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49节作者:
草根读史1 日期:2013-07-01 18:01:19
(更新)
崇宁三年,正月初六,诏:“上书邪等人毋得至京师。”
六月初三日,又重新斟定元祐、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将他们合为一籍,共为三百零九人。
对“元祐党人”的打压驱逐,崇宁三年,几乎是达到了**。正月初六,徽宗下诏令划入“上书邪等”之人,不得到京师来;二月,命翰林学士张康国分类编排元祐大臣所上章疏;四月,尚书省核查元祐党人子弟,不论有无官职,一律命令在外地监视居住,不许擅自到京城里来;六月,重定元祐、元符党人及上书邪等者,以文臣曾任宰执的司马光等二十七人,待制以上官苏轼等四十九人,余官秦观等一百七十六人,以及武臣、内臣、为臣不忠的王珪、章惇等人,合为一籍共309人,徽宗自己赤膊上阵,亲手操笔书写名单,并令人刻在石碑上,立在文德殿殿门东壁。又命蔡京书写名单,颁告天下,令各地州县刻石立碑,“永为万世子孙之戒”。
所谓“元祐党人”,指的是哲宗元祐时期,以宰相司马光为首的,反对王安石新法的一批保守派人士(即旧党)。神宗熙宁时期,因采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大胆改革,起用新人,以他为代表的新党一时占据了上风。由于王安石主持的新法,遭到了司马光、文彦博、韩琦、富弼等一批元老重臣的阻挠和反对,新党在变法期间,便利用台谏借机挤兑这些保守派的旧党分子。政治上的打压、放逐,使得旧党分子难免心头生出愤懑。元丰八年,神宗病逝,哲宗继位,垂帘听政的高太后执掌国政,召回并重用守旧派代表人物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出任朝廷要职。于是旧党成员纷纷返回朝纲,重掌帝国的朝政,是为“元祐更化”。以司马光为宰相的旧党,对王安石的新法一概予以否定,并通过控制的台谏,对新党加以清洗。因为旧党对新法的清洗,是要连根“铲除”,故而针对的是新党整个群体,并且是公开化的,不加掩饰的政治打压。这样的清洗,使得元祐年间,朝中一度竟不见新党的踪影。
旧党对新党的打击,显然已超过了之前新党的排挤。而旧党以政治路线来清洗,这种党同伐异,意气用事的作法,使得新党分子倍感压抑和忿怒,心头的报复之意便愤然而生。新旧两党的积怨和相互倾轧,使得本是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政治观点上的争执,演化成了残酷激烈的政治斗争。
哲宗亲政,打出绍述父志的大旗,改元“绍圣”,推行新法,召回并重用章惇、蔡卞、张商英等新党成员,同时对元祐旧党诸臣,大肆进行报复。朝廷把元祐时期打击变法派的人称为“元祐党人”,定为“元祐党籍”。以“抵毁先帝、变易法度”的罪名,追贬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又将苏轼、范纯仁、刘挚等旧党分子贬谪流放到岭南。章惇一度还欲追废宣仁高太后,遂为哲宗阻止。
由于高太后垂帘听政时的擅权,以及对哲宗过于严厉的管束,两人之间的矛盾,高太后死后便成为了新党旧党的斗争。哲宗矫枉过正,将高太后器重的旧党一概打倒。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在哲宗亲政以后,变得更加的激化,新党旧党相互之间的打压迫害,使得党争愈演愈烈,大大地偏离了原来政治主张各异的初衷。
元符三年,25岁的哲宗英年早逝,向太后力挺徽宗继位。投桃报李,徽宗邀请向太后垂帘听政,同处分军国重事。由于向太后思想上偏于守旧,比较倾向旧党,于是徽宗顺从向太后的意愿,将新党的章惇、蔡卞、蔡京等人先后贬谪,一批被贬逐的守旧派大臣,重又被召回朝廷,担任要职。
对于新党旧党,徽宗的心头,其实是没有是非恩怨,君子小人的概念。这从他把自己的年号,改为建中靖国也可以看出来。在徽宗看来,无论是新党旧党,都是为朝廷服务的臣僚,其实元祐绍圣,均有得失,宜以大公至正来消释朋党,让大家一团和气,齐心协力一起来为帝国办事。
日期:2013-07-01 20:33:42
(更新)
徽宗不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向太后垂帘听政仅仅半年,便向徽宗还政,徽宗听从知枢密院事曾布的主张,兼行“元祐”与“绍圣”的施政方针,让新党与旧党同执朝政,并任命曾布为宰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徽宗满以为,以“至公至正来消除朋党”,便可以结束党争,消除两党之间积下的宿怨。然而,此时的党争,已经与政治主张无关,早已演变成了意气之争,权力与利益之争。两党成员“各怀有私怨,互相仇视加害”,已经是行同陌路、势同水火。两党之间相互攻讦,各言其是,朝堂上口水满天飞。徽宗采用曾布的主张,马上遭到右正言任伯雨的反对,继而又连续上章弹劾。任伯雨出任右正言一职,仅仅半年时间,上疏就达到了一百零八章。
两党之间的相互攻讦,终于让徽宗明白,“至公至正”已不可能消除朋党之争,“元祐”“绍述”不能并存,鱼和熊掌只能二选其一。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徽宗宣布改元“崇宁”,决定“绍述先朝政事”,重新起用新党,实施新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