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怪谈----欢迎来到奇异的怪谈世界!没听过的动植物,怪事..》
第17节作者:
桶里生石榴 渐渐得她接受了这个现实,自己变成了一只人头豚身的怪物,而且她似乎对血有着独特的感觉,他啃食沿途漂来的尸体和蛇虫,当然自己丈夫的尸体早就成了她的腹中之物!
这样她在那孤岛生活了半月,水位在一个月圆之夜猛涨了起来,眼看着自己就要被淹没了!此时身边的那棵柳树映入她眼帘,于是她攀着树,艰难的向上,向上!
也许她是历史上仅有的一只爬树的豚,但是也得感谢她为男人们做出了贡献!男人是靠的住的!因为母猪真的会上树!
应该记下她的名字,她叫做合窳,一个只会上树的母猪!确切的说是一只淹死在了柳树上的母猪!
日期:2014-03-26 19:19:00
食梦貘
中午昏昏沉沉的睡去,做了一个奇特的梦,奇特的连梦的内容是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恍惚中醒来的一刹那脑海里闪过一个影子,静坐下来,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书,那里面记录了一个关于食梦貘的故事。
那是旅唐的东瀛僧人著述的一本叫做《唐闻记》的著作,食梦貘在该书卷四中出现,它是一种长相很像现代南美的食蚁兽的东西,遍身鳞甲,鼻子修长,可以嗅到人们梦的气息。
据说每个人做梦的时候都会自头顶散发出不同的气味,食梦貘可以嗅到这种气味,并窜入人们的梦中将梦悄无声息的吃掉,当然食梦貘也并不是什么梦都吃,而且每只食梦貘都有自己的独特喜好,就像人一样有不同的胃口,有些食梦貘喜欢吃幻想的梦,有些喜欢吃怀旧的梦,有些则专吃孩子们的梦,据说孩子们的梦异常的甜美,到底是什么味道,或许只有食梦貘们自己知道吧!
食梦貘挑食不只是因为他们胃口各异,书中还提到,每个人的梦气味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梦也有差异,但凡心善的人做的梦,气味会散发着馨香,而作恶多端的人,他们的梦就其臭不比,这种人的梦食梦貘往往不会去碰,非但不碰,食梦貘还会在这人的梦里像臭鼬一样放一股乳白色的气体,《唐闻记》中讲这种乳白色气体是为了驱除恶人梦的臭味而释放的,不过也有人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同时代人孙阳是唐代蜀人,在他著述的《峡陵笔记》中也提到了食梦貘释放的这种气体,而他认为这是食梦貘给恶人的梦下的一个诅咒,但凡梦里被种了这种气体的人,会持续不断的做噩梦,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化解,就是多行善事,然后做的梦就会转为馨香,想想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宋人陈哲讲述梦的著述《遗梦琐言》讲过,梦很大程度上是对未知的预判,他提到了一个例子,很多时候人会在现实中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某个时刻发生的某事恍如曾经发生过一样,其实这是梦的缘故,就是曾经你在梦里做过这件事,来到过那个地方。根据陈哲的言论,宋人徐子平在《子赋注》中诠释了食梦貘的另一职责,他说食梦貘其实是掌管人们未来运势的灵兽,运势的好坏则跟人的善恶有关,因此食梦貘会吃掉人们一些梦去平衡这种关系,让善人善报,恶人恶报,这种果报的理论虽然有些牵强,不过仔细品咂起来,却有几分滋味。
末了,我才想起一个日本的传说,做过梦后醒来怎么也记不起梦的内容,一定要用清水洗把脸,那么食梦貘即使吃掉的是你的好梦,那么这个梦也还会在另一次梦境中出现,于是我果断的跑去洗了把脸,下一次,我一定要记住梦的内容,食梦貘,你还会来吗?
日期:2014-03-27 11:40:00
食烟兽
爱喝酒的称为酒鬼,爱抽烟的称为烟鬼,酒鬼先撇下不提,今日就讲一讲一个关于烟鬼的故事。
话说在那道教分支阐教道场昆仑山,钟灵毓秀,奇珍满布,得仙教的感化,大自然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稀奇生灵,他们在这昆仑山中吸天地之真气,收日月之精华,渐渐的有了灵气,但凡树木花草,多生的挺拔茂密,奇形怪异,珍禽走兽则通晓人性,自由幻化,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势力,搅的昆仑山日夜不宁,鸿钧老祖的三徒弟通天教主含感念之心,将这些草兽虫怪都收编到自己门下,成立了独树一帜的截教,自此昆仑山恢复了平静,依旧像往日一样,雾绕群山,仙奇险俊,直到一个叫倪的家伙出现后才打破了这一切的平静。
也不知道这倪是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据南齐古书《昆仑异志》记载商世祖般庚七年,昆仑山现一灵兽,能人言,通古今,于山林间吸朝气,人近不惧,数月后不得见,时人皆言灵兽嗥叫声似倪,遂得名。这么说这个倪应该比孙猴子生的早,起码也在太公入阐教之前,算是前辈,至于他是怎么来的,没人看过,没人知晓,无图无真相,我们也不好去探究,权当他也是个可怜的石娃娃,没爹没娘。
可后来的一本书的介绍让我发现了疑点,曹魏方士于吉遗世了一本奇书《太平经》,现在只是残存一些片段,我有幸在龙虎山一道士处得见,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倪的故事:于吉面见曹操,声言可以于昆仑中招徕一灵兽,名为狻,此兽通晓古今,可知前后之事,得此神兽,可无往而不利!但一定要曹操亲自陪同前往方可,若为其他人前去,则灵兽不出,反会引来另一奇兽,此兽生性喜好烟火,日吸世间烟,夜吐腹中火,但凡被它吐纳的烟气迷惑,此人会终日恍惚,唯日夜一香炉伺之,得吸烟气方解困顿,此兽亦有一名字叫倪。《太平经》早于南齐的《昆仑异志》,据于吉的记载,《昆仑异志》里的倪应为狻,可能是笔误所知,真正的我们要讲的主角叫倪,就是那个喜好烟火的家伙。
狻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就是谛听,看过西游记的娃们或许记得在地藏王道场里有那么一只可爱的小神兽,他通晓古今,没错,狻就是它!当年倪突现昆仑山,是因昆仑香火日盛,倪遁烟火气息追觅至此,是日恰逢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出游,遇上倪,意欲收复,不巧大罗十二金仙文殊广法天尊亦巡游至此,见多宝忙阻止道:“此兽乃天地灵气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地藏王处狻为孪生,师傅太上老君观天象,今日当有有灵兽光临宝方,特令我来感化。”多宝见是大师叔法旨,也不好抗拒,于是这倪就在文殊广法天尊一阵感化之后于他西去了。
话说这文殊口中所说的狻就是那谛听,原来这家伙竟然和喜烟的倪是兄弟,一个通晓古今,勤勉的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一个却缺沉浸烟火,玩着今人看来都怪异十足的行为艺术,这俩兄弟想必不是一个妈生的吧?
再后来这倪就成了文殊广法天尊的坐骑,文殊是个复合型人才,后来被佛教也意会为文殊菩萨,至今在他五台山的道场上还有倪的雕像,只是大家渐渐的把狻和倪混淆了,狻猊狻猊的就叫开了,这个误解,起码从宋朝就开始了,那时候山东一伙强盗齐聚梁山泊,其中一个小头头外号火眼狻猊,你看了就权当笑谈,一笑了之吧,或许这号称狻猊的邓飞真的上晓天文,有爱好大烟袋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