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黄巢搞不清楚,后来的史学家对这个事情也是云里雾里。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还是从高骈的“失误”说起。
在黄巢“通关”的过程中,高骈有两次重大失误。
——轻易相信黄巢的请降,遣散会剿的官军。
——按兵不动,坐视黄巢渡江而去。
作为一员老将,曾经威震安南的高骈,为什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根据《资治通鉴》和《旧唐书》的记载,高骈的“逆转”源自一个叫吕用之的人。吕用之是一个江湖道士,全凭“妖术”混饭吃,偏偏让高骈给相中了。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吕用之不断构陷高骈的旧将,并以“妖术”迷惑高骈。
黄巢率军闯入时,吕用之对高骈说了一句话:“如果灭了黄巢,无疑将会功高震主,还有安身日子过吗?”(贼若苟平,则威望震主,功居不赏,公安税驾邪!)听了吕用之的忽悠,高骈决定放黄巢过江。
史书的这个说法是否靠谱呢?
吕用之是真有其人,还是史家杜撰?我觉得应该是有这么一个人的,也确实对高骈施加了一些影响。但是,将高骈的“逆转”完全归因于吕用之,并借此大加批判高骈对“妖术”的迷信,这样的观点还有待商榷。
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将这笔账通通算在吕用之的头上,无形中掩盖了诸多内情。这些内情,才是高骈“逆转”的真正根源。
日期:2013-08-25 20:41:27
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来看一下,高骈为什么选择按兵不动,坐视黄巢北上?
第一,淮南治安极其混乱。
前面说到王仙芝起义的时候分析过,官府在征税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压榨农民。正常的生活难以为继,农民唯一的选择是暴力抗税,大体上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做“钉子户”,跟官府死扛;第二类是揭竿而起,裘甫起义、王仙芝起义就是这么来的。
这两类的占比其实并不高,单打独斗的“钉子户”一般坚持不了几天,吃亏的还是自己。揭竿而起,显然是树大招风,极有可能稀里糊涂送了命。因此,大部分农民选择了“暴力抗税”的第三条道路——落草为寇!
与“钉子户”和造反相比,落草为寇的好处是明显的:
——没有政治目的,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啸聚山林,团伙作案,地方官府没能力清剿;
——有稳固的根据地,可以拖家带口,还能继续培养“盗二代”。
说这么多,实际上是想讲清楚一个问题:黄巢起义是全国性的,而大大小小的盗抢团伙遍布各地,特别是集赋税重地、运输要道(大运河)于一身的淮南地区。
这些盗抢团伙或者与私盐贩子相勾结,或者占山为王,使当地的社会治安陷入一片混乱,直接威胁到朝廷的赋税和粮运。
第二,官军内部矛盾丛生。
高骈作为“剿总”,兵力有七万人,但并非全是“嫡系”,很大一部分是从其他节度使那里拼凑来的。官军的来源有差异、素质有高低,只要聚拢在一起,无风也起三尺浪。在镇压裘甫起义的时候,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就深受其害。
比起郑祗德,高骈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天这支队伍说钱不够花,明天那支队伍又叫嚷着换新军装,高骈不答应,他们就四处剽掠搞“创收”,反正不是自己的地盘。——这些人哪里是来剿贼的?简直就是贼嘛!
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让这些痞子回老家,得经过朝廷批准。朝廷会问你了,黄巢不是还没灭掉吗?凭什么让各路官军撤回去?
就在高骈焦头烂额、无计可施的时候,黄巢的降表来了。果然是“瞌睡遇到枕头”,高骈以此为契机,将这些“瘟神”通通赶回了老家。
将各路官军赶出淮南,并不意味着高骈能彻底放开手脚,淮南本军还有一堆“定时炸弹”!——接受招安的盗匪首领和黄巢旧将。
淮南盗匪太多,可市场就这么大,因此竞争异常激烈,并不是所有盗匪都能发大财。在这种情况下,官府伺机发动政治攻势,招安了不少混不下去的盗匪,这些人或者充入官军,或者担任地方官职,还有不少做上刺史的。除此之外,秦彦、李罕之、毕师铎等黄巢旧将向官军投降之后,也留在高骈的手下任职。
昨天当匪,今天做官,明天是官是匪,尚未可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高骈不得不防。
第三,卢携政治失势,高骈失去了稳妥的靠山。
卢携复任宰相之后,声势大不如前,加上年老体弱、重病在身,话语权被极度削弱,这让高骈剿贼的“激情”锐减。
没有靠山,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刘巨容想割据自雄,缺乏政治倚靠的高骈未必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立场不同,看法当然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朝廷倚重高骈,期望黄巢之患在淮南被彻底剿灭,但高骈对朝廷几无信任和信心可言,他将淮南看作是自己立足的资本。
——剿与不剿,黄巢终将跨马北去。只要淮南一地尚存,随他去吧!
黄巢走了,高骈继续经营着淮南。后来,中原遍地狼烟、长安顷刻易主,高骈都没有拨出一兵一卒。再后来,矛盾重重的淮南内斗频发。光启三年(887年),一代悍将高骈为秦彦、毕师铎所杀,其家眷四十余人一同遇害。
日期:2013-08-26 20:02:33
第四关:中原
主将:天平节度使曹全晸、泰宁节度使齐克让等
理论难度指数:★★★
智商:★★
黄巢渡过长江之后,尽管没有高骈的尾随,前面的路却并不好走,天平节度使、东面副都统曹全晸就是个难缠的对手。
曹全晸一家,在晚唐军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曾经参与镇压庞勋兵变的曹翔,就是曹全晸的次子。
黄巢在荆门败给刘巨容之时,时任江西招讨使的曹全晸也参加了这场伏击战。黄巢溃败后,刘巨容“养患自保”,曹全晸的江西招讨使稀里糊涂被朝廷给撸了,也停下了追击的脚步。
后来,黄巢闯入淮南,曹全晸又被提溜出来,带着长子曹翊上了前线。此番境遇再次证明,刘巨容说朝廷不靠谱,绝非空穴来风!
对于着急北上的起义军而言,曹全晸确实很难缠,但难缠并不代表经打。曹翊追在黄巢屁股后面一路狂撵,几次都被揍得七荤八素,最终殒命沙场。
痛失长子之后,曹全晸的六千人马与黄巢遭遇,高骈又拒绝出兵相救。曹全晸全线溃退,被穷追不舍的黄巢大军斩落马下。
曹全晸父子被轻而易举地消灭,但官军在中原的部署,并不能让黄巢感到乐观。河南诸道的官军屯兵溵水,泰宁节度使齐克让驻扎汝州,拱卫着东都洛阳。
洛阳,是王仙芝心中永远的痛,黄巢也需要权衡再三。
不过,黄巢还没有厘清作战思路,官军那边却出事了。庞勋兵变证明,越是紧急关头,越不能调动徐州兵,但朝廷实在是不长记性。三千徐州兵应征开赴溵水,经过许昌时,以“后勤不给力”为由发动兵变,搅得一塌糊涂。忠武军将领周岌带兵前来镇压,徐州兵不是对手,很快就被斩杀殆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