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怪谈----欢迎来到奇异的怪谈世界!没听过的动植物,怪事..》
第18节作者:
桶里生石榴 不过我更喜欢它通俗的名字:食烟兽,小心,你身边嗜烟如命的人或许被它引入过梦中,冷不防的吸了它吐纳的烟气,于是乎一个个变成了烟鬼,解除方法吗,我也在考证......
日期:2014-03-29 08:43:00
鰙豕
在茫茫的东海上有一处居无定所的岛屿,每当钱塘潮来的时候,人们就可以在海边看到它。之所以说它居无定所,是因为这个岛屿是会移动的。商时古书《玄冥录》曾记载过此岛屿,其名为洞豕,每个季节它都会在不同的地方,先民们往往可以依该岛所在的地点判断时节;曹魏书《异地考》记载的则更为详细,洞豕得名源于其本为洞庭湖中一巨大的水中生物,形似龟,背负硬壳,头似猪,有耳生于颈部,四足无尾,硬壳之上粗糙平坦,因其喜好浮于水面之上,常年尘土堆积,竟然成了一座岛屿模样,其上花草树木,湖溪山川尽有。该书还讲到洞豕春末出洞庭沿长江东去,至夏末在长江口出现,秋天徘徊在东海近海,冬天南下南海,而后第二年春天又出现在洞庭湖中,没人知道它是怎么从南海一下子去到洞庭湖的,书中也没做解释。我也是听老人们讲起过洞庭中有四口海眼,分别通往东南西北四海,据此猜测洞豕可能是从海眼直接回到了洞庭吧。
古书中记载虽详,但却从没提过一种叫鰙的鸟,其实她就是生活在豕背上的鸟,因其喜欢吃一种叫若的小鱼而得名。其实她的真实名字并不叫鰙,而是纤,她是尧帝的女儿,其出生时身体纤细如指,生来就会讲话,声音亦细若鸟鸣,而且听得懂各种动物的语言,尧因此给她起名为纤。
而纤为何成了鰙,洞豕又为何与鰙形影不离,两个驴友为何常年走着相同的路线呢?我们此回就做分解。
洞豕本是西王母池中一只灵龟,起初的身材还没有后来魁梧,不知是西王母喜素还是伙食不好的缘故,等到后来西王母把它放归洞庭后身材竟然一下子猛地长了起来,而且在这里它也遇到了自己的红颜,跟洞豕同类却长相比洞豕俊美百倍的本地土著女豕。两只庞然大物时常携游八百里洞庭,过的好不快活。
可惜幸福总是在人沉浸其中时候悄然离开,帝尧祭祀天地要举行占卜仪式,其手下的人推荐了一种方法,就是用千年灵龟的龟壳煅烧后查看其上的纹理,通过观察纹理就可以预知吉凶。想来帝尧也是一代明君,竟然觉得此办法可行,于是差人开始捕捉灵龟,恰巧那日洞豕的相好在君山作太阳浴呢,糊里糊涂就被帝尧的喽啰逮了个正着。
洞豕发现后焦急万分却不知如何是好,说来也巧,纤那日刚好游玩到洞庭遇到风浪躲避在君山,洞豕早年在西王母处听闻过西王母谈古论今,也有些见识,见此女子相貌异秉便游去向纤打听自己相好的下落。
纤听洞豕讲后询问下人,方才得知是父亲干的好事。她答应洞豕一定会把女豕放回来。
纤回去后先是央求父亲把女豕放掉,却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她便偷偷把女豕放了。可是帝尧的耳目何止千万,最终女豕还是被追了回来,被杀死后煅烧了。
纤也被尧教训了一顿,她心情沉重,再次去往洞庭,这次她想以死向洞豕谢罪,以弥补父亲的过失和自己未达成的承诺。
纤那纤细的身体投入湖水中慢慢地下沉,慢慢地失去了知觉,洞豕在几天后发现了漂浮在洞庭湖面上的纤,他已经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这些都不能怪纤,她已经做了自己的努力。 于是他驮着纤去西王母那里,祈求西王母给纤再一次的生命。
西王母感念纤的善行,将她变成了一只鸟,她跟洞豕讲:这鸟只吃长江和海里一种叫若的小鱼,此鱼又居无定所,随时节而四处巡游。她身材瘦弱,不可能飞跃重洋,你愿意驮着她每年四处觅食吗?
洞豕点点头,驮上纤,回到了洞庭,从此她便有了一个新名字:鰙。
日期:2014-03-29 16:06:00
风哨
有个叫篱笆的地方,风俗很是奇怪,每每到了麦忙时节,农夫们就会找出镰刀,在磨石上过上一遭,准备好草绳,干粮等一应什物,准备去田里收麦子,这些本不稀奇,奇怪的是农夫们都要另外准备一种长长的手套,这手套是由一种动物的毛皮制成,外表粗糙,长度足有半个成人的胳膊长,一看便知是干体力活佩戴之物,可这麦收时节,已是四五月份,天气开始转暖,戴着长长厚厚的皮手套,劳作起来不是十分的难受吗?除此之外,一切准备停当后还要择个无风的日子方可收割,大致是因为有风麦子东倒西歪的不好收割吧?
后来我去山里野钓再次路过篱笆,时值麦收时节,阳光晴好,我又于野外见到了农夫们戴着长手套劳作的情景,午后,老天爷突然变了脸,兴许是中午吃了地沟油烹制的食物,阴风大作,霎时间暴雨倾盆,我草草收拾渔具,像条夹了尾巴的狗一样蹿到一户人家门口便叫起门来。开门的是一老者,手中还戴着劳作时佩戴的皮手套,看来也是从田里跑回家不久,他见我浑身淋透,忙把我迎进屋里。屋子里有些窄小,屋角一处床上躺着一位老妪,似是病了的样子,我接过老者递来的板凳坐定,老者褪下手臂上的手套,转身沏了壶茶端与我,于是我便与老者围坐在小窗下一处小桌边攀谈了起来。
与老者谈话中方才得知这手套的由来,之所以要戴这手套是为了防一种叫风哨的动物,这风哨长相似蛇,无足,身体中间却好似长了一对翅膀,没有人见过它的真面目,却总有人被它咬到。这家伙总是喜欢麦收时节出现,尤其是有风的天气,兴许是可以乘上风,风哨会在麦浪上飞起来,冷不丁就会叮咬了农夫的手,但凡被它咬过,活不过三日,全部手脚溃烂而死。
但为何戴着手套?难不成手套能预防这风哨?这手套其实是老鼠皮所制,俗话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半年,蛇见到鼠大抵还是有些惧意的,所以农夫就用鼠皮缝制成手套戴在手上,专门挑无风的日子去收割,这主意到也不错,自打以后就很少有人再被咬了。
老者继续绘声绘色的讲着风哨的传闻,我脑海里也勾勒着它的样子,据说有风的月夜,住在田野附近的农户都可以听到悠长的哨音,那是风哨求偶发出的鸣叫,有大胆的人凑去田边,回来描述竟是看到一片片白花花的银线状动物飞驰在麦海里。
天阴的更加厉害,老者望着床上的老妪突然说道:我那口子就是被风哨咬死的,我死马当作活马医,赤手大风天去麦田,徒手捉了几只风哨,剥了皮煎茶,肉煮了炖菜,给那婆娘喝了茶,她竟然身子没有腐败,只是没有气息,至今已是第七天了。
我心头一颤,浑身顿时起满了鸡皮疙瘩,冷不丁的撇了一眼那床上的老妪,竟觉那老妪微微翻动身体,我顿时吓的瘫坐地上。
摸摸额头的汗珠,原来不过一场梦,眼前却晃动着什么,似乎是风哨的身形,我隐隐约约的瞥见那家伙原本细长的身躯从中央向两侧鼓出异肉,那头并不是一般蛇的样子,到有几分癞蛤蟆的影子,猛地向我瞳孔里飞将过来,我躲闪不及,眼睛顿时像针扎一样,疼痛万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