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清军与准噶尔的雪域之战》
第44节

作者: 京华烟云AMIP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05 08:15:42
  【盛世里的雪域战争】之二《苍狼白鹿:罗布藏丹津之变,黄金家族的最后哀鸣》
  《四、揭竿而起》(3)
  倒淌河边的察罕托罗海,这座常被人望文生义而误认为“海”的大山,是和硕特蒙古人祭奠真正的大“海”——青海湖的圣地,它在蒙语中又名“察汉托洛亥”,意为“白头山”或“白云山”。对于这座大山,清人曾有云:“察汉托洛亥山,蒙古言察汉为白,托洛亥为头,谓白云覆于山头,故邵阳魏源直译为白云山也。山前为察汉城,圣祖亲征噶尔丹,遣使宣谕青海诸部落集盟于察汉托罗亥。”

  也就是说,当年康熙皇帝与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扎西巴图鲁的会盟地点,正是在这座大山脚下,而在那场会盟之后,青海蒙古就算正式归附了清朝。末了,清人还专门指出:“又罗卜藏丹津之乱,诱诸部盟于察汉托罗海,即此。”
  史载,收到罗布藏丹津的邀请后,早已经猜出大概的蒙古王公们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纷纷开始站队。其中,清朝对青海新政策的既得利益者,察罕丹津亲王与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奈郡王,明确表示拒绝参会;而阿尔布坦温布贝勒与诺尔布彭苏克公爵——与罗布藏丹津一样,他们在西藏战后也仅仅被朝廷加了点儿可怜的薪水了事,因而认为自己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则积极响应,一时间泾渭分明。

  罗布藏丹津选择这个地方与蒙古诸王公会盟,显然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意义。一方面,这里是蒙古人祭奠库库淖尔神湖——蒙语中“青色的海”即青海湖——的圣地,因而在此形成的决议将构成神圣的誓言,对所有笃信宗教的与会者们都具有一定的精神约束;另一方面,自己的父亲就是在这里归附了清廷,而自己却即将从此地拉起反清的大旗,就让一切事情,从哪里开始,也在哪里结束吧。
  根据后来的记载,当时到会的共有十七名和硕特蒙古首领即所谓的“台吉”——这个词据说来自汉语中的“太师”,也有说源自于“太子”,本来是蒙古人对黄金家族成员的尊称,但后来也用来称呼所有蒙古首领。进入清朝以后,“台吉”又成为朝廷专门针对蒙古人——有时也包括藏人——的封爵,位列公爵之下,共分四等,但蒙古民间仍按惯例将包括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爵等在内的大小蒙古首领统称为台吉。

  根据事后一份满文史料的记载,就在察罕托罗海大会上,在与各位台吉一起回顾了祖先固始汗混一青藏高原的光辉岁月后,罗布藏丹津话锋一转,开始痛陈清廷如何背信弃义。他提醒各位叔伯兄弟们,当初皇帝可是承诺过,要从咱们当中选出西藏汗王,但是西藏平定已经好几年了,大家却连个响儿也没再听到。
  放弃幻想吧,我们已经没有指望了!罗布藏丹津最后总结,清廷对我们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与其苟且偷生,不如继承祖先的光荣,拼死一搏!既然不还给我们,那我们就自己动手去拿!
  就这样,罗布藏丹津成功地煽动起了大家的情绪,群情激奋之下,或真心拥护或迫于形势,总之与会的和硕特蒙古众台吉纷纷表示赞同。察罕托罗海大会于是形成决议,即日起去除清廷授予众人的爵位封号,大家今后一律恢复蒙古旧称,不再以清廷臣子自居,“俱令呼旧日名号。一概不许称呼王、贝勒、贝子、公封号。”
  牵头的罗布藏丹津本人自然要首先给众人做出表率,他宣布,自己今后再也不是清朝的亲王,而将采用一个新的尊号——达赖珲台吉!前面说过,“珲台吉”可能来源于汉语中的“皇太子”,它是蒙古高级贵族的称号,地位仅次于最高首领“汗”,大致相当于副汗。后来它便成为蒙古各部首脑的尊号,比如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的正式头衔,就是长长的“额尔德尼硕鲁克图巴图尔珲台吉”。

  而“达赖珲台吉”尽管带有“达赖”二字,但也许与达赖喇嘛没多大关系,史料中似乎也没有证据显示该尊号是达赖喇嘛所赠予。事实上,“达赖”这个词并非藏语,而是来自于蒙语,它指的是“大海”的意思,在古代蒙古人的名称中并不罕见,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位阿拉善贝勒阿宝的爷爷达赖乌巴什。
  公元1578年,蒙古强大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与西藏黄教领袖索南嘉措会面,前者隆重赠予后者“达赖喇嘛”尊号,意为“大海般的上师”,这就是“达赖喇嘛”称呼的由来,而索南嘉措本人则被尊为三世达赖喇嘛。
  至于俺答汗为什么选择用“达赖”而不是其他名称,我个人感觉,可能与索南嘉措这个的法名有关——藏语中的“嘉措”与蒙语中的“达赖”同义,指的都是“大海”,而除了一世达赖根敦珠巴外,历代达赖的法名中都带有“嘉措”二字,比如我们相当熟悉的仓央嘉措,以及现在正流亡海外的那个丹增嘉措等等。
  因此,“达赖珲台吉”这个尊号,其实指的并不是“达赖喇嘛委任的珲台吉”,而是“大海一样的珲台吉”,听上去确实相当威风。而且,尽管并不一定有达赖喇嘛的授权,但这场察罕托罗海大会上,参加的人员除了十七位蒙古台吉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黄教高级僧侣,史载比较著名的有诺门罕活佛、达克玛活佛等等。
  “诺门罕”是清朝给予藏传佛教高级僧侣的封号,也写做“诺门汗”或“诺扪罕”等,算是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下第三等级的活佛,地位略低于第二等级的“呼图克图”,其数量并不算太多。至于这位诺门罕活佛,身份很有意思,清朝史料说他是罗布藏丹津的死敌——察罕丹津的侄子,因此有人也称其为“察罕诺门罕”。
  但问题是,此时青海还有另外一位察罕诺门罕,他就是三世夏茸尕布活佛,又称拉莫活佛,而在汉文史料中,往往称其为“白佛”。
  这尊佛爷是德庆寺(位于今天的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又写做‘德钦寺’、‘徳千寺’等)的寺主,该寺就是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由他建成的。在七世达赖喇嘛驻锡青海期间,他成为这位黄教教主的经师,因而与黄教教廷关系相当好,在达赖回藏后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
  三世夏茸尕布曾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进京朝觐,获得皇帝赐予的“察罕诺门罕”封号,而到了后来,他的学生七世达赖喇嘛又封这位佛爷为“阿齐图诺门汗”。

  (待续)
  预告:周末放出BONUS,再更新一节,结束本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