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残暴》
第52节

作者: 从前有头老象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06 10:38:00

  83.
  后来,陆宽认识了一个批发制冷配件的林老板。其实严格来说,这老林算不上是够规格的客户,他只是在扩建自己库房时,买过些陆宽的建材。也正因彼此间不是长期的买卖关系,他们间反倒多了些平等,而不是相互总在算计对方。陆宽有时转到老林的货场附近,便会过去坐坐,喝喝茶聊会天。
  这老林的生意,说穿了就是倒买倒卖,靠大宗走货来留点“水电费”(些微小利)。用他的话讲,就是一只蹲在地头的癞蛤蟆,蚊子过来吃蚊子,苍蝇过来吃苍蝇。而在同一条批发街上,做这种买卖的肯定不只他一个,大家门头摆的都是同样的配件,顾客过来后挨家问上一圈,最低价就出来了,结果几个同行间免不了就要打打价格战,直到最后将底价近乎做穿,大家都无利可图。这自然也就成了老林常年的烦恼,有时见到陆宽,都不免会哀叹说,别看走量是一年比一年多,可利润却一年比一年少啊。

  陆宽便问老林:“不能做些品牌不同的产品吗?来点信息不对称,不就可以保住适当的利润空间了?”
  老林说:“谁也都这么想啊,可问题是,你只要有种能销得好点的产品,别人马上也就能进到同样的货。在这种小配件市场上,没几个供货商会在一个地方只选一家总经销,来保护经销商利益。他倒希望你们相互间都卖一样东西,打破脑袋才好呢,只要最终用户欢迎,价格做穿了关他上游什么事。”
  陆宽问:“供货商就不怕这样下去,把一种产品的市场做死吗?”
  老林说:“那也没什么要紧,现在技术进步这么快,他马上又会推出新的换代产品来了,你下游照样还是得跟着他瞎忙。”
  陆宽若有所思,不由感慨这做老板的也不容易。
  而老林却又一摆手道:“这还不算什么,毕竟牌子不同的产品,你只要倒腾得勤点,好歹还能有利可图。像有些原材料,那才叫坑人呢,比如铜管,你不做不行,搞制冷的不经营铜管,像话吗?但你只要做,就全是一模一样的货色,都是从国外的同一个市场上来的,每天的行情价全世界都一个样,那你就等着倒霉吧。你几天前订上两吨货,还没到手呢,国际行情已经下跌了,你说还怎么卖?”

  陆宽不由笑道:“那一定还有你订完以后,行情上涨的时候啊,你不就大赚了吗?”
  老林道:“那时候同行之间又该打价格战了。”
  陆宽只好也跟着老林摇头。
  不过陆宽没把这事就当成闲话聊过拉倒,转身他找到一个在证券公司做客户经理的同学,了解了一下有关国际金属市场的行情特征,回家又到网上琢磨了几天,然后再次来到老林这里。陆宽问老林:“你都怎么了解行情?”
  老林说:“打个电话就知道了,而且都不用你去了解,来进货的客户就能主动告诉你。”
  陆宽点头沉吟道:“你得到网上去分析这行情的特点啊。”
  老林道:“当然该上网研究,这行里赚大钱的就是那些不干活光动脑子的炒家,可咱不是小虾米吗?而且上网得每天后半夜趴在电脑上盯行情,我一来没那精力,二来也看不懂啊。这条街上倒有些人成天在家画图,可有什么用?你再怎么画图,知道的也只是昨天以前的事,有本事你把今天以后的事给我弄清楚!”
  陆宽道:“这行情的变化吧,我也问了些人,应该还是有些规律的。另外关键的是,你光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行,每天只了解个夜里的价,再决定当天怎么卖,那就太被动了。”
  老林看看他,说:“道理是对啊,那你能帮我来做做分析吗?先比划两天试试?”
日期:2012-02-13 16:21:16

  84.
  陆宽就给他比划了起来。白天照旧给老吴跑业务,晚上则前半夜研究经济形势,后半夜分析铜市行情。然后就抽空跑到老林这来胡出主意。

  头几天里,刚好赶上一波国际铜价上涨。陆宽就问老林:“这要搁往常,你会怎么做?”
  老林说:“肯定我是能赚,那就把前些天低价进的货多加点价出去。不过别的同行肯定也能赚,大家一打起架来,结果就往往是虽说能赚点,但也有限。”
  陆宽接着问:“然后呢?你还进不进货了?”
  老林道:“这就是最让我头疼的地方。它价格刚上去,我要一进货,它又掉下来了怎么办?”
  陆宽道:“可你若不进货,就会断货,客户就会离你而去;进货又不太敢。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头两天在行情好的时候,把货卖便宜了!”

  老林一拍大腿。
  陆宽拿过一张纸,在上面边书写边说:“打个比方,你订货的时候,铜管每公斤58元,现在行情到了62元,你该怎么卖?考虑到成本和竞争,你大概在59和63元之间都可以卖。然后呢?你会以62元的价来进货吗?如果你进了,几天后价格又跌到了59元,你该怎么办?”
  老林痛心的说:“那往往只能在忍上几天之后,实在受不了了,就认赔清仓。”
  陆宽道:“你看,行情62的时候,你成本58,可能只卖59或60,赚一两块;行情59的时候,你成本62,却只能卖59,赔三块。”
  老林道:“仔细想想,就是这么回事。成天这么瞎折腾,赔本赚吆喝。”

  陆宽道:“赚起来,一点小利就满足;赔起来,一大块亏损也得认,这就是大多数生意人的命运。你必须超越了这里边的心理障碍,才有可能赚大钱。具体说就是,行情好的时候,沉住气,慢慢走货,别打价格战;行情不好的时候,及时清仓,然后抓紧补货,快进快出。”
  老林看看他说:“听着好像有点意思,不过像你这么想的人以前也有,但其中的风险往往很难控制,一次失手就损失很大。所以长期下来,多数人的选择就还是省点脑子,靠走量来赚水电费。这次既然你动了脑子,那我就听你一回,把出货价标高点,先不把货走光,等两天看看再说。”
  结果,后来的几天里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不动。同行中有的不敢进货,只是观望;有的仍只是大进大出,便好赚了一笔。老林呢,因为货走少了,却等于没拣到这次的红包。
  但老林并不埋怨陆宽,反倒说:“像这样的情况,以前我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谈不到损失。你再继续分析。”
  陆宽更来了劲,越发废寝忘食的分析走势,将股票行情中的各类道理都用上了。几天后他又对老林说,昨晚行情出现了一次向上突破失败的表现,我看在这种高位已经盘整了几天,一时又上不去,恐怕很快就该跳水了。你目前最好尽快把货清掉,等几天再说。
  老林就继续听他的,把手中的货卖光后便没再进货。正是销售旺季,同行在一旁热火朝天的走货,他这边居然掂着小茶壶乘起了风凉。别人看他简直就是有毛病,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是百爪直挠。
  这天凌晨,陆宽的电话将老林从睡梦中惊醒过来。只听陆宽轻声耳语道:“林总,刚才收盘价跌到每公斤55了。依我来看,过几天会有恢复性反弹,你最好抓紧进货。”
  老林在床上长叹一声,沉声道:“全部吃进。”
  此后几天里,同行们全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手中套着的货出也不是,不出也不是。老林这边的新货虽然还没到,但却已收了老客户的大量订单,基本已将途中的货物全部出光。拿到预付款后,他又源源不断的订上了新货,接着再收新订单。如此周而复始,整个市场几乎成了他一家的天下。其他同行醒过劲来之后,赶紧也将库存忍痛出掉,希望能照他的样子办理,但此一时彼一时,几天后的市场又重新恢复到不高不低的样子了。同行们等于白赔了一批货,却没踏到这次的行情。

  此时的陆宽也已熬得只剩强撑着眼珠子,皮肤黑黄枯焦,像个烟鬼。
  林老板送了他个不大不小的红包,并告他说,来我这干吧,起码白天可以让你睡个觉,否则还不给你困死啊。
  陆宽就在老吴那边辞了职。其实只是跟刘经理说了声,就算是走完了手续。看来这公司对业务员从来都这么不珍惜。而来老林这边虽然还是打工,但这个老板身上好像还多点人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