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航向——大宋崇宁三年》
第53节作者:
草根读史1 日期:2013-07-03 18:01:39
(更新)
在罢科举其间,蔡京还向徽宗上言,实施了八行取士的政策。
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徽宗下诏“以八行取士”。所为“八行”,即为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於朋友为任,仁於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利之分为和”。在这八行之中,“孝悌忠和为上,睦姻为中,任恤为下”。如果诸士中有显著的八行事迹,或为乡里所闻,可以通过耆邻保伍向县府申报,县令、佐审察之后,可延入县学;考验合格,真实不虚,则可向州府申报。如果诸士八行全备,则可以随时贡入太学,免试为太学上舍生;如果通过司成以下的考核,确认不是虚报假冒,则可向尚书省申报,“释褐命官,优加擢用”。
与八行相对应的,是八刑:不忠、不孝、不悌、不和、不姻、不睦、不任、不恤。一个人如果不忠不孝不悌不和,那么“终身不齿,不得入学”,基本上可以说是与仕途无望,终身只能下贱为民了。
八行八刑,原则上似乎是在提倡道德教育,改善社会风气,“孝悌兴则人伦明,人伦明则风俗厚,而人材成,刑罚措”。然而八行取士政策的施行,却出现了一些以前不曾有过的现象:一些人为了冒滥妄进,“如亲病割股,或对佛然顶,或刺臂出血”,通过自残来让人称之为孝;而一些地方,则将“写青词以祷,或不茹荤,尝诵佛书”,也谓之为孝;“或尝救其兄之溺,或与其弟同居十馀年”,谓之为悌;有少女贫不能自养,娶而养之于家为善内亲,穷汉收而教之为婿,为善外亲,这样的人之常情,也归类睦姻二行;又有荒年有富家以粥食饥,而谓之为恤。有人为了利益,通过自残来达到目的,而官员为了实现政绩,将一些人加以包装,滥竽充数,一时各种奇异现象,令人目不暇接。
而一些掌握职权的官吏,则将它演化成徇私谋利的工具,“乃借八行名称,纳之学校”。一些放荡不循规矩,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官宦富家子弟,因此得以博取功名,“及八行科立,专以八行全偏为三舍高下,不问内外,皆不试而补,则往往设为形迹,……至於请讬徇私,尤难防禁”。官员之间请讬徇私成风,蔚然成为一时风气,引领着朝政和社会的走向。
从崇宁三年的罢废科举,“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朝廷取士取消了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硬性指标。一些掌握着士人升迁的官员,以及太学的学官,手中就拥有了更多自主裁决的权力,对士人的升迁,也就有了更大的随意性和个人主观性。八行八刑的实施,蔡京这样的官员,又把它当成了打击异己,培植亲信的有效手段,以至于时人评论说“数十年来,王公卿相,皆自蔡京出,要使一门生死则一门生用,一故吏逐则一故吏来”。蔡京崇宁兴学,公开倡导王安石的新学,名义上是摒弃邪说统一思想,实际上是“以学校之法驭士人,如军法之驭卒伍”,是蔡京“更持政柄,无一人立异,无一人害己者”,“此京之本谋也”。
蔡京为相,前后十八年,取人用人,一直是他为人垢病一大因素。他在崇宁三年推行的科举改革,对之后的朝政风气,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蔡京为相时期,虽然禁止有关官员会见宾客的“禁谒法”依然存在,但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废。士大夫们奔竞成风,纷纷为登门晋见而忙碌,每遇休沐日(即官员的休假日),便携带名帖自早到晚,奔走在权贵的门下。为了得到一官半职,实现自己的升官梦想,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早已将士大夫的名节,看得一钱不值。
这一时期,由于奔竞成风,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新的词汇,如“托身之初,腹心尽布,谓之‘纳忠’。被用之始,先加约束,谓之‘受记’。前出某氏之门,一不满意,又转而之他,谓之‘投换’。阴与之合,而阳背之,以陷害异己,使之不测,谓之‘摆踪’”。
普通的士大夫,要想见到位高权重的“贵人”,简直是谈何容易,充其量也只能是在《见客簿》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而已。但这样的拜谒,也是有价值的。朱彧《萍洲可谈》记载,“有一朝士,每日皆第一名到,如此累月”。能够每天早到,日日争得第一,似乎不难让人理解,但是累月经年,长时期的风雨无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契而不舍的毅力?蔡京有一日翻阅门下的《见客簿》,对这位朝士的举动,心中大感“异之”。于是将他召来,当面作了一番考察交谈,发觉“可听”,确实有真才实学,于是举荐到相关的部门,“遂荐用至大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位朝士用自己契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敲开了荣华富贵的仕途大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