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真相全解---你所没读懂的刘邦》
第13节

作者: color_wolf
收藏本书TXT下载
  汉代戍边还只是三天,可是你可以不去,只要一天出一百个钱,三天三百钱,交给政府,便可免戍。有一百个人不去,应该是三百天的免戍费,由政府把来另雇一人肯去的,一去便要他服三百天的戍役,他也得了这一笔钱,不仅足够在边用度,并且还可留一点安家。这是一种变通办法。
  为什么笔者要提这个事情呢?主要是要指出秦政府惹出陈胜吴广起义固然是由于其频繁的徭役,但权力的傲慢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要说戍边三日在经济上不划算,就是去修筑各种大公基项目在笔者看来也是一件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以修阿房宫为例,一个人从关东千里迢迢被征过来,平均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半年,那地里的农活怎么办?而且来往的路费、服役期间的吃穿住宿全部要自理【注9】。施工人员80%以上的时间都浪费在走路上,真正有效的经济活动可能不到20%(个人臆测),这是对社会资源的公然浪费和毁坏。

  关东的普通百姓一旦被征发徭役基本就完了,一年的收入全没了,而政府也不可能提供补贴,如果没有几年积蓄那就只能是死了。反之,关中百姓离家近,压力会小些,这也能解释为啥起义的烽火遍及关东,而关中反倒相对安宁。
  倘若秦政府讲究点经济规律,向关东百姓征收阿房宫税,然后在关中雇人修阿房宫,既可以保障关东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阿房宫等大公基项目的建设其实也不会受影响,其经济、社会效益肯定比千里迢迢拉人过来干活要高的多。而关东百姓两害取其轻也会比较乐意交这个税。
  如此低效的运作方式,秦政府会反思吗?笔者相信不会的。从官员的利益算计来看,以前一直这么做,都挺好的,为啥要改?不改的话,这种低效方式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关官员屁事。改的话官员的运作方式就会变化,他们要学习新政策,掌握新步骤,这相当于损害了官员的利益。而主导政策的是官员而非百姓。权力因而傲慢。
  从这方面看,秦政府恐怕不是一个高效严密的技术型政府,而是一个野蛮低效的暴力型政府,秦朝时期中国宏伟惊人的工程都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用生命强行堆砌的杰作,骊山工地旁边累累的白骨在诉说这一切,宏伟的工程是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明证,证明不了秦政府的廉洁高效。
  你不让老百姓活了,老百姓就和你拼了。在陈胜吴广的首义下,各地逃亡的人们也纷纷采取行动,不断爆发起义,攻占县城。比较有名的有刘邦起沛县,项梁起吴中,陈婴起东阳(今江苏盱眙东南),吴芮、黥布起番县(今江西省鄱阳县),秦嘉等起郯(tán,今山东郯城县),田儋三兄弟起狄(今山东省高青县南),老成圆滑的彭越则躲在巨野泽里观望。

  日期:2012-10-08 23:02:40
  2.2.3刘邦也拉起队伍
  二世元年九月,此时的刘邦已经带着队伍在芒砀山落草一年多了,一天,樊哙从沛县匆匆赶回,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两个月前,有个叫陈胜的人造反了,顺利的攻占了很多县,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起义的烽火。沛县县令不是沛县人,在沛县的根基不稳,害怕沛县也会发生反秦暴动并杀死他。在巨大的压力下,县令接受了萧何、曹参等人的意见,准备化被动为主动,起兵反秦。计划以刘邦的队伍作为宪兵队和军事骨干,去挟制和统领沛县子弟组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起义军。【注10】

  得到消息后,刘邦立刻开展了行动,带着这支约数百人的队伍向沛县进发。到了沛县却发现情况有变,沛县关上城门,摆出一副准备抵抗刘邦的姿态。刘邦正在疑惑之际,萧何、曹参二人跳城墙逃了出来【注11】。原来沛县县令又反悔了,中止了起义行动,准备杀掉萧何、曹参,抵抗刘邦。
  摸清楚情况的刘邦写了封劝告书,用箭射入城中。劝告书的大体内容是:“天下人受到苛刻的秦法压迫很久了,现在各地诸侯并起,沛县的父老乡亲却在沛县令的逼迫下进行守城顽抗,顽抗将会招致屠城。沛县的父老乡亲应该行动起来,共同诛杀掉沛县令,选举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当领导人,响应诸侯的号召,这样家室才能得以保全。如若不然,诸侯军队屠城,我也救不了你们了。”这份劝告书在内容上写得还是很到位的,于是沛县人动手杀死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注12】

  秦政府故意采用非本地人做县令,以避免县令与当地民间势力进行勾结,进而形成割据,破坏中央集权。非本地人县令由于根基浅薄,不得不仰赖中央的权威。当天下大乱,中央的权威不足恃的时候,县令就无法立足,被杀也是情理之中。
  刘邦进城后,沛县人就打算由刘邦担任沛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如果我们领导人选择不当,就会一败涂地,我不敢爱惜自己的性命,只是害怕自己能力太浅薄了,不能保全父老乡亲们。这是大事,大家还是推举更适合担任的吧?”萧何、曹参等人都是文吏,爱惜自己的生命,害怕一旦失败会被秦政府灭族,都推让给刘邦。最后在大家的要求下,刘邦再三推不掉,只好接受了【注13】。

  就刘邦所说的这段话,入情入理,情真意切,毕竟此时当领导收益不大,风险却很高。人们现在讨论很激烈的一个问题是刘邦在白道的地位不如萧何、曹参,在黑道的地位不如王陵、雍齿,为何却被推选为领导?
  刘邦为什么当领导?凭什么当领导?笔者认为,第一点刘邦原本就是领导,起义的核心队伍原本就是追随他的;第二点他在黑白两道都有一定的影响力,算是政治妥协的一个产物吧;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刘邦有颗勇于任事的决心,这点是萧何曹参这种滑头达不到的。做领导可以没有智慧,可以没有品德,但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有勇于任事的决心,因为领导就是一支队伍的灵魂,其他人可以犹豫彷徨,但是领导人一定要自信坚定,这样军心才能稳定,队伍才能前行,将士们才能将未来寄托给你。

  刘邦就这样拉起一支队伍,收编沛县子弟兵,大概有两、三千人的规模,因为以赤帝子自居,部队采用赤色(红色)的旗号。【注14】刘邦的父亲和二哥不愿意参与谋反,依然呆在沛县过他们的生活。
  日期:2012-10-08 23:04:49
  2.2.4项梁叔侄起江东
  在地方政府的包庇下,项梁叔侄在会稽郡已经活动多年了。
  陈胜吴广起义接连取得胜利的消息惊动了天下人。心动的会稽郡守殷通向项梁表达了他的意思:“江西(指长江以西,会稽郡在今天苏南浙北一带)到处都在造反,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的时候。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就会被人控制。我想要起兵,由你和桓楚担任将军。”

  项梁就告诉殷通:“桓楚现在正在逃亡躲避(可能和刘邦的逃亡性质相近),你们谁都找不到他,只有我的侄儿项籍知道他藏身之处。”然后项梁出去和项羽吩咐了一下,让项羽带剑在外边等,然后又进去和殷通说:“请您召见我的侄儿项籍,命令他去把桓楚招来。”殷通说:“好呀。”
  项羽就进去,过了一会,项梁向项羽用眼神示意:“行动。”项羽拔剑一把砍下殷通的脑袋,抢夺了他的印信,殷通的手下没想到项梁会这样干,一下乱套了,本能的冲过来要捕杀他们,项羽大展神威,连杀几十人把这些人全镇住了,再加上殷通已死,手下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就向项梁叔侄投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