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从史料细节探究历史真相》
第50节作者:
zlzxs 下面介绍一些细节:
①多年后,袁绍在给献帝(刘协)的奏章里叙述自己出逃动机是“苟惟宁国之义”【范书《袁绍传》:不惮一室之祸,苟惟宁国之义,故遂解节出奔,创谋河外。】。——很高大上的理由,为了国家安宁(为大家舍小家);但是这改变不了,袁绍与其家族决裂的事实。
②袁绍出去后,就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挂在上东门上,但是带走了“司隶校尉印绶”,然后往冀州方向逃亡。因此之后,董卓任命袁绍为渤海郡太守时,袁绍还兼任“司隶校尉”【范书《袁绍传》:(袁)绍犹称兼司隶】,董卓也只能迁就不究。直到次年(190年)袁绍起兵反董后,董卓才考虑新的司隶校尉人选【范书《盖勋传》:(董)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③袁绍出逃时是一个人。见陈志《袁绍传》,沮授对袁绍说:“……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
④随后追随袁绍而去的有逄纪、许攸。逄、许两人均为南阳郡人,逄纪在政变之前乃何进幕僚,许攸则是袁绍在雒阳隐居时便结交的死党。逄、许二人追随袁绍北投冀州,协助策划反董,因此袁绍对逄纪十分亲信【陈志《袁绍传》裴注引《英雄记》:初,(袁)绍去董卓出奔,与许攸及(逄)纪俱诣冀州,绍以纪聪达有计策,甚亲信之,与共举事。】。
⑤袁绍的籍贯是豫州汝南郡汝阳县,却北奔冀州;此后出逃的曹操、袁术也均未返回原籍,而是分别在陈留郡、南阳郡起兵。众所周知,曹操是在陈留郡仰仗太守张邈及本地名士卫兹的资助,袁术在南阳郡也有宗承这样的世家支持。而袁绍北奔冀州的动机,史书未载,恐怕这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日期:2015-06-06 19:35:03
3.3.3 卢植抗辩
八月三十日,袁绍拒绝废立提议后,董卓又召集百官集会,正式商议废立。
在朝堂之上,董卓奋首而言:“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刘辩)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伊尹废太甲,霍光废刘贺,都是权臣废帝王的故事),更立陈留王(刘协),何如?”百官们都沉默不敢应对,董卓又说:“昔霍光定策,(田)延年案剑。有敢阻大议,皆以军法从之!”
此时,唯有尚书卢植挺身而出,反驳道:“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刘贺)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刘辩)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董卓被顶撞的无言以对,气的宣布散会。
《资治通鉴》将“卢植抗辩”事列为次日(九月一日),与“废立之事”并为同一天,是采信袁纪的内容,《袁纪·卷25》略为:九月一日,卢植抗议;“是日”,董卓废立。
而《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则是说:卢植抗议之后,九月一日,董卓废立。——以此反推,“卢植抗议”必然为八月三十日,与“袁绍拒绝”之日相同。范晔在《后汉书·董卓传》则采信《献帝纪》的时间,明确“卢植抗议”为八月三十日,“明日(九月一日)”,董卓废立。
于此,史料可信度比为2:2。本文则取信《献帝纪》,这作者刘艾毕竟是当事人之一,《献帝纪》作为第一手史料,时间标注不会有错。
日期:2015-06-07 07:03:01
接着再说说,董卓的话中提到的“伊尹废太甲”和“霍光废刘贺”这两件事。
伊尹是商朝开国重臣,辅佐成汤取得天下,后担任太甲(成汤之孙)的老师。太甲继位后,不守法纪,伊尹劝阻无效,就干脆联合其他大臣将其废黜,幽禁在桐宫。
伊尹摄政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才将王位重新还给太甲(另按《竹书纪年》载“太甲刺杀伊尹夺权”事,本文不取。再者,此时《竹书纪年》尚未出土。)。
霍光则是西汉王朝时的权臣。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时,霍光时任大将军,因为刘弗陵无子嗣继承帝位,便迎昌邑王刘贺登基为帝。
可是刘贺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又被霍光为首的群臣以品德问题(淫乱无道)废黜。
当时,霍光把群臣招来商议废立大事,群臣吓得无人敢应,大司农田延年(霍光故吏,死党)则离席上前,手按剑柄,说到:“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于是乎,大家都同意废黜刘贺。
伊尹和霍光的故事,与董卓时的废立情况不尽相同,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董卓咬定:刘辨也是和太甲、刘贺一样是品德低劣,不能胜任帝位之人。
董卓弄权也是照搬霍光的模式,可惜此时的他在朝中无人声援,只好亲自分别饰演两个角色(霍光+田延年),用武力吓阻群臣,甚是滑稽。
而霍光+田延年合作弄权,确实成功吓阻了群臣,当场没有出现反对的声音,不至于场面出现混乱尴尬的局面;而东汉时的卢植不畏生死,挺身而出,一身正气!
卢植反驳的理由也很到位,他坚持认为刘辨“富于春秋,行无失德”,并不能和太甲、刘贺相提并论。因为从根本上否定了董卓想效仿伊霍的行事理由,所以把董卓气的“罢座”。
《献帝纪》(陈志《董卓传》裴注引)及范书《卢植传》均说董卓执意想诛杀卢植,幸亏蔡邕和彭伯求情,董卓才打消了这个念头。范晔当是采信《献帝纪》的内容,《三国演义》也采用了这则史料,并设计剧情,先后安排了丁原、卢植、袁绍三人反对董卓。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巨大,迄今有很多人都以为董卓是在讨论废立的现场发飙要诛杀卢植。实际上“董卓欲杀卢植”和“蔡邕求情”并不是同一天发生的事,至少有十多天的时间间隔。
这求得真相的方法是从蔡邕的履历考据而出的。
日期:2015-06-07 13:04:24
附 蔡邕履历考
蔡邕和彭伯为何要为卢植求情?彭伯与卢植的交情在史书上没有记载,而蔡邕和卢植则是有交情的记载。
当年(178年),蔡邕被判流放并州朔方郡时,只有卢植上书为其求情,所以这次卢植得罪董卓,蔡邕则为卢植求情【范书《卢植传》:(卢)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独上书请之。邕时见亲于(董)卓,故往请植事。】。
这里要讨论的重点,是范书《蔡邕传》中的一个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按照本传行文顺序,蔡邕似乎是从避难的吴地直接被董卓征入朝廷的。这可能吗?
这个问题,应该有前辈史家注意到过,但考据涉入不深。据闻现代台湾学者施之勉做《后汉书集解补》为此做了考据,可惜我无缘拜读,所以还是自己来动手吧。
日期:2015-06-07 13:30:09
按照中平元年(184年)三月,党锢解除时,大批获罪的士人均返回原籍(如张俭是返回原籍隐居),或者入朝为官。以蔡邕才学出众,天下闻名,不应例外,范书《蔡邕传》却只字不提,违背常理。
《袁纪·卷24》则提到一件事,说朱儁率军攻打宛城黄巾时,蔡邕是以议郎的身份随军;再有宛城久攻不破,于是朱儁登高观察城内动静,胸有成竹的回头对蔡邕说出对策【(朱)儁登土山望之,顾谓(蔡)邕曰】。周天游对此作注:不及蔡邕。且邕传亦不载此事,疑其有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