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如何告乃翁?——悲催的南宋覆亡史》
第4节作者:
独孤慕雨 岳飞浴血疆场,在各方合力之下,死于“风波亭”冤狱。在宋王朝为将,根本等不到“兔死狗烹”,而是兔未死、狗便烹。
杀岳飞者,赵构也,宋祖宗家法也!
保有东南一隅偏安,最好的办法无过于与女真人媾和。赵构自称帝以来,投入精力与热忱最多的无过于求和!在实力不济的时候,暂时的求和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缓兵之计。现在,赵构手中已经有了足够的求和筹码——即使是杀了岳飞,他还有韩世忠、吴玠兄弟、刘锜等人。有了这些听招呼的悍将,赵构才敢放心的杀害岳飞!
日期:2012-10-10 13:10:24
悲哉!
南宋军民渴望恢复统一浴血奋战的胜利成果,居然成了赵构偏安求和的筹码!
在赵构不抛弃、不放弃的不懈努力之下,南宋政权向金廷称臣、割地、纳贡,在付出了高昂的政治、经济代价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史称“绍兴和议”!南宋朝廷如愿以偿地成为女真人的附庸。
协议规定:双方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将京西的唐、邓二州全部,陕西的商、秦二州一半地土割给金国。南宋每年向金纳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看在赵构人傻钱多的薄面上,女真人册封他为帝。
赵构终于用屈辱换来了金王朝的承认。
“绍兴和议”明显是受尽屈辱的卖国条约,然而,墨迹未干之际,赵构就兴冲冲地祭告天地宗庙,志得意满的宣称天下太平了!
说赵构是没心没肺,简直是在夸他。而说他狼心狗肺,则又有侮辱狼与狗之嫌!
赵构将“守内虚外”的祖宗家法发扬光大到了“斥地与敌”,换取偏安东南一隅的地步。
这哪里是求和,分明就是在求降!
史称,赵构“结胡虏之好,罢天下之兵,诛大将而挫忠臣之锐,窜元戎而销壮士之心”为了求和,宋高宗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人可以卑鄙,但卑鄙无耻到这种境界的还真的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了;做皇帝做到如此厚颜无耻的,赵构也实在是空前绝后了!(他的绝后是真的绝后,丧失了生育能力)赵构一不小心,居然打破了两项纪录。
赵构,真是个忍者神龟。
赵构为苟且偷安,杀岳飞之举无异于自毁长城。本来是忍辱苟全于一时,赵构却不作此想。他在做完一切之后,心底发虚,他自诩为中兴之君的同时也需要臣下粉饰太平,歌颂盛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专制历史时期,从来不乏御用文人做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
一雄唱之、百雌和之,宋本来便实施的是崇文抑武的政治,现在得知天子有此需求,立即大量谄词铺天盖地而来。朝野上下,齐颂君圣臣贤,赵构与秦桧君臣二人竟然有些应接不暇。
缓歌漫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一时间,朝堂之上以为和议已成,万事大吉,大家可以从此安享太平。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们却纵情声色,一味寻欢作乐。
位卑不敢忘忧国,与此同时,一些有志之士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深以为忧,一股“恢复”情结开始弥漫朝野。
在临安(这城市名字起的确实高明)城中,有人在一家客栈中题诗一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始工——
林升的这首《题临安邸》辛辣的讽刺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恢复的醉生梦死状。悲愤之情跃然纸间,今天读来仍令人心底沉重异常。
日期:2012-10-10 13:11:01
另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示儿》诗更是家喻户晓: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1125年,陆游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年幼之时,他就不得不随着家人南渡,从小饱尝流离失所之苦。
经历了亡国之痛,陆游从小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陆游渴望恢复和国家重建,所以喜读兵书,希望有朝一日从军报效国家。然而,南宋偏安政权一直遵奉“安靖不生事”的既定投降国策,一味的忍辱偷安。陆游空怀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这种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他的诗文中随处可见。
陆游因为坚持抗金而被罢官闲置,而且担任宫观之职近二十年,打破了南宋官员的纪录,68岁时候,眼见自己已经步入暮年,陆游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排遣心底的苦闷——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的爱国诗篇对遭受异族欺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精神安慰。陆游在漫长无奈的期盼中终于走完了八十五年风雨人生路,公元1210年,八十五岁的陆游撒手人寰。他临终留下的《示儿》诗也成了千古绝唱。
不光复旧日河山,陆放翁死不瞑目!
令人欣慰的是,十多年后,陆游的遗愿终于实现了:王师北定中原了!
可悲的是,陆游的后人却无法家祭告乃翁了!北定中原的王师不是南宋朝廷,而是迅速崛起于漠北的蒙古游牧民族!
一代天骄,缔造了全球化世界的第一人——成吉思汗横空出世!
国母已无心听政,书生空有泪千行!
——南宋汪元量《亡国悲歌》
在陆游逝后六十六年,蒙古军挥戈南下,兵锋所至、无异于摧枯拉朽。厓山一役,宋军大败。陆秀夫背负了8岁的帝昺蹈海而死,后宫、百官见状,随之纷纷投海自尽。史载“死溺者数万人”,华夏大地重归大一统。
世事无常!
这次一统之后,山河依旧、却已物是人非,南宋朝廷从此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对于汉民族来说,这种期盼已久的统一,却是一种痛入骨髓的耻辱。
南宋另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林景熙也曾渴望建功立业,光复中原,无奈权奸当道、国事日非,希望破灭之后弃官归乡。林景熙的诗也多流露出民族危亡的责任感与恢复情结,南宋灭亡之后,林景熙重读陆游的《示儿》诗,不禁唏嘘不已,感慨万端。
心情无比沉痛的他,写下了《书陆放翁书卷后》一首——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已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种在异民族铁骑屠刀下形成的统一,令南宋遗民情何以堪!
家祭如何告乃翁?既是自问,又似质问。诗人悲愤、心酸、无奈的心情跃然纸间。
字里行间亦是血泪斑斑!
日期:2012-10-11 17:39:57
第一章:国际新秩序的建立者
晚唐诗人李山甫有《上元怀古诗》一首——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上元、现在的南京市,李唐时称金陵,亦曾改名为上元。金陵曾是三国吴、东晋、南朝的都城。
这首诗正是诗人抚今追昔,总结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短命政权的亡国教训有感而发之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