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王铎是坚定主和的,但有些话不能挑得太明。要是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的堂弟还在人家手里,和也得和,不和也得和,主战的几位爷一脚能把他踹街上去。
王铎当然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核心思想是“以官职换和平”,具体来说是两点:
——对朝廷而言,官职不值钱(要封多少有多少),但和平很值钱(打仗很花钱)。
——将王仙芝纳入“体制内”,至少不会到处乱窜,收拾起来易如反掌。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再说朝廷也不富裕,少打一仗是一仗。因此,王铎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廷臣的支持,李儇也表示完全赞同。
吵嚷了几天,朝廷的敕令终于来了: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衙、监察御史(都是虚衔),实授蕲州刺史。
种种迹象表明,王仙芝对这个职位是相当满意的,招抚似乎也有了比较圆满的结果。但是,无论是朝廷还是王仙芝,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黄巢,往哪里摆?
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最先挑起旗帜的是王仙芝,黄巢率部响应,虽然队伍相对独立,但名义上还是打王仙芝的旗号。各级官府直至中央,未必清楚黄巢是何许人也,谁让他一直闷声不响、知名度太低呢?
朝廷忽略黄巢的存在,倒还情有可原,但王仙芝只顾自己封官,未免太不仗义了,这让黄巢等人如鲠在喉。
在这种背景之下,“委任状”抵达蕲州之时,起义军内部也掀起了“两条路线”的斗争。
有一种观点认为,起义军内部的“两条路线”,指的是王仙芝的“投降路线”和黄巢的“革命路线”。
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王仙芝同意王镣的建议,进入蕲州等待“有条件投降”时,黄巢也是跟着进了城的!——如果黄巢反对招安,他还跟着王仙芝干什么?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黄巢反对的不是招安,而是“委任状”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起义军的“两条路线”,实际上是王仙芝的“独食路线”和黄巢等人的“均沾路线”。
王仙芝接到“委任状”,乐得屁颠屁颠,准备大摆筵席、走马上任,黄巢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大家出生入死,让你一人做官,凭什么?
当然,大庭广众之下,吐槽也要讲点艺术。黄巢是这样说的:“当初咱们共同立下誓言,横扫天下,如今你自己做了官,扔下这五千人怎么办?”
听黄巢这么一说,下面的将领也跟着起哄,纷纷数落王仙芝不地道。大家越说越气,最后还动起手来(据说也是黄巢挑头),将王仙芝一顿海扁。
众怒难犯,王仙芝突然改了口,当众表态“反到底”。黄巢等人紧追不放:少空口白牙,得有行动!
在“均沾路线”的“威逼”下,王仙芝的“独食路线”宣布破产。为了避免再次挨揍,王仙芝当众撕毁“委任状”,又带着起义军在蕲州城内烧杀抢掠,向朝廷表明“决裂”之心。
招抚不成功,王仙芝、黄巢两人之间也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王仙芝对黄巢的“搅局”怀恨在心,黄巢也对王仙芝的“人品”严重怀疑。
与其貌合神离,不如分道扬镳。毕竟是背靠背打天下的烂兄烂弟,两人还是好说好散。王仙芝的三千人留在湖北一带,黄巢的两千人北上山东,自谋发展。
日期:2013-08-18 19:27:24
※ 大浪淘沙
王仙芝、黄巢一分为二,起义军的实力被削弱。各自晃荡了几个月,虽然有些战绩,但两方都深感力量不足,难以施展拳脚,又不谋而合地想到了“合兵”。
乾符四年(877年)四月,王仙芝派尚让北上嵖岈山,向河南、山东方向运动。黄巢得知消息,主动率部与之会合,王仙芝随后赶来,起义军经短暂分兵后,重新实现合流。
团结就是力量,这话确实不假。合兵之后的起义军,短短三个月内连下数城,先后击溃平卢、宣武、忠武等各路官军,将“剿总”宋威死死地围困在宋州。
被困在城内的宋威数着日子盼援军,起义军的形势看似一片大好,但不容忽视的是,王仙芝、黄巢两人之间的心理隔阂依然存在。
合兵只是形式,指挥方面依然是各自为政,彼此猜疑有余、默契不足,这就犯了围城的大忌!
左威卫上将军张自勉率七千忠武军驰援宋州,巧妙地利用起义军内部的貌合神离,成功解除了宋州之围。
由于起义军主动撤围,除了解围以外,官军并没有在宋州取得多大的战果。但正是这一次不算太大的胜利,引发了朝廷内部的一次大内讧。
晚唐的宰相由多人担任,而这一次内讧,就发生在一伙宰相之中。大家争议的核心是张自勉同志的工作安排。
王铎、卢携是宋威的后台,他们一致认为张自勉是个人才,有必要纳入宋威的麾下,统一行动,争取更大战果。
对此,向来跟王铎、卢携不对付的郑畋有不同意见。老郑认为,宋威当初自摆乌龙的事情都还没个了结,如今又傻啦吧唧地被困在宋州,这种人还能继续当“剿总”?
其实,郑畋心里还有一个担忧。宋威、张自勉旧怨很深,张自勉“缺心眼儿”,度量大、不设防,否则也不会主动率兵增援,但宋威人品太差,纯粹一个缺德玩意儿,郑畋担心他会对张自勉下毒手。
宰相达不成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宋威、张自勉都不吃亏。但是,郑畋一心要撸掉宋威,换上亲信崔安潜(时任忠武节度使,张自勉的上司),王铎、卢携则想借此机会扳倒郑畋,省得有人总在旁边唧唧歪歪。郑畋也不是吃素的,频繁上疏弹劾宋威,说他年老多病、欺骗朝廷,前后七次隐瞒王仙芝请降,顺带着也对王铎、卢携一顿炮轰。
王铎、卢携以退休相威胁,郑畋也跟着效仿,双方大有“水火不容”之势,这让年少的唐僖宗李儇相当为难。
——皇帝顽劣成性,朝廷日理万机,三大重臣少得了谁?
李儇采取的办法是“三不政策”——不听、不看、不表态。你们爱怎么吵怎么吵,吵完了、骂够了,该干嘛干嘛去!
朝廷暂时消停了,起义军方面却有新动向。
围困宋州功败垂成,还损失两千多人,王仙芝、黄巢彻底死了心,一致认为俩人继续搅和在一起,啥事儿也别想干成。既然无论如何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干脆散伙!
王仙芝往湖北一带活动,黄巢带着自己的人马在中原地区发展。朝廷得知消息,决定采取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方针,摁下王仙芝再收拾黄巢。
虽然王仙芝比黄巢好对付,但也绝不是软柿子。王仙芝在宋州吃了亏,转战随州,取得一次不小的胜利,活捉刺史崔休征。
到底应该如何对付王仙芝,财政已经捉襟见肘的朝廷逐渐达成了共识——以抚为主、剿抚结合。
乾符四年(877年)十一月,“副剿总”兼都监杨复光修书一封,劝降王仙芝。没有黄巢的搅局,这次招抚比较顺利,王仙芝欣然应允,派尚君长前去跟杨复光谈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