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宋词是一朵莲花》
第22节

作者: 孟斜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1 16:23:59

  对北宋时代的人们来说,“十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之流;而“千里”是广阔苍茫的空间距离。在这漫长广阔的时空阻隔中,还有更加难以逾越的生死阴阳界限,怎让人不生“无处话凄凉”之浩叹!
  清初才子纳兰容若有《虞美人》词云:“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前,纳兰公子和那个“她”在花下乘凉。她身着香云纱扑流萤,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十年之后,纳兰容若重回故地,人去园空,只在草间拾到当年无意间遗落的翠翘。纳兰心中惆怅难言。在古时,十年也许是一个并不精确的时间概念。“十年”也许可以指那些足以让世事和人本身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空迁延与流变。十年间,世上的人和事会发生多少变化呵。苏轼都已是“尘满面,鬓如霜”,变得连妻子不认识自己了。

  十年前,陆游和唐琬在沈园携手相依;十年后,他们再次在沈园相遇,而她已经嫁作他人妇。而十六年前,杨过和小龙女在战乱中流散;十六年后,他们在绝情谷应约重逢。问世间,情为何物?爱情的辗转曲折令人荡气回肠。正所谓“情深不寿”,十年前,爱妻王弗年仅二十七岁就撒手而去,让苏轼悲痛万分。沉默了十年,苏轼胸中的怀念与愁苦终于在这首《江城子》中喷涌而出。这大概是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写出了夫妻之间生离死别最撼人心魄的一幕。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时空与生死这诸种大限是尘世凡人所无法跨越的。
  凡尘与冥界之间不是只隔着一扇小轩窗。十年前,两人俱是青春年少,是何等美妙的少年夫妻,人间伉俪。而今,苏轼却只能远远眺望那亡妻的埋骨之地,怔怔看着那轮明月,追忆从前种种往事。让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笔下那孤独凄凉的唐明皇:“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前尘如梦,而今夕何夕?人间再无王弗在,那些往事再也拼不完整。苏轼心已碎,仿佛能感觉到爱妻在天上对他轻轻地微笑,一如从前。
  长歌当哭,“悲莫悲兮生别离......”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日期:2012-10-14 11:23:03

  熙宁元年(1068年),也就是王弗去世第四年,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
  王闰之比苏轼小十一岁。也许,她自小就早知这位堂姐夫的大名,对这位大名人、大才子崇拜有加,既仰慕苏轼的文采,更看重苏轼对亡妻的深情厚意。 她性情温顺,质朴贤惠,善于持家。她相夫教子,柴米油盐,事无巨细。对苏轼的体贴、关心无微不至,对王弗留下的儿子苏迈视如己出。
  在汝阴时,一天晚上,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霁,王润之叫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原本不会作诗的她居然说道:“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苏轼大喜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王闰之不经意间的话语给了苏轼灵感,写出了一首《减字木兰花》: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可见王闰之也是位颇有灵气的女子。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仕途坎坷的苏轼心情郁闷,而小孩还在他面前牵衣哭闹,苏轼要发火,王闰之开导苏轼说:“你怎么比小孩还痴,为什么不开心点呢?”苏轼听后正有所感愧,王闰之又洗涤好酒杯放在他面前。这件事被苏轼写进了诗里。在苏轼遭贬偏远之地的那些苦涩岁月中,有如此贤妻可说是一种大安慰。
  在王闰之过生日之际,苏轼曾作一首《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这首词作于苏东坡任职杭州知州时。那时的杭州,有一种放鱼以积功德的风气。苏东坡一生好佛,王闰之也深受其影响,笃信佛教。王闰之提议在自己生日那天到西湖放生。于是苏东坡带着三个儿子,陪伴夫人到西湖岸边过了一次别具匠心的生日会,并作了这首《蝶恋花》献给妻子。
  王闰之的生日在阴历正月初五。这一天,东风轻轻拂面。丝丝缕缕的江柳微微已经泛黄。“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王闰之和王弗家乡都是眉州青神。那里山岭青翠,碧水孱湲,佳气葱郁,岷江穿境而过。这初春葱郁的佳气飘入书香绣户,孕育诞生一个非凡的奇女子。可见,这生于江畔人家的王闰之,在苏轼眼里是世上最美丽可爱的奇女子。
  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取典于东晋人王文度深受父亲溺爱,长大了,父亲还让他坐在其膝上讨论问题。因此,人们就将爱子称为“膝上王文度”。这里是称赞王闰之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其中包括王弗留下的一个儿子和自己的两个儿子。 看到善良的寿星将鱼全部放生,天公感动得为之降下曼陀罗花雨。
  在《后赤壁赋》中有这么一段:“客曰:‘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这位备酒以待丈夫不时之需的小妇人就是王闰之了。小女子很容易知足,爱家庭爱丈夫爱孩子。王闰之伴随苏轼共同生活的25年,将自己的爱融入日常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之中,与丈夫相互扶持,相濡以沫,共同经历了宦海沉浮的大起大落,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困窘落魄的时光。经济最困难时,她甚至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垦荒耕田,种菜浇园,自食其力。在“三月食无盐”的日子里,全靠妻子王闰之的辛勤和努力,才维持了一家的基本生活。

  宋哲宗元祐八月初一,王润之因病去世,终年四十六岁。苏轼为她写了祭文,并按佛教仪式办理后事,丧事办得十分隆重。苏轼原打算将她的灵柜运回眉山,与王弗合葬。但因变故未能实现。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安放于京郊的寺院内。苏轼请画师李眠龙绘了十幅菩萨像,并请和尚做了道场。苏轼所作《祭亡妻同安郡君文》全文如下:“维元祐八年,岁次癸酉,八月丙午朔,初二日丁未,具位苏轼,谨以家馔酒果,致奠于亡妻同安郡君王氏二十七娘之灵。呜呼!昔通义君,没不待年。嗣为兄弟,莫如君贤。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以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日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顷,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十年后,苏东坡去世。长子苏迈与叔父苏辙按照苏轼“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的遗愿,将苏轼与王闰之合葬于汝州郏城嵩阳小峨眉山。
  苏轼与王闰之(小韩雪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