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10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俗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王仙芝这边没了黄巢的干扰,杨复光那边却出了纰漏。尚君长从随州前往杨复光驻扎的邓州,被“剿总”宋威派人半道拦截。
  按理说,成功招抚王仙芝,对朝廷有百利而无一害,宋威为何要从中作梗?原因很简单,在宋威看来,凡是功劳不归自己的招抚,都是闲扯淡!
  宋威截了尚君长,并向朝廷谎称是在颍州作战时俘获的。杨复光火了,这不是捣乱吗,于是一道奏疏也告上去了。
  远在长安的朝廷抓了瞎,“剿总”说是俘获的,“副剿总”说是来谈判的,到底听谁的?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朝廷派出一名御史前去调查。宋威心虚了,在御史到达之前,就把尚君长等人给剁了,这下更是查无可查,成了一笔糊涂账。
  朝廷搞不清楚状况,这次招抚就没有搞成,一切又回到从前:王仙芝继续晃荡,官军继续围剿。

  乾符五年(878年)正月,炮竹声声辞旧岁,王仙芝晃到了荆南节度使驻地——江陵府(今湖北荆州),时任荆南节度使的是“脑残二人组”之一的杨知温。
  “脑残二人组”说的是杨知温、杨知至兄弟俩。杨知至的“脑残事迹”发生在乾符二年(875年)七月。当时,中原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从东到西、遮天蔽日、赤地千里、直逼长安。时任京兆尹(相当于长安市市长)的杨知至是这样汇报的:“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
  ——蝗虫集体自尽,莫非是遥望帝都高房价,对生活深感绝望?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杨知至摆出一副极其欠抽的样子。更喜剧的是,李儇信了,满朝文武也信了,廷臣弹冠相庆、山呼万岁。
  杨知至是个二货,杨知温的“脑残”水准也不低。得知王仙芝兵临城下,外城已陷,杨知温赶紧提笔蘸墨——写诗。
  杨知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了一整天,直到日落时分,前面顶不住了,有将领跑来请他前去督战,老杨这才揣上几张纸出去。来到阵前,面对一群灰头土脸的将士,杨知温掏出自己的大作,让大家评点评点,可比得过李杜否。
  诸将领恨不得把杨知温一脚踹出城去,但“脑残”未必就是“白痴”,杨知温还是知道死活的。眼看江陵朝不保夕,杨知温赶紧向邻近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求援。李福率部增援,正巧在襄阳碰到了五百沙陀骑兵,便带着一起来救“杨脑残”。王仙芝没怎么跟凶悍的沙陀骑兵对过招,很快便败下阵来,焚掠而去。
  江陵惨败后,王仙芝北上河南,境遇却每况愈下。起义军攻打申州(今河南信阳),被“副剿总”曾元裕揍得七荤八素,遭遇了最大的一场惨败。王仙芝损失上万人,还有一万多人向官军投降,元气大伤。
  “申州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欣喜若狂的李儇终于打定主意,拿掉宋威这个“草包”,由曾元裕担任“剿总”,张自勉为“副剿总”。
  曾元裕新官上任,决心大干一票,死死咬在王仙芝的屁股后面,一路狂追。乾符五年(878年)二月,曾元裕的追兵在黄梅与王仙芝遭遇,一场恶战之后,疲惫不堪的起义军几乎被全歼,王仙芝也在混战中阵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随着王仙芝部的灰飞烟灭,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正式进入了惊天动地的“黄巢时代”。
  日期:2013-08-19 19:14:44
  ※ 南下,南下
  王仙芝死了,尚让率残部投奔了黄巢。得知昔日战友的噩耗,黄巢的内心深处真可谓是五味杂陈。
  物伤其类,黄巢未必没有一丝悲切。对于曾经的私盐贩子而言,造反无异于一场豪赌。王仙芝的身家性命都赔进去了,终究一无所获,自己是不是下一个输得精光的赌徒,黄巢的心里实在没底。
  话说回来,王仙芝死得这么惨,黄巢多少还是有些预感的。老王这个人,打仗不咋地,全靠人多势众;谋略不咋地,走到哪儿黑,就到哪儿歇;胆略不咋地,贪便宜还吃独食。这样的人能成大事,那才是苍天无眼。
  对于黄巢而言,王仙芝的死,完全可以丧事喜办、坏事变好事。王仙芝起义军的三大首领,就剩下一个尚让。此人跟黄巢关系不错,又是败军之将,黄巢自然而然地成了两支起义军的新领袖。在未来的造反征程中,黄巢再也不用顾及王仙芝的名望了。

  刚刚起事时,王仙芝自封为“天补平均大将军”,而跟着“起哄”的黄巢,啥名号都没有。如今“大将军”见了阎王,黄巢主动增补,自封为“冲天大将军”,牛皮吹得更大!
  除了名号相似以外,起义军的新领袖,实际上走的还是王仙芝的老路——念念不忘东都洛阳。
  尚让带出来的残兵败将虽然不多,但一路向北搜罗“饭憋慌”的壮丁,兵力扩充至上万人,这让正在攻打亳州的黄巢实力大增,在中原东部地区搅得天翻地覆。
  东都洛阳再次告急,朝廷玩起了旧把戏——招安。
  前面说过,当初招安王仙芝,黄巢不干,不是因为“革命彻底”,而是因为没自己的分。换句话说,招安黄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事态的发展仿佛背离了这个结论。面对朝廷抛出的橄榄枝,黄巢看都没看一眼,索性劈了烧火。
  《潜伏》里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由此看来,生意没做成,不代表黄巢不想做,关键还是看价格。
  朝廷给黄巢开出的价码是右卫将军,正三品,当年王仙芝的“监察御史”是几品呢?八品!——如果王仙芝泉下有知,应该会痛悔自己死得太早。
  如此优厚的条件,黄巢为什么不同意呢?只讲两点,大家就会明白了。

  第一,王仙芝的“监察御史”是虚衔,实职是蕲州刺史,响当当的地方实权派,一手抓笔杆子(行政),一手抓枪杆子(军事)。黄巢这个“右卫将军”品级挺高,其实啥权力没有,枪杆子都握不住。
  第二,三品官服不能白穿,附加条件是起义军就地遣散。
  ——这哪儿是招安,简直是挑战黄巢的智商!
  日期:2013-08-20 21:51:46

  黄巢没时间理会朝廷的一厢情愿,开始从东面逼近洛阳。由于王仙芝已经来逛过一趟了,官军在洛阳周边的防守比较严密,黄巢认为直接进攻的代价过大,决定采取“迂回战术”。
  怎么一个“迂回”法呢?——打宋州、汴州(今河南开封),进抵阳翟(今河南禹州),绕到洛阳南面伺机出击。
  事实证明,朝廷招安黄巢是一厢情愿,黄巢想攻占洛阳也是一厢情愿。起义军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在洛阳附近完成集结、戒备森严的官军,而是赤地千里的饥饿。——饱经灾荒、战乱的中原地区,已经无力解决数万“游民”的生计问题了。
  本着“哪里有饭哪里钻”的“流窜”原则,黄巢决定率部前往江南地区。除了能解决肚子问题以外,江南还有一个好处——官军少之又少、战斗力相当不济,连裘甫都打不赢的队伍,完全可以忽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