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川时代和海侵时代看人类的发源地》
第15节作者:
谷得一以盈 伏羲历史时代从距今30000年直到距今8000年,延续了大约20000年以上,并且直接与农业文明的起源联系在一起。在伏羲时代,生态文化板块的平行互动异常频繁,亦即经过了剧烈的、短期的次冰期和次间冰期的多次转换。环境忽然冷和忽然热的若干次剧烈转换,推动生态—文化板块移动形成的剧烈互相撞击,刺激人类为求生存不断开发自己的智慧,同时也强壮了人类的体质。否则,当新间冰期亦即全新世到来时,人类就不会那样迅速地把握时机,在很短时间内发明创造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历史只能在此前的积蓄中出现跨越式发展。伏羲时代奠定了全新世人类社会的发展。当然,伏羲时代只是我们中国人的称呼。关于这个时代,更准确也许应该称为前农业时代的狩猎—采集文明的最后积累时期。全世界的农业文明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之后。因此,伏羲时代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重要历史时代。
日期:2013-06-15 15:52:56
关于中国近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竺可祯曾经有比较系统研究。后来学者大多以竺可祯的研究为基础作进一步阐述。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著《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说:“平均而论,亚冰期气温低于现代气温,平均约低3℃~7℃;亚间冰期气温高于现代约8℃~12℃左右。现在是属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相对温暖时期。冰期后,即大理亚冰期结束后,最近一万年中,挪威冰川学家曾作冰后期的近一完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1890~1974年)对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候史的研究:在最初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文化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代2℃左右,在黄河流域竹类生长良好,,西安半坡野兽中有水麞(河麂)(Hydropotes inermis)和竹鼠(Rhizomys sinensis),安阳殷墟除水鹿和竹鼠外,还有貘(Tapirus indicus)等,这些动物现在只见于亚热带,这是近五千年中第一个温暖时期。在殷墟遗址中还发掘出象的骨架,项下系有铜铃;殷墟出土甲骨文中有猎象的记录,更证明陕西、河南等地当时气候温暖。第一个寒冷时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850年(周代初期),《竹书纪年》记载长江及支流汉水于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周孝王时)两次结冰,‘牛马死,江汉俱冻’,对当时的动植物的分布非常不利。第二个温暖时期,大致在公元前770~前481年(春秋时期),《诗经》常提到梅、竹亚热带植物;《春秋》提到山东鲁国冬季和春季无冰:‘春正月无冰’(公元前698年),公元前590和公元前545年也是如此。秦朝和西汉(公元前221~公元23年)气候也是暖和,当时的物候要比清初(1660)早三个星期。第二个寒冷时期发生在公元初~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三国时代曹操(155~220年)在河南临漳铜雀台种桔(Citrus),只开花不结果:225年江苏淮阴淮河冰冻;晋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第三个温暖时期在600~1000年(隋唐时期):650,669和678年,陕西长安无冰雪,梅树生长良好,751年秋,宫中柑橘结实150颗;桔橘只能耐—8℃低温,梅树只能耐—14℃低温,可见七八世纪陕西比较暖和。第三个寒冷时期,约在1000~1200年(南宋时期):11世纪初,陕西已无梅树,诗人苏轼咏杏花诗:‘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12世纪初,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冬季结冰(1111年),坚冰上可以行车;1170年阴历九月九日(阳历10月20日),北京西山遍地皆雪。第四个温暖时期,在1200~1300年(元朝):河南博爱,陕西西安和凤翔生长大面积竹林,表明气候转暖。第四个寒冷时期,从1400年(明末清初)开始,1329年、1353年江浙之间太湖结冰,1650~1700年间太湖、汉水、淮河结四次冰,1351年11月黄河出现冰凌,北京的家燕(Apus)‘三月尽(阳历4月末)方至,甫立秋(阳历8月6、7日)即去’,同现在的物候记载相比来去各短一周。中国历代用物候所测得的气温图可以和1700年来格陵兰气温升降图比较,两者可以互相参照,几乎是平行而一致。”
日期:2013-06-15 16:19:58
从温州考古资料看,在距今5000年到4000年之间,不可能发生过海侵。全新世的第四次海侵有可能发生在距今10000年至6000年之间的某一个时段。持海侵说的学者认为,在距今5000年到3000年时,温州东部平原地区及今海拔6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都是一片浅海。
日期:2013-06-15 16:22:22
有关的海洋地质资料表明:台湾属于闽台半岛华夏古陆的一部分,从福建沿海到台湾岛,在史前时期多次成陆地而连为一体。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和冰期影响,最迟在第三纪上新世时,台湾和沿海岛屿曾与大陆相连。早更新世前期,由于地壳上升和气候变冷,沿海地区发生海退,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这时,台湾海峡海底露出水面,构成广阔的大陆架平原,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岛屿成了大陆的一部分。早更新世后期,气候转暖,海面上升,这时海水进入台湾海峡,台湾与大陆分开。中更新世前期,又一次地壳上升和气温降低,发生海退,台湾舆大陆再度相连。此后,地球气候时暖时冷,海面时升时降,台湾与大陆的连接和分开交替出现。末次冰期结束后,台湾与大陆之间才由一弯海峡相连至今。
日期:2013-06-15 16:27:00
在末次冰期的最盛阶段,约距今一万六千年前后,漳州地区的沿海地带曾出现一次较大海退。据有关学者研究,这次海退海平面比今约低一百一十公尺,是距今四万年以来海平面降到最低的一次。当海平面降低的时候,远古人便沿着露出水面的海峡陆地进入台湾。可是台湾海峡南北长达三百公里,哪个地段是最理想最便捷的由西至东的迁徙路线呢?这只要弄清台湾海峡海底地貌便可明了。海峡北端,从闽江口至淡水距离仅二百公里,但由于海峡海底地貌是由南口逐渐向东北倾斜,到闽江口至淡水一线,地势越来越低,水越来越深,“即使在冰期阶段海水面下降,也难成为干地,而是一片广阔的沼泽低地”,难以通过。海峡西南端,从广东南澳岛至高雄距离三百公里,路程偏远,也非理想之途。而从东山经澎湖到台南,有一片由更新世至全新世不同时期陆相沉积层形成的台地,成为南海水域和东海海盆的分水岭。这条分水岭,就是现今水深约四十米,最浅处仅十米,由西至东横亘海峡的浅滩——“东山陆桥”。据林观得教授著《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现在东山陆桥在海平面之下四、五十米,几万年之前,古海面降至海平面以下一百三十米,东山陆桥那时露出海面九十米。这便是古时连通闽台的文明之桥。
日期:2013-06-15 17:00:21
第四纪以来的海侵和海退 位于渤海湾西岸的天津地区自新第三纪以来,地表环境以陆地为主,当时地表的沉积物基本上是河流湖泊环境形成的沉积物,并且普遍埋藏有陆相化石群。据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在第四纪为陆地环境时期,多为气候寒冷的冰期,尤其在距今1.8万年的第四纪末次冰期气候盛行时期,北半球中纬度的气温比现在要低10—15 C,地球表面大量的水分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岳冰川之中。 据推算,末次冰期时海平面比现在下降了132m,当时象黄海、渤海等浅海的海底露出海面,与华北平原连成一片广袤的大平原,也致使原来被海水阻隔的大陆或岛屿有部分相连,为陆地生物的迁徙提供了条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