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写一写秦汉之际的那些故事》
第48节作者:
九丰山之兔 日期:2013-07-26 09:42:40
五十三、秦亡
武关,是秦国本土的南大门,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秦之四塞。该城周长约三里,用泥土夯筑在峡谷间的一块高地上,扼守险要,易守难攻。这样一道雄关,本应成为阻挡刘邦军的重要屏障,但是由于河北战场抽空了秦军所有的主力,等刘邦来到关下时,武关的防守异常空虚,双方交战只一合,周勃便破关而入。
刘邦把这一场小胜做足了文章,他将敢于负隅顽抗的守军尽数处死,以此威慑关内的秦军。
这一招果然见效,听说武关被屠,赵高的腿软了。为了争取一个立功表现,给自己留条后路,他杀了秦二世,让子婴降格为秦王,随后秘密派使者送信给刘邦,说愿意“分王关中”。
分王?做了你的美梦吧!我刘邦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地方,是为了占有这里的一切,凭什么和你分?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分?还是你想以此为缓兵之计,好召集人马?想都不要想!刘邦干净利落地拒绝了赵高的请求。
赵高的如意算盘就这样彻底落空,不久后他就被秦王子婴剪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而刘邦则继续高歌猛进,一路向着国都进发。
形势万分危急,摆在秦王子婴面前的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他身边既无能御敌之将,也无能御敌之兵,没有任何办法能阻止刘邦的前进,败亡已经成了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真的就这样放弃吗?
子婴的回答是:不!
这是一个在血与火中诞生的帝国,如果她真的摆脱不了历史的宿命,那也应该在血与火中走向终结。身为秦王,只要这个国家还有一师一旅可以战斗,他就决不能放弃!
这一刻,子婴觉得自己的血液在沸腾,他似乎觉得,在这个空荡的咸阳宫里有无数人站在自己的身后。这些人中,有自己的祖父始皇帝嬴政,有秦孝公以及其后的六世英主,有创立秦国的秦襄公、奠定霸业的秦穆公,还有像百里奚、蹇叔、商鞅、白起、王翦等千千万万为这个国家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人,他们都在告诉自己:这一仗,必须要打!
于是子婴下令将最后一支秦军集结在蓝田以南的峣关,这是都城咸阳的最后一道防线,秦军要在这里作决死一战。
刘邦很快获知了秦军集结的消息,他觉得很气恼——这个政权已经大厦将倾了,居然还这么顽固,他们难道不知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吗?
既然如此,刘邦决定奉陪到底,他立刻开始部署军队,准备进击峣关。
不料张良却认为此事不妥。他知道这一次秦军是来作困兽之斗的,他们既是为了保卫秦王而战,更是为了保卫家园而战,所以一定会很拼命,强攻峣关不是办法。
那怎么办?
张良早有安排,他有一个计划,总共分四步。
第一步:设疑兵。在峣关前的崇山峻岭间都插上楚军的旗帜,这样既能壮大自己的声势,又能威慑敌军,还能隐蔽主力部队的位置,可谓一举三得。
刘邦同意了。
第二步:派说客。张良判断,纵然秦军士卒有必死之心,他们的将帅却未必没有贪生之念。秦政权的高层官员享受惯了荣华富贵,他们都深知自己的是很金贵的,不会为朝廷作陪葬,所以在这个时候为自己寻求后路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派一两个厉害的说客晓以利害,敌军首脑就必然动摇。
刘邦立刻采纳了这个建议,他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两个说客:郦食其和陆贾,带上贵重的礼品,前往秦军营中游说。郦食其的生平前文已有介绍。而陆贾,此时还是刘邦帐下一位普通的门客,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只知道他以能言善辩著称。其实,此人也是汉朝历史上的说客超人,只不过他要到汉朝建立后才为社稷立功,此时他的才能还未能完全展现出来。
果然不出张良所料,峣关守将战斗意志很不坚定,说客一到他立刻就同意与刘邦“连和”夺取咸阳。刘邦大喜过望,觉得这下又可以复制宛城模式了。
不料张良再次否定了刘邦的想法,他认为所谓“连和”不过是秦将一厢情愿而已,士兵们未必同意,其中变数很大。所以当务之急是应当乘敌军松懈之时发起进攻,彻底击垮敌军。
怎么打?
这就是最精彩的第三步:绕敌后。刘邦军先前设下的旗帜和营帐现在派上了用场,在这些东西的掩护下,其部队主力悄悄绕过峣关,直抵蓝田。而峣关的秦军只看见眼前满世界的旌旗,根本不知道关前早已没有了刘邦军的踪影!
第四步:击秦军。当峣关秦军发现刘邦已经绕到他们身后的时候,不由方寸大乱,赶紧撤防回援。但这样一来,秦军的战场主动权就彻底丧失了,攻守形势发生了逆转。双方在蓝田以南决战,灌婴领衔大破秦军,随后宜将剩勇追穷寇,一直打到蓝田以北,最终彻底把这支秦军消灭了。
身在咸阳宫内的子婴不多时便接到了败报,他很失望,但也很平静。因为在此前不久的一个夜晚,他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天象“五星聚于东井”,这意味着上天已经把这场战役的结果提前告知了他。此时他的内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即位至今的四十六天里,他为挽救这个国家的败亡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之所以不胜,是天意的安排,他问心无愧。现在,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这个国家已无需让他再多费心,他所要考虑的,只是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于是子婴决定迎降,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全家人的性命。
《史记》记载: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这一场景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灭亡了。
这是一个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评价的朝代,它疆域辽阔,实力强大,但却统治残暴,以至于国祚短暂。在古代中国人眼里,这个开天辟地的朝代声名狼藉,是古代世界的法西斯。人们提到它,总是离不开“暴秦”或“虎狼之秦”这样的字眼,似乎它留给后人的只有那一句著名而又惨痛的格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易也。
但秦朝给我们的确实又远不止这些,它给我们的有远比这些教训更宝贵的东西,其中有两个字,让中国人牢记了两千年。这两个字叫做——
统一。
统一让我们这个国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因为秦统一了六国国土,我们这个国家从此拥有了广袤的疆域,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立身之本,是一个国家得以壮大的前提。
因为秦统一了文字,我们从此有了一套牢固的载体以承载我们的文化。在秦以后的两千年里,中国历经许多盛衰起伏的坎坷,甚至有时全境沦陷于异族,但只要汉字不灭,文化之火就永不熄灭,中国亦不亡。
因为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让中国从此整合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进而为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国内市场创造了条件。无论是富邑还是穷乡,都因此受益。古代中国的经济状况长期领先于世界,与秦朝的这一措施是分不开的。
最重要的,因为秦统一了行政,让中国形成了一套稳固高效的中央集权体制。这套体制让中央政府拥有强大的力量统一调配国内资源,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实践检验,被证明是管理中国最为有效的手段,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第二种有效的方式来构建这个国家。尽管到了近代,皇帝被赶下了宝座,人们也试图建立代议制的西式政府,但是中央集权的政权组织模式始终贯穿于清以后的历届政府之中。
史学上有一句话,叫“汉承秦制”,意思是汉朝延续了秦朝的制度。其实何止是汉朝,在秦以后的中国历朝历代,乃至今天,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了秦的制度和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到处能找到秦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讲,秦朝不灭,秦朝永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