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挖空心思的加税,官府还在“折价”方面竭尽全力地收刮百姓。
官方赋税是以货币计算的,但往往要求农民直接上缴粮食,这中间就存在一个“折价”的问题。
粮食的折价会比市场价低得多。假设粮食的市场比价是1:3,而赋税比价是1:2。那么,农民的一千斤粮食,卖到市场上值3000元,交税就只值2000元,1000元的差价就成了无形中的“附加税”。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又是什么情况呢?假设每户农民应征税赋是6000元,正常折价为3000斤粮食,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6000元可能折价为2000斤粮食。土地的产出不会因通货膨胀而降低,农民实际上多留下了1000斤粮食。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显然是获利的。
但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农民就惨了。6000元的税赋可能折价为5000斤粮食,土地产出也不会因为通货紧缩而增加,农民要比平常年份少吃2000斤粮食。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挨秤砣的是老百姓!
由于当权者常年穷奢极欲、腐败透顶、频繁用兵,又加上天灾助阵,唐懿宗时期通货紧缩极其严重,农民的负担日益加剧,根本就活不下去。
日期:2013-08-17 16:37:19
在“多税种”、“低折价”的双重压榨下,农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不但口粮无法保证,还欠下官府一屁股的债。
官府不顾百姓的死活,百姓便自谋出路。当然,第一选择还不是风险极高的造反运动,而是钻征税制度的空子。
晚唐的征税制度如此丧心病狂,还有什么空子可钻呢?这个还真有!
——按官府规定,税赋只针对土地所有者征收,而且地主的税赋远远低于农民的税赋。
当税赋已经超出土地产出的承受能力时,农民便会自动放弃土地,改为向地主租种土地,成为佃户。由于地主承担的税赋极低,因此租金远低于原先的税赋,农民乐此不疲。
很多农民成了佃户,税收少了一大截,朝廷亏空加剧,又开始琢磨“新政策”。
为了保持税赋稳定,打击“佃户浪潮”,朝廷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首先,增加地主的赋税比例,实际上提高了佃户租金。其次,实行最无耻的“摊派”政策。
“摊派”一般以村为单位。比如某个村子有100户人家,往年正常税赋是60万元,由于今年有50户成了佃户,实际能征收的税额只有30万元。朝廷当然不能吃亏,便将减少的30万摊派到剩余的50户。具体怎么分,官府不管,整个村子交齐60万为止!
官府推行“新政策”,佃户的生活每况愈下、食不果腹,农户更是惨得一塌糊涂。于是乎,农民只剩下一条路:聚啸山林,以抢劫为生。
官逼民反!
※ 两条路线的斗争
当时的山东流传着一句谶语:“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弄清了农民造反的根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大唐王朝已经是积重难返、大厦将倾。王仙芝点燃的这把火,势必会将大唐烧个通透!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那个名落孙山的私盐贩子——立誓要让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终于按捺不住寂寞,募兵数千人响应王仙芝,踏上了履行“承诺”的征程,史称“黄巢起义”。
在两个私盐贩子的率领下(主要还是王仙芝说了算),几千起义军将山东搅成了一锅粥。中原暴乱,朝廷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急调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五节度的兵马围剿,镇压庞勋起义时的“副剿总”宋威担任此次“剿匪总指挥”(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
当年镇压庞勋时,宋威只参加了最后阶段的作战,并没有什么突出战绩。但这一次,宋威可谓“一战成名”——不是大获全胜,而是自摆乌龙。
乾符三年(876年)七月,王仙芝率部攻打沂州(今山东临沂),被守城的官军击溃。宋威得到消息,立即向朝廷发了一封告捷的战报,核心内容是五个字——王仙芝已死!
宋威的捷报让朝廷上下欢欣鼓舞,立即下令参与围剿的诸道兵马各回各家、等着领赏(如果有的话)。仅仅三天之后,另一封来自前线的战报让满朝文武抓了狂:王仙芝没死!
比朝廷更抓狂的是各路兵马,刚接到上级通知说“收工”,一觉醒来又要“复工”了,把我们当猴儿耍呢?经这么一折腾,原本还像模像样“剿贼”的官军,渐渐出现骚动,战斗力锐减。(士皆忿怨思乱。)
官军毕竟人多势众,王仙芝在山东实在打不开局面,便转战河南,一举攻克汝州,活捉刺史王镣,取得了起义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
汝州大捷,鼓舞了起义军的斗志,但更重要的是,对朝廷也不失为一次转机。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别扭呢?先别忙着别扭,汝州大捷的背后,还有两条信息:
第一,汝州是东都洛阳的东南门户,汝州失守,东都便乱了套。
第二,汝州刺史王镣是宰相王铎的堂弟。
两条信息综合在一起,势必导致一个结果:主和派在朝廷占优!
几路兵马剿来剿去剿不出个所以然,让王仙芝稀里糊涂逛到了洛阳周边。朝廷很尴尬,宰相王铎更是如坐针毡。——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要招抚!
朝廷向起义军抛出了橄榄枝,但王仙芝不接招。王仙芝并不是想“反到底”,而是觉得自己手上的筹码太少,谈不出想要的结果。
日期:2013-08-18 12:17:38
朝廷致力于招抚(没钱、剿不过来),一旦筹码充足,王仙芝也希望被招抚。因此,这次招抚失败,不代表以后的招抚也会失败,双方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
王仙芝最初的想法是,一举拿下洛阳之后,再与朝廷谈判。但是,就凭起义军那点家底,啃碎了牙也未必啃得动洛阳的城门。即便勉强攻下来,起义军估计也所剩无几,那就不用谈判了,等着挨收拾吧!
打洛阳要吃亏,王仙芝决定打郑州,但郑州也不是软柿子,起义军还是啃不动。王仙芝不愿意在河南继续纠缠,转而向湖北、安徽发展。到乾符四年(877年)初,王仙芝经过几个月的“打拼”,羽翼渐丰,准备带兵攻打蕲州。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招抚的新转机来了。
蕲州刺史裴渥是宰相王铎的门生,身为俘虏的王镣看准这个机会,主动向王仙芝请缨,由自己修书一封,通过裴渥向朝廷请和。
如今,起义军已是声震中原,不比几个月前的“小打小闹”。王仙芝有了足够的筹码,欣然同意“有条件投降”。
王仙芝点了头,裴渥自然也是求之不得(不用挨揍了),起义军顺利进入蕲州,等待朝廷的回音。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朝廷这次并不那么爽快。时过境迁,东都洛阳的军事威胁业已解除,中原核心区域看似平静了许多,主战派又活跃起来。
接到裴渥的奏报后,朝廷内部“两条路线”的斗争愈加激烈。
主战派认为,王仙芝在中原落败,目前已成强弩之末,根据镇压庞勋的经验,彻底剿平已指日可待。就差一脚就踹死了,怎么还能招抚?这不是养虎为患吗?万一将来死灰复燃,谁负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