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诡异的卫星云图》
第34节

作者: 雪落苍莽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路无话,第四天我们终于达到了废弃铁轨的尽头。本来我以为会看到一列废弃的老旧火车或者是车站之类的东西,实际上眼前的这东西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铁轨确实到了尽头,地上部分的......
  “小鬼子真有想象力,造个火车还造到地下去了。到现在我在意识到咱们抗日的老前辈是有多牛逼了,地铁这玩意小鬼子这么早用上了。”陈在海感叹道。
  中国最早的一条地铁为1965年开工建造的北京地铁。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最开始的地铁一号线在长安街下,本来是参考苏联卫国战争的经验而造的。在城市战中地铁系统让德国人吃尽了苦头。如今人满为患的1号线竟是为了战争目的的建的,现在想起来还真是讽刺。认为第一波气象人员我和陈在海还是做过地铁这东西的。
  我和陈在海还好说,塔莉亚又是苏联人,眼前的这副景象还是可以接受的。可我们身后的几个工程兵可算是看傻眼了。
  “我说首长,这是啥啊?我活这么大了第一次看见这火车往地下钻的。这不成土耗子了吗?”一个工程兵忍不住问向陈在海。
  “所以说你们这些兵蛋.子见识短,这叫地铁!咱中国也有,没什么了不起的,别在这大惊小怪的。”陈在海随口回道。
  陈在海说眼前的这玩意是地铁也没错,毕竟它通到地下面去了。但这东西和我们认知里的地铁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是这地下隧道的挖法很不一样。
  这里要说一下,在地底下挖隧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需要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至少也要好几年才能完成。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明挖随填,这种方法一般是在街道上挖掘大坑,再在下面建造隧道结构,隧道有足够的承托力后才把路面重新铺上。除了道路被掘开,其他地下结构如电线、电话线、水管等都需要重新配置。建这种隧道的物料一般是混凝土或钢,但较旧的系统也有使用砖块和铁的。

  很明显日本人没有用这种方法,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这里是树林,四周密密麻麻的全是树,树龄与整体环境并无差别,没有一棵像是明挖随填后种上去的。当时是战时,小日本也不会这么环保去种树。而且作为隧道内壁的材料也不是混凝土和钢,乍一看坑坑洼洼很是粗糙。
  原地站着也不是办法,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陈在海一马当先向隧道口走去。一路上地上的杂草枯叶让我们吃尽了口头,奇怪的是这隧道口四周像是烧过一样干净得要命,除了几棵树什么都没有。
  走进一看我才发现这隧道真是大得要命,绝对是现在北京那条比不上的等级。大小足够5五辆货车并排进入了。这里似乎是个物资的中转站,我甚至在一旁看到了简易的吊装设备和仓库,都锈成一团了,日本人似乎想往地下运送什么物资。
  塔莉亚命令工程兵们四散侦查清除危险隐患,陈在海一边说着没准有什么好东西留下一边屁颠屁颠地跑向仓库。我一看没我什么事便决定去仔细看看建造内壁的材料,那坑坑洼洼的表面总是让我觉得那不是用现代手段挖出来的。

  一入隧道四周的光线马上暗了下来,外面明明还是白天。真是奇了,本来在远处我还能看个大概其,如今一走近墙壁就变得黑压压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忽然从隧道的深处吹来一阵冷风,莫名地我心头一凉,冷汗都差点流出来。
  刚才的好奇心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地方透着诡异还是早点找陈在海他们一起来为好。就在这么决定的时候,我身后突然一亮,面前的墙壁瞬间就被照亮了。
  “老苏你干什么呢?一个人跟中邪似的在这面壁?”
  是陈在海的声音,可我已经没有心情去理会他了。被照亮的隧道内壁如之前所见一样坑坑洼洼,之前一直以为是建筑材料不同造成的。接近后我确定建筑材料就是工程上惯用的钢筋混凝土,那种灰蒙蒙的沉闷色调我不会认错。
  但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本应该平整坚固的墙面上密密麻麻全是裂缝,有的大小甚至能钻进一个人了。
  大小不一的裂缝之间充斥着各种形态深红色的岩石,有的张牙舞爪全部炸了出来,有的只露了个头。这简直像是有什么东西被封在墙里面想拼命逃出来一样。

  同时一股淡淡的硫磺味流进我的鼻腔中......这东西是火山岩?
  强烈的硫磺味刺激着我的鼻腔,那味道仿佛能穿过复杂的神经直达我的大脑。我感到了些许恶心,火山岩,又他娘的是火山岩。虽然我还不知道这里具体的地理位置,但不管这里是中国,是苏联,他娘的甚至是蒙古都没理由出现这种玩意儿吧?
  之前林忆如说过这里火山岩的成色绝对没超过100年,而长白山最近的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四十一年),之后就一直处于休眠期。哪有理由在这中蒙苏交界附近出现这么多新生火山岩?
  虽然也有可能是小规模的地质变动把这些石头顶了出来,事到如今我真是后悔当时没有多问问林忆如这方面的问题。
  现在跟这些石头大眼瞪小眼事情也不会有什么转机。我一转身想叫上陈在海和塔莉亚汇合,后者显然被眼前的景象吓傻了,连续推了他好几次都没有反应。没办法只好把他一个人扔这感慨了,我无奈的揉了揉充血的太阳穴走出隧道。
  看外面天色还早,我决定先跟塔莉亚打个招呼自己一个人去四周看看有没有特遣队的线索。有了我上次单独行动的后果,塔莉亚明显很担心我会不会又惹出什么乱子。没办法我只好保证绝不走出中转站得范围,好说歹说才换得塔莉亚的同意。看着手中塔莉亚强塞过来的信号强和手枪,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我究竟是有多不被信任啊。这么小的地方用得着放信号弹来联络吗?这把托卡列夫ТТ-33式手枪是给我壮胆用的吧?这东西除了能吓唬吓唬小动物,威胁一下野猪这类的野兽还能有什么用?要是再碰见之前那种巨蟒别说托卡列夫了,给我个火箭炮我还嫌不够保命呢。 当然我是不会实话实说的,给了我这把枪她本人就只剩一把匕首防身了,现在抱怨武器不够强力当初就该开辆坦克过来。这种危机四伏的状态事先谁也没有料到。真给我一台火箭炮我也不会用,这时候就将就将就吧,我独自想到。塔莉亚本人将手枪给我以后就没有再理我的意思了,我只好回道隧道看看陈在海的情况,当然人已经不在了,真是的想找他的时候永远没有人。

  和看守的工程兵打了声招呼我便只身一人离开了营地,我的想法是以这个营地为中心搜索,这里既然是一个物资的中转站规模一定不会只有这么一点,看那隧道的直径就知道了。这附近一定还藏着什么东西。不管是机械的维护,还是工作人员的食宿,这些都是需要空间的。不远处一定有兵营或是简易的机械保养设施之类的东西。运气好的话还能找到一些文字资料,这样就能对这里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总不至于两眼抹黑,瞎撞乱跑。

  日期:2015-06-14 09:5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