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最具有争议的皇帝——汉和帝刘肇》
第8节

作者: 阳光明媚BO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耿秉立刻跪下请求道:“北部的敌虏分裂相争,此乃我国幸事,这个时机千载难得,只要我们以夷攻夷,用南匈奴打北匈奴,就会对我国有利。希望太后不要丧失良机,答应南匈奴的请求。”
  窦太后说:“既然这样,那就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南匈奴单于希望耿将军北伐匈奴,不知耿将军意下如何?”
  耿秉说道:“太后。自光武以来,臣耿家世受皇恩,臣也是受明帝和先帝的恩情,此恩没齿难忘。太后要臣打匈奴,臣便北伐匈奴,为国家出力。”

  太后大喜,立刻说道:“好好,耿将军,你忠君爱国之心天地可鉴,不过你暂且回去,等待消息去吧。”
  不久窦太后下诏交给群臣商议讨伐北匈奴一事。
  朝臣也立刻出现两派意见。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时尚书宋意上书说道:“匈奴人轻视礼仪,没有君臣上下之分。强悍者则称雄,弱小者便屈服。”(匈奴反复无常。)
  “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讨伐他们的次数已很频繁了,但所得的收获,不能补偿国家的损失。”(讨伐得不偿失。)
  “光武皇帝亲身经历过战乱,显示天地间无与伦比的英明,乘匈奴人前来归降的机会,对他们采取了笼络豢养的政策。于是边疆人民获得生机,减除了劳役,至今已经四十余年了。”

  “现在鲜卑顺服汉朝,斩杀及俘虏北匈奴数万人,汉朝坐观成败,安享巨大成果,而百姓并不感到辛劳。汉朝建立以来的功业,这是最伟大的一项。所以如此,是因为异族相互攻伐,而汉军却全无损失。”(不打毫无损失。)
  “据我观察,鲜卑攻击北匈奴,是由于抢掠对他们有利;而将战功献给汉朝,实际上是贪图得到重赏。”(鲜卑以此牟利)
  “如今若是允许南匈奴回到北匈奴王庭建都,那就不得不限制鲜卑的行动。鲜卑外不能实现抢掠的愿望,内不能因功而得到赏赐,以其豺狼般的贪婪,必将成为边疆的祸患。”(鲜卑为患)
  “现在北匈奴已经向西逃遁,请求与汉朝通好,应当乘他们归顺的机会,使之成为外藩。巍巍的功业,莫过于此。如果征调军队,消耗国家经费,以听从南匈奴的意愿,那就是平白丢掉了最佳策略,放弃安全,走向危亡。对南匈奴的请求,实在不可应许。”(总结)总之,宋意认为,讨伐匈奴,不仅得不偿失,还有可能使得鲜卑做大。只有和平共处,才能防止北部重新出现大患。
  宋意的担心不无道理,后来北匈奴被赶走,鲜卑人很快就占据北匈奴故地,汉朝毫无办法,正如宋意所说。

  但是窦太后已经下定决心,尽管不准南匈奴回到故都,统一南北匈奴,但是北伐计划已经确定。令人震惊的是,杀害刘畅的主谋窦宪竟然将作为汉军主将北伐匈奴。
  杀人犯不受到法律惩罚,反而将作为汉军主将北伐匈奴,真是世间奇谈。
  日期:2014-04-16 13:03:55
  【强大的窦宪】
  冬季,十月乙亥(十七日),皇帝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佩金印紫绶,比照司空规格配备属员。任命执金吾耿秉为副统帅,征调北军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兵和黎阳营、雍营、边疆十二郡的骑兵,以及羌人、胡人部队,出塞作战讨伐北匈奴。
  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样传来,朝臣们都大吃一惊,很快,三公及九卿立刻到朝堂上书劝阻。
  他们的奏章大多雷同:“匈奴并未侵犯边塞,而我们却要无缘无故地劳师远行,消耗国家资财,求取万里以外的功勋,这不是为国家着想的策略。”

  连着几封奏疏都被扣下来。
  一连在好几封奏疏署名的太尉宋由本来就是窦氏一党,在这些奏疏石沉大海之后,他深感窦太后已经听不进去不同意见,如果再次上疏,很有可能会成为窦家人的猎物。
  一想到这,惧怕窦家势力的宋由怂了,他不敢再在奏章上署名,而九卿也逐渐自动停止劝谏,变成了“哑巴”。
  唯独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坚定不移的上疏劝谏,毫不退让,甚至脱去官帽在朝堂力争,先后上书约达十次。
  宁可丢官,不可丢掉国家前途。

  不过窦太后仍然置之不理。
  众人都知道窦家的权势,有的人为袁安和任隗的举措非常赞赏,也知道他们忠君爱国,但是还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有的人劝道:“既然窦太后已经下定决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是不要争了吧。”
  但是袁、任二人却神情镇定,举止如常,一定要争取和平。
  朝堂里不只有袁、任二人坚持。
  侍御史鲁恭也上书说道:“我国新近有大忧,陛下正在守丧,百姓失去了先帝的庇护,夏、秋、冬三季听不到圣上出巡时禁卫军警戒喝道的声音,人们无不因思念而惶惶不安,如同有求而不能得。”(皇帝驾崩不久)
  “如今却在盛春之月征发兵役,为了远征匈奴而搅扰全国,这实在不符合恩待自己国家、改年号而变更朝代、由内及外地处理政务的原则。”(出兵不符时机)
  “万民百姓,乃是上天所生。上天爱所生,犹如父母爱子女。天下万物中,只要有一物不能安适,那么天象就会为此发生错乱,何况对于人呢?因此,爱民的,上天必有回报。戎狄异族,如同四方的异气,与鸟兽没有分别,如果让他们混居在中原内地,就会扰乱天象,玷污良善之人。所以,圣明君王的作法,只是对他们采取不断笼络和约束的政策而已。”
  “如今北匈奴已被鲜卑打败,远远地躲藏到史侯河以西,距离汉朝边塞数千里,而我们打算乘他们空虚之机,利用他们的疲弱,这不是仁义的举动。”(出兵不义)
  “现在刚刚开始征发,而物资已不能满足大司农的调度,上官下官互相逼迫,人民的困苦也已到了极点。群臣和百姓都说此事不可行,而陛下为什么只为窦宪一人打算,因而毁弃万人的性命,不体恤他们忧患的呼声呢!上观天心,下察民意,便足以明白事情的得失了。我担心中国将不再是真正的中国,岂只匈奴不把中国当中国看待而已!”
  尚书令韩棱、骑都尉朱晖、京兆人议郎乐恢,也都上书劝谏。
  面对一封又一封的奏疏,太后一律不听。
  原来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都没有什么阻力,我的兄弟出征匈奴,你们这帮朝臣叽叽喳喳的干什么?

  袁安的奏疏被太后忽视,他这才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年,在那次归还北匈奴俘虏的争论中,第五伦、郑弘和袁安桓虞等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我们姑且把袁安、桓虞等人划为鸽派,把第五伦、郑弘等人划为鹰派。
  在那场争论中,两派人马在朝堂上相互争论,争论不成就立刻脱帽子、交印绶,一副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样子。
  而最后,刘炟同意了袁安的意见,这次争论到此为止。

  但是随着第五伦的去世和郑弘病死,鹰派顿时锐气,这也就是为什么章帝时期,汉朝没有进行大规模进攻匈奴战争的原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