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大概有一个很明白的事情了,朱元璋生在元朝,长在元朝,看到蒙古人对大臣就像对待奴隶,所以他也或多或少学了不少。于是到了明朝,大臣的地位比元朝好一点了,可是却再也回到不了宋朝的水平了,因为统治者发现暴力比交换好用一点,尝到甜头的统治者再也不愿回到原来相对平等的地位了。
最后说一点,有人说,你看刘邦杀大臣,朱元璋杀大臣。刘邦是平民出身,朱元璋也是个草根。好了,草根当了皇帝就要杀大臣,就要报复。有没有道理呢?有一点,现代心理学证明这种心理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更重要的是时代背景。刘邦的前朝是秦,秦朝看重军功,且中国刚从奴隶社会中出来,刘邦就对文臣极差。朱元璋的前朝是元,元代看重无力,且带有浓厚的奴隶制心理,朱元璋也对文臣很差。时代背景在这其中起到了很多作用。
反正朱元璋把蒙古统治者赶回了草原,可是却把对待士大夫的态度留了下来。宋朝,再也没回来。
日期:2015-06-17 00:59:47
五、汉化蒙化内与外
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蛮夷戎狄的内迁,到内地王朝的不断扩张,从五胡乱华的胡人进入中原,到元清两个少数民族的定鼎中原,我们的民族在不断融合中发展。在这种融合中自然要涉及到少数民族被汉化和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的过程。大部分情况是是少数民族汉化的比较彻底,汉族吸收少部分少数民族文化。
看看五胡时代,少数民族大量的涌入中原,匈奴鲜卑羯氐羌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中原大地搅得乱糟糟,可是渐渐的这些民族似乎都消失了,他们改了汉族人的姓,穿了汉族人的衣,改行汉族人的礼,说了汉族人的话。总之这些民族接受了汉文化,被汉化了,现在我们的民族里已经没有匈奴族、鲜卑族这种民族了,他们都成了汉族的一部分。如果你姓刘,也许你的祖先就是鲜卑族,他们可能姓独孤,如果你姓元,那么你的祖先可能是姓拓跋的,总之这些民族汉化了。当然中华文化也适当的吸收了一些这些民族的文化,比如,我们不在席地而坐了,坐上了“胡床”也就是今天椅子,这是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一些改造。再说一个例子,契丹,这个民族有意思,原来也是个游牧民族,后来在中国北方建立了政权,现在俄语中中国是китай这个词就是来自契丹。这个民族现在在哪里呢?不知道,反正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契丹,契丹的文字也变成了死文字,没人认识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契丹占了半个中国,十分醉心于汉化,他们也说汉语,用汉字,改汉姓,穿汉服。辽道宗自豪的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于是这个民族的主体被汉化了。
当然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大都是割据,占个一小片地方,待上十几年,然后被汉化了,留下一些印记在中华文化中,然后消失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元朝是个大一统的王朝,能和它对比对比的,就是清朝。我们不妨来做个简单的小对比。
元朝皇帝的名字依次是: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帖木儿、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硕德八剌、也孙铁木儿、阿速吉八、图帖木儿、和世?、懿璘质班、妥欢帖睦尔。好了,一共十五个皇帝,没有一个汉语名字。
清朝皇帝的名字依次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禛、弘历、颙琰、旻宁、奕詝、载淳、载湉、溥仪。共十二个皇帝,至少我们知道后面八个绝对是汉语的名字。
皇帝的名字是个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还有一项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衣冠服饰。元朝进入中原以后规定,蒙古人就穿蒙古人的衣服,留蒙古人的发型,汉人就穿汉人的衣服,留汉人的发型。清朝进入中原后下了一道命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于是清朝的汉人也剪成了大辫子的发型。
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元王朝进入中原,外不变内变。清朝进入中原,外变内不变。这一内一外如何说明呢,什么意思呢?不着急,我们慢慢的来说。
蒙古人进来了,没有要求汉人遵守蒙古人的习俗,不用穿蒙古人的衣服,不用说蒙语,不用汉人学习蒙古人的习俗。好了,一切照旧,蒙古贵族们还是叫着帖木儿、巴特尔……汉人还是叫着张三、李四……似乎一切都没变。可是内里慢慢发生了变化,哪些变化呢?蒙古语把有水井的地方叫胡同,于是北方老百姓就都跟着胡同的叫了起来,直到现在北方的城市都有这样那样的胡同,元朝结束了,一部分蒙语进入了我们的语言。日本现在管车站叫驿,东京驿、米花驿。我们叫站,北京站、丰台站。为什么?这种东西汉语叫驿、蒙语叫站。于是我们把一个蒙语带入了汉语,一直用到现在,还浑然不知这是蒙古语。元朝在全国设了十一个行省,于是省成了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变化。除了这些细微的小变化,当然还有显著的大变化,举个例子说说。到了元朝后期,许多汉人开始起蒙古名字,这个很多讲历史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可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元朝以前,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往往都改了汉姓起了汉名,只有元朝,广大汉人开始起个蒙古名字,这种做法在当时,很时髦!比如你叫胡四,可能你会起个名字叫胡日查干,然后跟人介绍的时候只介绍你的蒙古名一样,很像今天某些人一介绍自己就是安妮、玛丽、查尔斯一样。另一个重要到不得不提的事情是汉字!汉字,这个我们文明的象征,在忽必烈的时候,帝师八思巴设计出了八思巴文字,其实就是一种拼音,拼音嘛,自然可以拼写蒙文,于是元朝官方就采用了,忽必烈发现这种拼音还挺好用,就突然突发奇想了,汉人也用怎么样?不要写汉字了,用八思巴文拼吧。你猜怎么样,估计汉人要群起而反对了吧?事实却是,大理学家许衡率先赞同,并比较赞赏的说,汉字嘛表形很好用,可是表音很困难,导致很多人会说汉语不会写汉字,八思巴文就好很多嘛,就是一些字母,会说就可以拼,我看可以改,改了也挺好。当然后来是由于忽必烈没有坚持想推广,蒙古人因为原来的文字就是拼写型的,对新的拼音也没什么兴趣,最后就作罢了,不过当时文人领袖许衡的态度倒是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些事情。总之历史在元朝出现了一次有意思的特例,这次进入中原的少数名族似乎没有太大的热情汉化,倒是汉人开始了一些蒙古化。并且似乎并不被迫,而且有些印记一直留到现在,所以元王朝,外面没有变化,而里面却有些变味了。
清朝就不一样了,满族人一进来就把汉人老祖宗的法式、衣服都变了。可是清朝二百多年里,没什么汉人想改个满文名字,倒是满族从皇帝起都改了汉族名字。清朝的皇帝们个个都是雅擅丹青、文辞斐然,四书五经烂熟于心。八旗虽然一直在,可是行政单位还是叫省道府县,并不叫牛录甲喇。明清之间,如果除了外表上的巨大变化以外,习惯语言似乎并没有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清王朝,外面看焕然一新,里面呢?还是没有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