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第1节

作者: 明朗之阳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9-3 14:32:00
  此帖的前身,即是首发于天涯煮酒的《发现心灵的智慧——王阳明人生哲学感悟》
  自《发现心灵的智慧》在天涯连载以来,受到不少朋友的关注,现在原帖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尤其是按照一些网友的意见,增加了关于“心学”思想在为人处世上的探讨和论述,深度也有所增加。
  历经一年的修改,现已成书,即将由北京磨铁出版发行。
  现将修改后的版本发上来,继续与朋友们继续探讨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

  目录
  前言
  自序:发现心灵的智慧
  第一章磨砺
  在磨难中提升自己
  每一次打击都能令内心更强大

  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
  让能力在磨练中快速成长
  克服弱点的诀窍
  用行为控制情绪
  意志是一种独特的智慧

  增强自己的胆识
  内心要有一种境界
  与变化融为一体
  静能生慧
  奇迹往往源于一种纯粹状态

  第二章处世之道
  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成功源于做切合实际的事
  找到最有价值的事
  改变自己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难
  超然面对闲话

  把侮辱转化为进取的动力
  素其位而行的秘密
  改变心境就在一瞬间
  顺其自然是一种功夫
  怎样坦然去应对事物
  化负面情绪为积极行动

  如何培养自己的优良素质
  洞察事物背后的规律
  淡泊是一种大境界
  直面现实才能淡定自如
  悔悟改过之道

  认识内心的力量
  只做自己该做的
  “不理它”的妙用
  打开心门
  第三章行动
  学习的最高境界

  马上行动,一以贯之
  第四章智慧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
  想象能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
  真知方能改变坏习惯

  水的智慧
  活在当下
  挖一口有源泉的井
  游刃有余地应付人情事变
  良知妙用

  摆脱羁绊,发现心的力量
  提升心灵从静坐开始
  做什么都从容自在的奥秘
  有意注意——开发智慧最直接的途径
  让你的心灵进入更高的层次

  心与事合一
  学会正确、清晰地思考
  进入婴儿心态,重获非凡学习能力
  以明镜之心待物
  左右逢源的不动心境界
  物来顺应,提升制怒功力
  第五章态度
  每个人都能如圣人般伟大
  自己做自己的“贵人”
  天才就是努力到极致
  把握自我
  改变命运在于信念
  心平气和是一种领导力

  发现真心,成功自然到来
  知行合一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大巧有所不为
  善于反省

  正心诚意才能合于道
  激发每个人的独特天赋
  提升你的决断能力
  破除傲慢心态
  参透生死玄机
  第六章治学
  拒绝诱惑
  摆正事业与爱好的关系
  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
  如何培养一种超人的气势
  使学问融会贯通于内心

  超越得失心不累
  神奇的学问之根
  消化知识的最佳方法
  笃行的境界
  耐心是一种悟性

  第七章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让目标控制自己
  立志要正确
  活出生命的荣耀

  持志不懈的秘密
  第八章心灵教育
  内心充满愉悦,进步就不会停止
  让孩子从根本改变
  用积极的事物充实自己
  日期:2012-09-03 14:35:55
  前言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阳明洞”习道家导引术以养生,因此以“阳明”为号。
  青年时步入仕途后,因上疏触犯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被廷仗四十,并贬谪至穷山恶水之中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当初甚至无处可居,三餐难以为继,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终于在一个夜晚,领会到了儒家失传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至今的一门学说——心学。
  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是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以此应事接物,则能心定神明,洞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
  后来,王阳明任南赣巡抚,以超绝的智慧和才干,短时间内即剿灭盘踞江西各郡多年的众多巨寇,并在宁王叛乱的紧急关头,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仅用四十二天便生擒宁王,平定叛乱。以显赫战功一路升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后谥号文成。

  纵使在繁忙的军旅生涯,王阳明也不忘与学生、朋友们讲学,而且每到一地,他都积极修建书院,推行教育,提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治学、育人之论。如他认为“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以此比喻做学问要善于消化,须融会贯通,才能运用自如。

  在做学问方面,强调以“立志”为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立而习气渐消。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凡事只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志向,时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就有成功的可能。为帮助学生树立志向,王阳明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立志的方法,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已彻悟了心灵奥秘的教育家,王阳明有着非凡的洞察能力,他往往能洞悉学生们内心的弱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身上的毛病,以及给出如何改正缺点的有效方法。
  如薛侃多悔,王阳明便告诫他说:“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指出一个人有改错之心是好的,但吸取教训后,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不然一味纠缠于已发生的错误当中,就会钻进牛角尖,因不断悔恨而时刻折磨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思考问题,王阳明从“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观点出发,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
  如他说过:“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认为做一件事时,如果只是不着边际地去思考,就会有毁誉、得失等各种杂念掺入其中,就会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得不出正确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在平时的应事接物上,王阳明已臻于“道”的化境,悟到“心无所滞”的重要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