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17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8-31 20:19:21
  田令孜一手遮天,千方百计地压制朝廷官员,陈敬瑄当然也不甘落后。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川的地位,陈敬瑄派人以“巡视监督”的名义到各地查访,严密监控各地官员。
  陈敬瑄四处布置眼线,资阳镇镇将谢弘让被逮了个正着。谢弘让其实没什么罪,硬要说有罪,那就是让两名“巡视员”相当尴尬。——“巡视员”在各地都能翻出一些蛛丝马迹,伺机敲诈当地官员“破财消灾”,惟独在资阳镇“走空”了,啥违法线索也没有。这不是耍人吗?

  谢弘让想宴请两名“巡视员”,俩人正憋着一肚子火,因此拒绝出席。谢弘让心虚了,不知道“巡视员”回去之后,会怎么下自己的烂药,索性脱下官服,做起了盗匪。
  “巡视员”走后,捕盗使杨迁将谢弘让诱骗出来,随即五花大绑送到成都,谎称“交战擒获”,交由陈敬瑄处置。
  根据史料记载,谢弘让死得老惨了!先是被痛打二十杖,直至皮开肉绽,又被钉在城墙上,长达半个月。这还不算完,更令人发指的是将烧冒烟的烈油,一瓢一瓢地往他身上泼,再用胶麻扯开疮口,将谢弘让折磨致死。
  谢弘让的死,让同样犯了事的邛州(今四川邛崃)小吏阡能心惊胆战。阡能其实也没犯什么大事儿,无非是工作延误了几天而已,但好汉不吃眼前亏,也钻山沟里做盗匪去了。得知谢弘让的死讯,阡能更不敢出来了,下定决心、顽抗到底。

  阡能造反的能量比老实巴交的谢弘让大多了,一个月就发展到上万人,将邛州、雅州一带搅得鸡犬不宁,史称“阡能起义”。
  由于发生在黄巢起义的**时期,阡能起义的知名度大打折扣。其实,这是一场声势并不亚于黄巢的大起义。
  相比于先前的历次起义,阡能起义的诱发因素具有双重性。其一,朝廷的横征暴敛,这是全国共有的,蜀地虽然交通不便,但农业发达,赋税不少,因而受到的剥削也很重。其二,陈敬瑄在西川搞“恐怖统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从而滋生了大大小小的盗匪团伙。
  要不是交通不便,这帮人早就杀到长安去了,哪里还用等磨磨唧唧的黄巢大军!
  阡能揭竿而起之后,西川的各路盗匪纷纷聚拢其麾下,轻而易举就是几万人马。
  陈敬瑄东拼西凑,派了七千人前去灭火,结果却让这把火越灭越旺。官军被打得稀里哗啦,起义军在成都周边搅得鸡犬不宁,声势更加壮大。
  实在是无兵可派,陈敬瑄把仓库的“门卫”都撵到战场上去了。官军都打不赢,更别说看大门的了,照样被揍得七荤八素。牙将杨行迁鬼点子多,知道屡战屡败地回去没法交代,就四处抓村民冒充战俘。
  官军打仗不行,欺负老百姓还是很在行的,一天就能抓几十上百人,拴成一串押往成都。虽然这些所谓的战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孕,但陈敬瑄也懒得深究,直接下达命令,悉数斩首。
  成都顿时哀声遍地、血流成河!
  抓了不少,也杀了不少,但阡能依然声势不减。陈敬瑄压力山大,决定换将,杨行迁被拿下,由押牙高仁厚负责清剿。
  高仁厚比杨行迁那个二货高明得多,当然首先是他运气好。刚上任,高仁厚就抓了起义军的一名奸细。这奸细也是蠢,挑着一担粥从早卖到晚,一天出入兵营四趟,傻子都能看出他是“地下党”。
  从这名奸细的嘴里,高仁厚获悉了一个重大机密,这跟阡能起义军的构成有关。与其他起义军类似,阡能的手下也是由规模各异的盗匪团伙构成的。这些团伙打着阡能的旗号,服从阡能的号令,但有很大的独立性,再加上西川特殊的社会结构,这些团伙往往又有家族武装的色彩。

  在这支数万人的队伍中,除了阡能、盗匪头目和一些高级领导(主要由各自的家族成员担任)以外,大部分基层士兵实际上是被迫的。——谁不入伙,或者谁当逃兵,头目便会派人杀他全家。
  了解到这个信息,胸有成竹的高仁厚着手进行清剿部署。高仁厚的作战计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动示弱,引诱阡能出击;二是发动政治攻势,广为宣传“首犯必抓、胁从不问”的政策,彻底瓦解起义军。
  阡能中了计,果然率兵出击双流,被早有准备的官军打得呜呼哀哉。高仁厚充分发动地方武装,又利用擒获的战俘,进一步加大攻势,接连捣毁起义军的各处兵寨。中和二年(882年)十一月,阡能起义被彻底镇压。
  日期:2013-09-01 20:19:20
  阡能在西川闹事的时候,三峡地区并不太平,以韩秀升、屈行从为首的团伙也在搞“武装大游行”。陈敬瑄先是派部将庄梦蝶去剿匪,庄同学名字好听,但能力有限,匪没剿灭,反倒被匪撵到忠州(今重庆忠县)不敢出来。
  没办法,剿匪这种技术活,还得靠鬼点子多的高仁厚。老高一来,形势果然大为改观,韩秀升、屈行从的船只被一群“蛙人”凿沉,辎重也被一把火烧个精光,官军再一进剿,大功告成。
  事情本来就这么了了,但坏就坏在陈敬瑄乱许愿。为了提升高仁厚的积极性,陈敬瑄暗中许诺,事成之后封他做东川节度使。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这话很快就传到东川节度使杨师立的耳朵里去了。
  杨师立显然相当愤怒:凭什么拿我的官位做交易?老子不给!
  陈敬瑄、杨师立“本是同根生”,但亲兄弟做“合伙人”都能反目成仇,更别说乌烟瘴气的官场了。杨师立满腹怨言,陈敬瑄就在李儇面前下烂药,准备搞一出“明升暗降”,将杨师立召到成都做闲得抓狂的“尚书右仆射”。

  杨师立也不是白痴,既然跟陈敬瑄这个二货扯不清楚,索性发动兵变。杨师立一反,高仁厚又有活干了。
  收拾盗匪团伙,高仁厚可谓是得心应手,但跟同样是“正规军”的杨师立较量,高仁厚显得有些吃力。杨师立拿定主意跟陈敬瑄死磕,一心要做节度使的高仁厚也不含糊,双方在李儇的眼皮子底下打得风生水起。
  高仁厚发现硬打占不到什么便宜,又玩起“暗战”的把戏,成功策反了杨师立的部将郑君雄。在高官厚禄的引诱下,郑君雄发动兵变,走投无路的杨师立投水自尽。
  高仁厚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东川节度使,但陈敬瑄终究是十足的小人。跟着小人一起混,迟早是要倒霉的。光启二年(886年),高仁厚被陈敬瑄派兵斩杀。
  ※ 黄巢的难题
  西川那边的事儿先这么着,咱们回头看看黄巢在长安混得如何。
  李儇被撵出长安,起义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发言人”尚让代表黄巢发布“安民告示”:“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
  事实证明,这样的官样文章纯属哄鬼。起义军老实了几天便本相毕露,到处烧杀抢掠,号称“淘物”。黄巢不仅管不住,甚至自己也加入了滥杀的行列,将滞留在长安的唐朝宗室杀得一干二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