近似。

  在中国的南方,洞庭湖和江汉平原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规律为:
  第一阶段:全新世之前(早于10500aBP),其气候较今偏冷,可低于1oC左右,明显不合适早期人类生存。第二阶段:全新世早期(10500~9000aBP)转向温暖,热量和水分条件好,较现代偏暖,年平均气温比现今高1~2oC。到8000aBP气温与现今相当,但降水量比今天高。全新世中期第三阶段 (8000~6000aBP),比现在湿热,年平均温度为19oC,降水量在1300mm以上。此期水域扩大。第四阶段:全新世中晚期(6000~4000aBP)属于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温约15oC,年降水量约500mm。5000aBP前后由热到冷、由湿到干发生转变。第五阶段:全新世晚期(4000aBP)以来气候条件转坏,比现今差。2500aBP以来气候逐渐恶化趋于干冷(118~119P)。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