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博弈华尔街 -- 写给不甘贫穷的男人和女人们》
第32节作者:
税尚楠 日期:2013-09-12 15:21:35
很快,我就发现在华尔街还有一种更加疯狂的“搏傻”。这种由新闻和故事引爆的博弈,远比搏傻“雅虎”之类的行为更加超乎常理,更加不可思议,当然,如果不成为“最大傻”去接力最后一棒,暴利也是罕见的。
1998年11月25日,一则新闻在网络上传开,一家在股市上长期默默无闻,每天仅交易3万股左右的连锁零售书店公司 – 《书中自有黄金屋》(Book A Million Inc)将开设网络书店。
这之前,网络书店“亚马孙公司”深受华尔街的宠爱,在短短的一年多中,从1997年5月上市时的21元暴涨到1998年11月的400多元,而还有分析师鼓吹其股票将达800元。因此,当《书中自有黄金屋》宣布要开办网络书店时,市场竟然将此公司的股价从开市的4.7元迅速推高到6元。
我跟踪“亚马孙公司”的股票,因此在开市时看到了这条消息,只看了暴增的交易量和迅速攀升的股价,立刻下达了以市场价买入1000股的指令。分几次购入,均价在6元左右。此后,股价在6元左右小幅波动到中午时分,交易量突然猛增,不断推高股价,在收市前30分钟股价冲破16元,比上一个交易日暴涨3.7倍,然后急速回落,以12.9元收盘。当日的交易量达3200万股,是平时交易量的1000倍,是公司可交易股票总量的5倍多。
我曾试图在收市前以13元卖出,但因为收市前交易量暴增,我的卖出指令"排在长队末尾",未能在开市时执行,所以被取消。对于明日的未知,造成心里七上八下了一整夜。但第二天开盘价却让人震惊,当然也喜出望外:开盘价20元,较前日的收市价高开50%,短暂小幅回落后又被迅速推高,盘中竟然冲破44.5元,最后报收39元。交易量再创历史新高达3300万股。
第三天再跳幅高开,开盘46元,冲高50元未遂,开始回落。鉴于中国“事不过三”的“祖训”,我在45元时清了盘,创造了我炒股历史最好记录,3天净赚39000元,赢利率为7.5倍。这之后股价开始回落,交易量开始萎缩,尽管此后股市开始更加疯狂的牛奔,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股价再也没有突破过15元,而当2000年后网络泡沫破灭,它重回它的垃圾股价位(2元多),时至今日(13年后)也没有一点起色。
日期:2013-09-13 19:53:04
在股市牛奔时,还有一种股票可以搏傻,就是“新股”(IPO)。通常在股市火爆时,投资银行会伙同私募基金推出市场喜爱的“新股”。这些新股基本上都有一个“未来创造奇迹”(Next Big Thing)的概念,而且越离奇越受欢迎。当时“光纤技术和设备”,“移动网络”,“网络管理和安全”等等和网络速度和发展有关的概念公司,都会受到热捧。在那段时间,最疯狂的应是梧桐网络公司(Sycamore Networks Inc)的上市。这公司的概念是“直接调节网络访问流量,从而实现最有效的网络管理”。虽然当时营业额不到1000万,但按其一再加码的上市价格45元(从16到45),公司的市值为140亿元。
1999年10月上市的当天,开盘价竟然为270元,是定价的6倍。虽然开市后,股价渐进下行,当日收盘于185元。但在新股沉寂了一天之后,开始上行,仅4个月之后,股价达620元,公司的市值破450亿元,股价是营业总额的4500倍。这是一个当时“新股”开盘价涨幅最大的公司,而其他的类似概念公司多有类似是股价运动轨迹。所以,只要“概念新颖,离奇”,只要上市交易前有分析师摇唇鼓舌,还有“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投行撑腰(他们主持新股发行),无论开市是什么价格,闭着眼睛下订单,几小时后,或几天之后,最多几周之后,一定可以翻番的利润出售。而当这样的交易成为暴利的定式,搏傻盈利也就成为“定式”,原因就是因为大家有“共识”。
相对于其他公司上市一两年后就破产,梧桐网络公司也还在市场上挣扎了10多年,2013年初自动宣布解散公司,因为在继续经营,继续亏损的境况下,解散公司,把现金分给股东应是最优的选择。当梧桐网络公司解散时,其资产总额仅6000万元。公司上市后曾经拥有过近100亿元的现金,都在经营中糟蹋了,因此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当梧桐网络公司的陨落和公司的管理层迂腐,愚蠢的关系极大。也有人说梧桐网络公司董事长格鲁加。德什潘德(Gururaj Deshpande)本就是个“企业的丧门星”,因为他在2009年投资上市的另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公司,“A123系统”,不到3年就申请破产保护了。显然,作为大概率事件,对绝大多数新上市的公司,只能搏傻,而绝非投资对象。
交易中的博傻基本上和常识无关,没有逻辑,没有理智,参与者们竞赛的是疯狂。而这种昙花一现的搏傻,所以格外疯狂,也和“大户们”相互博弈,及股市容许“做空“有关(有人在初始暴涨做空,但由于股价暴涨而被迫平空仓)。但从根本来讲,是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直接相关,和人性的贪婪相关。所以我们才有不断重复的股市“奇迹”和泡沫。因此,参与这样的搏傻无需过分理性,凭直觉,看交易量和股价,加上早进场且坚守小赚胜出亏千倍的原则,不忘套现,通常可以有大概率的胜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