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从史料细节探究历史真相》
第49节作者:
zlzxs 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政治利益还未分配,却又要选择站队了。
3.3.1 废立动机
话说坐上司空之位不满三天的董卓,敢冒天下大不韪,决意玩废立,其动机究竟如何?
最早记载“董卓废立动机”的史料应该是《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大意是说:董卓迎驾时,与刘辨对话,刘辨词不达意,而刘协则能把政变前后经历说清楚,于是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辨能干,所以才有了废立的念头【(董)卓与帝(刘辩)语,语不可了。乃更与陈留王(刘协)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这个故事被袁宏采纳入《后汉纪》(见卷25),范晔在其《后汉书?董卓传》中也将此事继承,并添加上另外一条理由:刘协是董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故称“董侯”,董卓又自认为是董太皇太后的族人,所以才有了废立的念头【且(刘协)为董太后所养,(董)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很多写手都是照着这段史料去写“董卓废立动机”,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
先看籍贯。董太后是冀州河间国人【范书《皇后纪下》:孝仁董皇后讳某,河间人。】,董卓是凉州陇西郡临洮县人,论其出生地也是在豫州颍川郡纶氏县,范晔说董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感情董卓这个亲戚攀得真够远的啊!
再说,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聪明,所以才有废立之意。这就奇怪了,外戚不都是喜欢“贪孩童以久其政”嘛?当然玩“废立”,借口必然是说:“为了国家未来,需要挑选聪明的人继任皇帝”,《献帝纪》以刘协为传主,以此彰显“刘协聪明”自然无妨,而袁弘、范晔舍本求末,竟然认为董卓是以刘协聪明而遂有废立之意,难道这是称赞“董卓是大汉忠臣,真心实意为了大汉的未来着想”么?
显然,史书上解释的动机说太“书面化”,脱离了政治活动的利益本质,这是不现实的。
当董卓当上司空时,朝廷之中能干政的只有何太后、太傅袁隗、司空董卓三人而已(司徒职位空缺,太尉刘虞远在幽州)。
虽然何氏集团随着何进和何苗的丧命而衰落,但是以何太后+刘辨的执政体系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带来其他何姓族人入朝为官,甚至舞阳君还会带来朱姓族人入朝为官也未可知。
因此,袁隗和董卓为了进一步掌控朝政,抱团铲除何太后和舞阳君,以达到全盘掌控朝政的目的,这才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
因为刘辩是何氏集团的血脉,所以废黜刘辩也成了势在必行的事。
而对于董卓个人来说,废立之后,自己能以“外戚”身份干政,使其家族从此进入权力高层,这政治利益实在是太诱人了!
日期:2015-06-06 15:55:14
3.3.2 袁绍逃亡
董卓攀个“五百年前是一家”的亲戚显得他无耻倒也不奇怪。董卓图谋废立后,应该是先找袁绍来商量的。
三十日,董卓找袁绍商讨废立之事。一共有五处史料记载了这件事,按成书先后顺序分别是王粲《英雄记》(范书《袁绍传》李贤注引)、陈寿《三国志?袁绍传》、袁晔《献帝春秋》(陈志《袁绍传》裴注引)、袁宏《后汉纪?卷25》、范晔《后汉书?袁绍传》。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很多人写这段事,都把故事场景塑造成“董卓与袁绍两人密谈”,实际上,按《英雄记》记载,袁绍横刀作揖而出时,“坐中惊愕”,这说明当时还是有其他人在场的,至少算是个小型会议。
再看两人的谈话内容,陈寿写的是:袁绍假装同意,推辞说:“这是大事,我回去要跟太傅(叔父袁隗)商议一下。”董卓补充道:“(刘协也是)刘氏的子孙,不用再去商议的!”袁绍也不回话,橫刀长揖而去【陈志《袁绍传》:(袁)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董)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
而袁晔《献帝春秋》描写这段事时,两人的谈话内容就“详实”多了,成了两人吵架的场面。
董卓说:“皇帝冲闇,非万乘之主。陈留王(刘协)犹胜,今欲立之。人有少智,大或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卿不见灵帝(刘宏)乎?念此令人愤毒!”
袁绍说:“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来久。今帝(刘辨)虽幼冲,未有不善宣闻天下,公欲废适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这里,袁绍没有“伪许之”。
董卓骂道:“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董卓见袁绍反对,破口大骂,并威胁袁绍。
袁绍不甘示弱,反诘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横刀作揖而出。——这段内容又被袁纪、范书继承,故从略。
裴松之评价这段史料写道:(袁)绍于时与(董)卓未构嫌隙,故卓与之咨谋。若但以言议不同,便骂为竖子,而有推刃之心,及绍复答,屈强为甚,卓又安能容忍而不加害乎?且如绍此言,进非亮正,退违诡逊,而显其竞爽之旨,以触哮阚之锋,有志功业者,理岂然哉!此语,妄之甚矣。
裴松之作注时,对袁晔抱怨颇多,于此又责难其文伪妄。我的观点是:一码归一码,写的不合逻辑自然可以批,如果是为了批袁晔而批《献帝春秋》,这样的作注动机就偏颇了。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批注此文时引郝经的意见:时(董)卓暴戾,气凌一时,决计废立而(袁)绍忤之,故致忿骂。绍亦一时之杰,揖之而去,亦其宜也。是不为妄。卢弼自己也发表见解:竖子之语,正类犷悍武夫所言。《英雄记》言“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可释松之之疑。这是公允的观点。
虽然我对“董卓见谈不拢就骂人,就要动刀子”的情形也抱有怀疑,但在没有足够史料推翻的情况下,这里还是选择可信(通鉴亦从之)。
不论过程是“和平”还是“吵架”,结果就是董卓和袁绍谈崩了。董卓再去找袁隗商议,袁隗则同意废立【《袁纪?卷25》:(董)卓以废帝议示太傅袁隗,(袁)隗报如议。】。
日期:2015-06-06 15:57:01
袁绍为什么要逃走?千百年来,后世史家的解读都是围绕着“反董”这个话题,却忽略了太傅袁隗。在废立这个问题上,董卓能绕开袁隗,喧宾夺主决定废立吗?
显然不能!袁绍临走前,留下托辞,说去找袁隗商量,可见,袁隗是有权力的参与决策的。
如果袁隗是反对废立的,袁绍的下一步就是和叔父联手将董卓罢免除去,二十八至三十日,董卓虽然有兵权,但仍然在朝廷没有政治基础。
最终袁绍选择了逃亡,这必然是袁隗同意董卓的废立计划,袁绍见叔父如此重用董卓,甚至违背少壮派的士人的政治愿望,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袁绍选择逃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袁绍的出逃表面上是抗议董卓的废立计划,实际上更是与叔父袁隗在政治道路上的决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