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解读:三国大梦》
第20节

作者: 河北赵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09 23:23:23
  (75)
  又过数日,王考聚众议事,我见在座除陈逸、曹操、许攸外,尚有数十人,皆不识。我乃入座,陈逸居左,曹操居右。
  众人坐定,考曰:“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无道,霍光更立宣帝。今帝暴虐,宠信宦官,诛杀大臣,吾欲与诸公废之,立合肥侯为帝,诸公以为如何?”

  我乃知王考欲废帝。我左右环视,见众人多踊跃,唯曹操愕然,暗思:莫非众人已知废立之事,唯操与我不知?
  忽闻陈逸曰:“帝无故而戮大将军窦武,又幽死太后,无孝心。皇甫嵩有匡扶社稷之功,帝收印削户,诸黄门常侍未出京师,而皆有攻灭黄巾之功,帝之不明可知也。将军若欲废帝,吾愿为前驱。”
  又有一人起身曰:“天子若无道,则上苍垂象警之。今连年异灾频现,可知天子无德,将军废之是也。”我见其人身长八尺,飘然若仙。
  考曰:“襄公矩,吾闻汝颇通天文阴阳之术,且试言星相如何?”
  其人曰:“吾已仰观天象多日,今天文不利诸宦,诸黄门常侍皆当族灭,将军若举大事,必可成功。”
  考大喜。
  忽见曹操长身而起曰:“不可!不可!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见当今之难。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霍光受托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帝之不德未若太甲昌邑,诸公之势未若伊尹霍光,恐难成功。”

  我暗思史载王考因废立事自杀,其与我父同为党人,且与我相善,不得不阻之,乃曰:“吾尝从故侍中刘瑜习天文阴阳之术,颇得其技。吾亦知宦官当诛灭,然未在今年也,君若冒然举大事,恐遭不测。”
  忽一人挺身拔剑,厉声曰:“今大事未举,沐雪存先出不详之言,不如杀之!”
  王考怒喝曰:“沐雪存与吾亲若兄弟,汝何敢如此!”其人还剑入鞘,讪讪坐下。我私问陈逸:“此何人也?”
  逸曰:“沛国周旌也。”
  操又曰:“昔景帝时,吴、楚七国恃其国大,遂以作乱,卒败荥阳,以七国之盛,尚不能成功,君自料合肥侯之贵,孰若吴、楚?冀州之众,何若七国?”
  王考曰:“孟德既不能同志,不如且退。”
  操知其不可说,乃大笑而起,揖别众人,出门而去。
  日期:2015-06-10 22:37:51
  (76)
  曹操既去,我欲阻考,故留而未去。众人再议废立事,我乃知言天象者乃平原人襄楷。
  王考问计于众人曰:“曹操虽与我等不同志,然其所言却有可取处。以一州之地行废立事,难矣!”
  众多默然,许攸曰:“不然。夫废立之事,非独刀兵为之,智者智取,勇者勇取,因机为之,未为难事。”
  考曰:“子远有良策乎?”
  许攸曰:“若行废立事,吾有三计。吾闻帝欲巡河间旧宅,将军若趁机劫之,立合肥侯为帝,可兵不刃血而成大事,此上计也;今有黑山贼张燕等人起中山、常山、赵郡间,众约百万,所在寇抄,河北诸郡县皆为所害。将军若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帝必允之。将军收河北士卒,攻灭黑山诸贼,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南下京师,彼时废帝,谁敢不从?此光武中兴之道也,亦吾之中计也;将军即日矫诏起兵,以诛十常侍为名,攻入洛阳,废帝立合肥侯,此下计也。”

  考曰:“今帝虽无道,众心未尽失,且皇甫嵩、朱俊皆善用兵,下计不可行。中计旷日持久,亦不可行。上计大妙。”
  众人乃定,欲于帝巡河间时发难。许攸又曰:“废立之事,当有大臣为内应,方可成事。今袁氏四世三公,颇有威望,袁绍又与我等相善,可邀之共谋大事。”
  考然之。
  襄楷曰:“平原人华歆、陶丘洪皆知名,且与吾有旧,亦可邀之同谋。”

  考乃修书数封,遣人分使各处。
  日期:2015-06-11 22:15:00
  (77)
  众人议事毕,各退去。我私谓王考曰:“废立之事,关乎宗族,袁氏皆为显官,必然不肯共谋。”
  考曰:“前遭党锢,袁绍尝数救党人,与宦官相恶,今我欲废帝诛众宦官,袁绍岂肯不从?”乃不听我言。
  我又曰:“众人所以与君图谋大事者,皆怀私心也。陈逸为陈蕃子,帝杀其父,故欲报之。许攸、襄楷、周旌之徒,皆欲假公之力,以图富贵。大事若成,众人则攀龙鳞、附凤翼,俱为元勋。事若不成,众人必作鸟兽散。公为首谋,恐遭杀身之祸。”
  考变色曰:“吾以汝故人,故相邀共议大事,今数番沮我大事,是何意耶?”
  我知其不可说,又恐多言致祸,乃叹息而退。
  未几,使者回,云华歆、陶丘洪皆不愿同谋,袁绍亦拒之。我乃引亲随还河间,忆及曹操所言,乃纳雀儿为妻。雀儿且惊且喜。因我千百年后妻为陈氏,雀儿亦自号陈氏,诈称故太尉陈球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