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如何告乃翁?——悲催的南宋覆亡史》
第1节

作者: 独孤慕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8 12:49:00
  前言——家祭如何告乃翁
  受一些专家学者的误导,两宋的“积贫积弱”观念深植于国人心底。其实,此说大可商榷。差强人意的是,人们也知道两宋是中国帝制时代民族意识高涨的历史时期。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始终没有摆脱边患的困扰。
  后周世宗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927~976)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之后,在顺利夺取了后周政权之后,开创了赵宋王朝。
  赵匡胤代周虽是武人发动的一场不流血政变,但他却冀望自己建立的帝国长治久安,已经隐隐显露出了追求文治的政治倾向。但帝国草创,开拓之事仍需仰仗武夫。所以,赵匡胤在位之时,五代重武的风气仍依然加以了保留。赵匡胤采取的是文武并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国理念。

  可惜的是,就在赵匡胤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却不明不白的于“烛影斧声”中,为后世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
  大体的讲来,两宋的文官政治保守性,是开创于赵匡胤的继承者——赵光义(939~997)!
  得位不正的赵光义在继位之初,就向世人宣称:自己要继承乃兄遗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赵光义这样说,也是如此做的。他在位期间,专注于免蹈五代覆辙,注重堵塞政治体制方面的漏洞,新君这样做,看似与保守没有干系。
  事实上,继位后的赵光义也确实是想要有所作为的。但他却是个眼高手低的家伙,尤其是对于军事一道,与赵匡胤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等到对辽两次用兵铩羽而归,赵光义自己也中箭受伤。从此,产生严重“恐辽”心理的他只好实施消极防御战略。当南面试图恢复李唐对交州的管辖化为泡影之后,赵光义终于心灰意冷了。军事失利,但他也看清了边患暂时不足以动摇王朝统治的根基。于是转而将精力投入到了内政及文治的建设方面!

  明明是倾向于对辽妥协,他却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自我解嘲道:“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攘外必先安内”,其由来也久矣!
  在他大力提倡之下,科举制在宋太宗年间得到长足发展。
  兴盛的科举制,造就了宋王朝发达的文官政治。直至今日,东西方文明仍未能超越宋人开创的“精英政治”智慧。宋王朝对整个世界文明的重要性据此可见一斑!
  日期:2012-10-08 12:49:17

  文官政治,对政治的稳定与文化繁荣无疑具有深刻之影响。然而,物极必反,赵光义有意的崇文抑武,造成了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缺失,军事萎靡不振。
  可悲的是,赵光义运筹于九重之中,致败于千里之外,欲对辽求和而不可得。
  他的愿望终于在宋真宗一朝实现了——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萧太后(即萧绰、小字燕燕,953~1009)与辽圣宗(971~1031)母子二人亲自率军大举南侵。十一月底,辽军兵临澶州城下。
  兵者,不祥之器也。辽朝大军倾巢南下,因不善攻坚,所以有意绕开了宋军重点布防的坚城,悬军深入的辽军其实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如果宋人坚壁清野不战,然后出奇兵批亢捣虚,辽军极可能折戟黄河北岸。

  辽军的战略部署虽然并无高明之处,但宋廷的表现则更加不敢让人恭维了——镇守边关老于兵事的杨六郎(杨继业、杨令公之子)敏锐的察觉到了辽军的破绽,提议:“契丹顿澶州,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幽、易数州可袭而取。”对于杨延昭的正确建议,鼠目寸光的宋延表现却是“奏入,不报。”
  杨延昭人微言轻根本不能左右整个战局,主帅北面都部署王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是“阵于唐河,执诏书按兵不出战”。
  宋延畏敌如虎,参知政事王钦若(962~1025)、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961~1017)提议“南幸”。关键时刻寇准(961~1023)、毕士安(938~1005)力排众议,反对畏敌避战。真宗(赵恒、968~1022)无计可施,只好硬起头皮御驾亲征。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高涨,辽军前锋大将萧挞览(?~1004)被宋军射杀。战争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宋廷倾斜,但宋真宗却一心想着化干戈为玉帛。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廷与辽廷终于达成史称“澶渊之盟”的城下之盟。
  宋真宗以屈辱为代价换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自此之后,宋廷朝野上下进入文恬武嬉的状态。为了弥补心底的缺憾,宋真宗不惜装神弄鬼,尊崇道教,伪造天书,挥霍民脂民膏,粉饰太平。宋廷举国上下掀起造神运动,“一国君臣如病狂然”,政治上更趋保守!
  宋仁宗(1010~1063)在位期间,传统盟邦辽廷趁宋廷深陷与西夏战争的泥淖,落井下石、大敲竹杠。
  经历百年的培养,宋统治者优礼士大夫终于得到了丰厚回报。军事不振,引的宋士大夫阶层自觉精神高涨。民族意识昂扬之下,士人不但喜谈兵事,更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琢磨“富国强兵”之道!
  日期:2012-10-08 12:49:46
  士大夫中的杰出人物范仲淹(989~1052)与王安石(1021~1086)等人痛感于百年来政治上的“因循苟且”与“侥幸一时”,敢为天下先,开出了变法图强的济世良方,对宋帝国展开了自我救赎。
  然而,积重难返,百年以来形成的保守官场,宋廷多数官员沉浸在得过且过的染缸日久,没有了大气魄与大器识。这些官员虽无大局观,却不乏小聪明与小伎俩。他们发扬了士人的劣根性,怯于公战却勇于私斗!置国家公益与百姓死活于不顾,自己不成功,却破坏他人成功;自己无策救国却竭力阻止别人努力。

  改革,势必要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因为反对势力太过庞大,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收效甚微。宋人展开的生产自救终告失败!
  王安石之后,国事更是江河日下。就连宋仁宗不思振作、缺乏行政效率之政也成了值得缅怀的美好时光。
  然而,宋王朝经济却迎来了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北宋王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稳定发展,至宋徽宗(赵佶、1082~1135)在位时候,国势进入了“太平极盛之日”。史称,“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宋王朝的经济总量攀上了一个令世人眩目的高度!
  经济繁荣的表面掩盖了背后的深刻危机——和平百有余年来,宋廷“不识干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