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露亦如电 话说佛教那些牛人》
第3节作者:
秋水微之 悉达多遍习各家学说,前边所提的“六师”的学说精要,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他吸收的。过了六年的苦行僧生活以后,他发现苦行根本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
当他不吃不喝面壁时,一个好心的牧女送来乳酪给他,悉达多吃着,思索着,改变了注意。他不再走苦行的极端,而是用心灵去感悟,去思考。终于有一天,他想通了,打开了那个心结!在佛教传说中,佛祖得道的这一天很重要,说在十二月七日这天,佛祖辩退了前来阻挠的魔女、魔王,于菩提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于是悉达多便有了“佛”,即大智大觉者这个称谓。
仔细想想,老病死是无法改变,但人是可以用心灵、用智慧来使自己的一生变得充实,从而将老病死淡化,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日期:2012-02-23 12:47:32
四当年风范
佛陀初入“江湖”时就三十多岁,与当时其他学派的领袖比起来算是非常年轻的。可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江湖上也有句经典的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只要有本事、有头脑,也是有做领导的可能的。
当年苦行的时候,有侨陈如等五人跟随佛陀一块儿修行,佛陀一朝顿悟,便立刻将自己的心得告诉这五人,五人一听大为佩服,当下就尊佛陀为师,后来修行有道,成了著名的“五比丘”。佛陀领着五比丘,首先来到鹿野苑传道。鹿野苑这个地方,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了远近闻名的圣地。
佛陀的能耐可不是吹出来的,鹿野苑里住了不到三个月就收了五十六名徒弟。之后他便派遣这些弟子前往各地传扬佛法教义,自己也准备到摩揭陀国。
话说在摩揭陀国有个拜火教,教派以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加耶迦叶三兄弟为尊,这兄弟三人年龄都比佛陀要大,而且都自认为已经修行有成。不过他们近来常听到佛陀的名号,东家说佛陀如何如何有智慧,西家说佛陀如何如何神通广大,心里很是不服气,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教派的宗师,怎么能让一个后生给比下去?
佛陀在这个时候去见这迦叶三兄弟,接待他的是老大优楼频螺迦叶。优楼频螺迦叶心里嘀咕着,这回可要给这小子点颜色看看,本想以自己的辩才难倒佛陀,没想到言来语去,非但没讨到便宜,自己还差点下不了台。说来这学术宗派的辩论还真和小说里江湖人士的比武十分相像,讲的是真功夫、真修为,年龄大又怎样?技不如人就是输啊。
而佛陀也并没有刻意去为难面前这位老兄,他只是说自己想要在这里呆一段时间。优楼频螺迦叶一听就有些不高兴了,原来过两天这里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典,自己作为德高望重的大宗师很有可能被选为祭典的主持,但如果佛陀也在呢?这个年轻人锋芒毕露,很有可能抢了自己的饭碗;而说不让他留的话,又显得自己太过小气了。优楼频螺迦叶只能支吾了几句。
其实佛陀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便在祭典这一天藏了起来,事后才出来。优楼频螺迦叶便问佛陀为什么要这样做,佛陀微笑着告诉优楼频螺迦叶“存着嫉妒之心,其实你并没有参透啊!”迦叶三兄弟大为感慨,与教派弟子一起从此尊佛陀为师。
后来在王舍城中,佛陀更是语惊四座,令一直以智慧著称的学者舍利弗和目犍连大为震撼,带领徒弟二百余人一同投入佛陀门下。这样,随着各个地方、各个种姓的信众的前来,佛陀的弟子逐渐增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
于是佛陀带着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创业兴基,在舍卫国王赠予他们的“祗园精舍”里开讲座、搞论坛,不断丰富和发扬着佛教文化。我们今天读到的许多佛经开头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从佛陀弟子们这会儿的“听讲记录”里来的,这与我们的孔大圣人的儒学经典的形成有些类似。
佛陀毕竟也是人,也会老死,关于佛陀的老死当然也会有许多传说故事。
传教四十多年以后,悉佛陀八十岁了。一种说法说他有一次吃了别人施舍的“膻树儿”(野羊肉)之后,患了病,到了拘什那迦城的河边,坐在娑罗树下,结束了他追求大智慧的坎坷的一生。佛陀居然吃肉,不是破戒吗?其实我们想想,佛陀当年放弃了苦行而选择心灵领悟,说明他并没有过于注重那些束缚人的戒律,死守戒律恐怕是后来的一些佛教徒走入桎梏了吧。
当然,流传最广的说法应该是佛陀八十岁时涅槃升天了,而“涅槃”这个词,听着绝没有一点儿贬义,似乎也正是为了这种而情况造出来的。涅槃意味着脱胎换骨,或者干脆是“抛去臭皮囊”,在佛教是修行到了最高境界的表现。人们相信佛陀最终涅槃了,是对这位智者的伟大贡献的承认,也是对佛教精神的接受。
佛陀涅槃以后,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搞了一次大集会,这类似于当年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子贡发起了一次“造圣”运动,利用这个机会,这些佛陀早起的徒众们使开始让佛教变得神圣化,也在创始人身上涂上了第一层神秘色彩。
日期:2012-02-23 22:46:17
第二篇不可思议的居士
一何谓居士
传说佛陀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传发迹时,有一位名叫的王子耶舍听说他的大名后,连夜跑到鹿野苑,向佛陀诉说自己对原本浮华的生活的厌倦,并请求佛陀帮他解脱苦恼。佛陀一见,觉得这个人仿佛就是当年的自己,一样的身世,一样的想法,不由得惺惺相惜起来。于是向这个年轻人讲了自己当年的故事和后来的领悟,当下就收了耶舍当徒弟。
这下可急坏了耶舍的父亲俱梨迦国王,他连忙赶到鹿野苑向佛陀要人。而佛陀不慌不忙,又向这位国王讲了一遍“烦恼清净”的道理,俱梨迦国王仔细一思索,觉得佛陀说得对啊,不禁也想出家;而转念一想,自己可是一国之君,要出家那国家可怎么办?。佛陀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提出了信仰佛教而不必出家的想法,收俱梨迦作了第一个在家的弟子。
佛陀提出的佛教教义与印度当时的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是不赞同种姓歧视,所以佛教徒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姓的。正因为这种“有教无类”的观念和作风,佛教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追随者不但有落发出家的僧人,也有了许多“在家”的普通民众。
在佛教弟子中,出家的男子称比丘,出家的女子称比丘尼,在家的男子称优婆塞,在家的女子称优婆夷。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我们就把在家修行的人统称为居士。
其实居士这个称呼,在我国古已有之。《礼记》中就有“居士锦带”一语,可能是“居士”的最早出处了。古代那些隐居的高人都喜欢自称为居士,《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就有记载:“ 齐东海上有居士曰狂矞、华士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於人也。”
这个称呼是怎么被用到佛教人士身上的?肯定是传教的译经师的功劳,而鸠摩罗什和他译过来的《维摩诘经》的影响尤其大。这位译经大师对汉语言文化相当精通,他在所译的《维摩诘经》中用“居士”这个词来称呼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再加上高僧慧远在论著中言“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传播,这个词也逐渐与“佛教在家修行者”画上了等号。
之后呢,道教的许多高人也自称居士,中国文化界似乎刮起了一股“居士之风”,大诗人、大学者都喜欢给自己弄个居士号,比如李白称“青莲居士”、白居易称“香山居士”等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