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清军与准噶尔的雪域之战》
第43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03 11:32:56
  【盛世里的雪域战争】之二《苍狼白鹿:罗布藏丹津之变,黄金家族的最后哀鸣》
  《四、揭竿而起》(2)
  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则导致情况更为扑朔迷离,甚至让人无从判断谁是谁非。
  这一年的农历六月,皇帝收到抚远大将军延信转来的和硕特左翼盟主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奈郡王的投诉,说罗布藏丹津突然领兵侵入自己的领地,郡王与其四次交战,己方损失惨重,部下大多阵亡,侥幸活下来的也四下逃散。郡王哭诉,由于牲畜都被对方劫掠走了,自己没法生活,不得不率老婆孩子来投靠朝廷,请皇上一定要帮帮我云云。
  深谙宫斗倾轧之道的雍正并没有轻信这一面之词,而是将郡王安置下来后,下令延信去劝他俩和好。皇帝认为,如果确实是罗布藏丹津不听劝阻,借机侵犯他人领地,朝廷才能出兵干涉,而在调查清楚之前,抚远大将军应该或者亲自前往,或者派贤达官员及高僧前去劝和。

  当年农历七月,雍正又要抚远大将军延信转告罗布藏丹津和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奈,说自己已派遣侍郎常寿前往调查二人争执事宜,同时发出警告,如果罗布藏丹津能够知罪悔过,朝廷一定明辨是非让他们兄弟和解,照旧保有青海的领地,而如果罗布藏丹津不听圣谕,侵犯帝国边塞,那么皇帝可就要不客气了。
  七月二十二日,特派调查员常寿侍郎抵达青海,他向皇帝奏报,罗布藏丹津提出了反投诉,他宣称是察罕丹津与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奈首先挑起事端,捏造自己与准噶尔人沟通谋反,青海诸位王公对二人义愤填膺,所以才起兵讨伐他俩。在奏折的最后,常寿对事态的看法相当悲观,他认为两人已经不可能言归于好了。
  随后,察罕丹津亲王也向常寿投诉,说罗布藏丹津意图霸占整个青海,因此才对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奈发难。但是与此同时,察罕丹津请朝廷放心,他认为罗布藏丹津的军队只有一万两三千人,且多是裹胁而来的乌合之众,自己完全有能力对付。
  事实上,早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三月中旬,驻青海的清朝官员便向朝廷发来了罗布藏丹津秘密与准噶尔联系的报告,而到了四月上旬,甚至连云贵总督高其倬、四川巡抚蔡珽这两位和青海不怎么搭边儿的封疆大吏,都向朝廷发来急报,说他们从驻西藏的清军处得到消息,罗布藏丹津不仅秘通准噶尔,而且还打算纠集蒙古各首领会盟,其不轨意图已相当明显。
  朝廷调查的结果,正变得对罗布藏丹津越来越不利。其实,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对皇帝并不重要,在不危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身为满汉群臣的君主和蒙古人的博格达汗,他有义务必须对手下小弟们的表态做出反应。现在罗布藏丹津已成为众矢之的,雍正无疑不难做出选择,于是皇帝马上下令,开始调动军队。
  那么此时,清廷驻扎在青海的武装力量,究竟实力如何呢?
  与孤悬世界屋脊最高处的西藏不同,清帝国本来在青海就驻有大量人马。早在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廷便在现在的青海省会西宁设置了西宁镇总兵,其全称为“镇守陕西西宁临巩等处地方统辖汉土番回挂印总兵官”,归甘肃提督管辖,并受甘肃巡抚和陕西总督节制。根据史料记载,康熙朝初期,西宁镇总兵统辖马、步、战、守兵共计12,425名,其实力并不弱。
  当时的青海驻军编制,一为“镇标五营”,包括马战兵2,400名,步战兵2,100名;一为“协路二十九营”,包括马战兵2,258名,步战兵1,531名,守兵4,136名。到了噶尔丹战争期间,清廷又在西宁镇添火器兵五百名,从而形成了一支由野战部队(包括骑兵、步兵)、驻防部队以及炮兵和火枪手等多兵种合成的强大军团。

  前面说过,尽管同根同源,但青海和硕特蒙古与西藏和硕特蒙古屡有冲突,罗布藏丹津和察罕丹津等青海首领曾打算以西藏首领拉藏汗自行废立达赖喇嘛为借口,带兵杀到西藏去抢地盘,只是在清廷驻青海部队的强力威慑下,才不得不悻悻罢手。由此可见,西宁镇总兵统辖的青海驻军,是维系朝廷对当地统治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
  准噶尔侵藏期间,青海境内大军云集,清军总司令大将军王胤祯甚至亲驻西宁,统一指挥协调各路人马的军事行动。等到西藏解放,各路大军陆续撤离,只留下了三千人驻防,但由于青海正处在西藏和新疆之间,清廷为了防范准噶尔的侵扰,反而增加了青海的常备驻军,新调来一千名火器兵以及两千名常规部队。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西藏政局逐渐稳定,清廷与准噶尔基本上实现了短暂的和平,随着主持对准作战的大将军王被捕,皇帝下令从西藏和青海全面撤军,仅仅在青海西宁留下六千绿营兵,西藏昌都留下一千绿营兵。也就是说,清廷驻青海的武装力量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鉴于众口一词认为青海有可能发生变乱的情况,雍正立即对当地驻军进行了调整,他下令从驻扎在西宁的绿营兵中挑选出五百名火枪手,连同原先驻扎在柴达木的兵丁,调往罗布藏丹津与蒙古王公预定的会盟地——察罕托罗海驻防,同时下令在“北连哈密,西接沙州”的战略要地布隆吉尔建城驻兵,以防止新疆准噶尔人与青海蒙古人遥相呼应。
  但是,皇帝的紧急部署还是晚了一步。就在换防的清军正在调动的时候,青海所有的和硕特蒙古王公都收到了一封邀请函,请他们立即动身到察罕托罗海开会,而写信人正是他们之中势力最大的罗布藏丹津亲王。
  察罕托罗海,听上去很像是一片湖泊即蒙古人所称的“海”,但它其实却是一座大山的名字。此山位于青海湖南部,具体地点在今天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倒淌河镇——这条在今天已成为当地旅游名胜的小河相当有意思,因为它竟然是由东向西流的,因而当地传说中,倒淌河便成了文成公主思乡的眼泪,随着公主进藏的脚步,点点滴滴汇成河流,由东向西一路而去……
  (待续)
  预告:本周五更新下节,勿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