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24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棣被人提醒后,恍然大悟,于是命再次修改实录,复又承认懿文太子及秦晋二王是马皇后亲生的了。这就是今日所见之《太祖实录》的“正说”记载了。《天潢玉牒》也重修做了修订。然而几年间,《玉牒》已经多有颁赐和流传(如鲁王府所藏),抄不尽抄,这便留下了两种不同的记载,使朱棣改窜身世的秘密露出了马脚。
  日期:2013-07-17 08:50:55
  三 诸王身世之谜
  24
  (接上文)解缙将众所周知的嫡嗣储君懿文太子降为庶出,而把今上皇帝朱棣定为嫡子时,为何一定要拉上一位周王朱橚呢?在第一种异说里,唯称燕、周二王是嫡出,余皆为庶出。
  奇怪之处在于,这位周王爷不是嫡子,不仅证据确凿,而且名声很大。说起此事,还与孙贵妃有关。
  孙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马皇后,洪武三年即封贵妃,“位众妃之上”。但天不假年,她只活到洪武七年九月就死了,年才三十有二。对于爱妃的死,朱元璋满心悲痛,追封她为“成穆贵妃”。按理,妃谥只应一字,“成穆”二字是逾礼的。朱元璋还做出一个创新性的举动,因为孙贵妃没有儿子(但生有3个女儿),他就命第五子朱橚“行慈母服三年”(为慈母服孝三年,三年丧期名曰“斩衰”,礼最重),东宫及诸王“皆期”(“期”为一年,指服丧一年)。

  过去的人家,妻妾多,对孩子们就有嫡母、庶母与生母之别。嫡母是这家主人的正妻,即爸爸明媒正娶的大老婆(对皇帝就是皇后)。庶母是他的妾、小老婆,说好听点,也称侧室、次夫人(对皇家而言,就是众妃嫔)。生母是孩子的生身之母,她可能是妾,也可能连妾都不是,比如老爷在柴房里欺负的一位丫鬟,便宜被占了,孩子也生了,可始终没名没分。

  在这个大家庭里,嫡母身份最重,然而这只是宗法制度确立的地位,嫡母有没有威严,到底靠一家之主的老爷说话。有的老爷喜欢在外面偷吃,不顾家;或者在家里偏心眼,溺爱妾侍,夜夜只往厢房里钻,把原配晾在一边,这位嫡母就只有干着急,说话没有分量。但嫡母的财产权和宗法权,是得到法律保障的(尤其是在老公死后):只有嫡母才能进祠堂;老公做了大官,什么孺人、安人,乃至一品夫人的桂冠,只有嫡母才有资格戴;嫡母所生的孩子,在家族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所以嫡母的好处,往往体现在老公死后;而狐媚小妾的好处,常只在老公生前,老公一死,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就岌岌可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没生孩子,甚至可能被家里女主人“找媒婆领了,发卖出去”。这样的故事,在“三言二拍”里不为少见。如果用我们今天熟悉的词来比喻,那就是:嫡母是单位的正式工,庶母的合同工,生母(无名份者)是零时小工。

  朝廷是万民的表率,宫廷所执之礼,对于天下百姓具有表率作用。朱元璋发动所有的皇子,包括作为嫡子和储君的皇太子朱标,一起来为庶母孙贵妃服丧,即“众子为庶母期(所有儿子共为庶母服一年之丧)”,这是前无古人、于礼无据的创例,是“哀礼”的创新——有之,自孙贵妃始。
  老五朱橚当时的封号是吴王,后来才改称周王。他要为孙贵妃“行慈母服三年”,也就是为贵妃守孝三年。
  何谓“慈母”?《仪礼》有释,先录原文,再做解读:
  “《传》曰: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汝)以为子。’命子曰:‘女(汝)以为母。’若是,则上养之,终其生如母,死丧之三年如母,贵父之命也。”
  这段话意思较为浅近,说一位妾没有儿子,一个妾生的儿子失去了母亲,作为家长的父亲就分别对他们说:“让他给你做儿子吧。你就认她作母亲吧。”两下一撮合,本不相干的庶母(父之妾),就成了慈母(即养母),妾生的儿子(庶子)要以母事之,死了还要守三年之丧。为什么要为慈母“服三年”,行最重的斩衰之礼呢?这是“贵父之命也”,因为父亲老大人就是这么安排的!——您看,古礼的着落点,往往在男权主义之上。

  这不单是附会“三礼”之一的《仪礼》的解释,朱元璋为了证明他理论的正确性,敕令儒臣编了一本书,名为《孝慈录》。这本书里明明白白记着:“子为慈母,谓母卒,父命他妾养己者。”说明孙贵妃在生前就与老五朱橚结了个对子,成为养母子关系,而不是孙贵妃突然死了,无孝子领衔哭丧,临时拉个皇子来充数。孙贵妃是“妾之无子者”,而周王正是“妾子之无母者”。换言之,周王绝非马皇后之嫡子,他不过是个没人疼的孩子,幸而得孙贵妃照顾了几年,不幸孙贵妃也死了。

  这从情理上也说得开。洪武七年时,马皇后还没有死,嫡母之子怎么可能降为庶子,给侧室去当孝子呢?还要“主丧事”,服三年之孝,就像过继出去一般。照常理,朱元璋要为孙贵妃择嗣,定然要从诸子中择一孤苦伶仃且俊美乖巧的孩子,怎会去夺马后所生之嫡子?他老婆那么多,孩子也多,完全不必去损害嫡子的利益。况且马皇后活得好好的,凭什么送一个儿子给别人去养?
  在传统社会,嫡庶界限森若壁垒,嫡子出继给庶母,可不是小可之事。服三年丧又是件极苦的差事,不仅苦(饮食穿着及婚嫁等事都会受影响,比如*生活、穿花衣服、吃大鱼大肉,都不行,结婚也得等一等),还须摔孝子盆儿,尽哀大哭,九叩八跪,呼天抢地,若其生母尚健在,瞧在眼里,真是尴尬得要死,大呼晦气。朱橚又不是一般小孩子,他在洪武三年封王,洪武七年时已经16岁了,虽然父命如宙斯之雷霆,不敢不从,但让尊贵的小王爷没来由地去淘这等晦气,让他心不满情不愿,也不是老父亲的本意呀。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朱橚这苦孩子早已认孙贵妃为“慈母”。《国朝献征录?周王传》就记载道:“周定王橚,秦、晋二王皆高皇后子。周王育于孙贵妃。妃卒,服以慈母斩衰三年,主丧事。”传记说“周王育于孙贵妃”,应是实情。至于说他是马后的儿子,这是沿习官方的说辞,则不必信。
  日期:2013-07-18 10:07:32

  三 诸王身世之谜
  上接24,前文写到:在诸皇子身世的第一种“异说”里,唯把四子燕王朱棣与五子周王朱橚并在一起,合称嫡子,而将懿文太子及秦晋二王这三位哥哥从嫡子的行列中开除出去。但奇怪的是,周王认孙贵妃为慈母,在贵妃死后还替她服三年之丧,他明明是庶子,而且是名气很大的庶子,朱棣若是冒嫡,拉这样一位人物来作伴儿,岂不是很愚蠢吗?有人推测,朱棣因与朱橚同母,他拉上朱橚,实在是不得已之举。

  总之,我们从皇第五子周王朱橚为孙贵妃服三年之丧这件事,可做出如下判断:
  第一,周王小小年纪,已失其祜,她的生母应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自己从未对生母行孝,而慈母(即养母)豢养有恩,所以令他当孝子,一则知生母情,一则报养母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