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做一个成功的富二代》
第14节作者:
南门太守 孙权本不想让华歆走,华歆对孙权说:“将军遵奉皇帝之命,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情,但这份情还不牢固。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岂不更好(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要是把我留下来,对您也是无用之物。”
孙权听了挺高兴,就答应放华歆。
华歆的名气确实不小,临别时来送行的人多达千人(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不少人都给他送了礼,华歆一一收下,只是偷偷记下各人所送的礼物,走的那天,又把所有礼物放在一起,对大家说:“在下只想单车远行,现在把这些东西退还大家,请原谅。”
华歆到了许县,被曹操征为议郎,后来职务不断升迁,担任过朝廷的秘书长(尚书令),最后位至三公,但是当年给孙权说的那些话基本忘干净了,多少年里也没有办过什么对江东有利的事。
王朗是从曲阿出发去许县的,不知何故,竟然走了整整一年才到(积年乃至),被曹操任命为谏议大夫,后来也位至三公。
但并非所有人都给曹操面子,虞翻就不愿意去。
《三国志》说,曹操本来想让虞翻当侍御史,后来听说他的才能很突出,和王朗、华歆这类纯知识分子还不是一类人才,就想让他到自己的司空府里做事,被虞翻拒绝。
据《吴历》记载,虞翻听说曹操征辟他,说:“这是盗跖想用他盗来的剩余财物引诱我,玷污我的清名(盗跖欲以馀财污良家邪)?”
王朗和华歆愿意应召,因为他们都是北方人,又是曾经有实力有影响的人,在现在的情况下呆在江东已没有任何前途,弄不好还有危险。虞翻不同,虞氏是会稽郡的大族,在地方有很大影响力,孙策一向对虞翻很尊重,虞翻只想在家乡发展,不想当“北漂”。
这时,发生了李术反叛事件,直接考验着孙权的智慧和手段。
李术是孙策任命的庐江郡太守,孙策攻下皖城,给李术三千人马让他在此防守。孙策死后,李术开始蠢蠢欲动。
不知何故,李术杀了扬州刺史严象。《三国志》说严象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人。《三辅决录》说严象是关中人,有胆智,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参加过曹操讨伐袁术之战,袁术死后,被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任命为扬州刺史,被杀时三十八岁。
从名义上说,孙权这个会稽郡太守也在严象的管辖之下,前面说过,严象一上任就以刺史的身份举荐孙权为茂才。李术是庐江郡太守,严象也是他的上级,李术杀严象显得很蹊跷。有人认为这是孙权所指使,理由是《三辅决录》说杀严象的是孙策任命的庐江郡太守李术(为孙策庐江太守李术所杀),但仅根据这一句话作此判断相当勉强。
据《江表传》记载,李术不仅杀了严象,而且不听孙权的召唤(不肯事权)。这时候,江东有一些人发生了叛逃,有不少人叛逃到李术那里,李术把他们都收留起来。孙权写信让他把人交出来,李术回复说:“你要有德行大家自然会回去,你要没德行大家就会反叛,不应该把这些人交出(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孙权大怒,这是对自己的藐视,如果不能收拾了李术,他这个江东的新主人就再无权威可言。
盛怒之下,孙权并没有立即发兵问罪,而是先向曹操进行了禀报。孙权给曹操写信,信中说:“严刺史是您任命的,又是州中推举的将领,李术悍然违反制度,残害州官,应该赶紧把他诛杀,以警告其他不法之徒(李术凶恶,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
孙权报告曹操说,他将率兵讨伐李术,为朝廷扫除奸恶。李术一定会跑去用假话欺骗(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他,孙权请曹操务必不要相信。
建安五年(200年)末,孙权举兵攻打皖城。李术自知实力不够,闭门自守,并向曹操求援,因为孙权之前已向曹操打了招呼,而李术杀严象确是事实,因而曹操不救。
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李术的皖城保卫战也打得很顽强,《江表传》说城中没了粮食,女人们饿得太厉害,就吞下泥丸充饥(粮食乏尽,妇女或丸泥而吞之)。
最后,皖城还是被打下来,孙权下令屠城,将李术枭首,把他部下三万多人迁往别处(徙其部曲三万余人)。
李术叛乱事件是孙权接班后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和支持下,他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尤其提前做好与曹操的沟通,避免了曹操的干预和借机对江东的渗透,李术被杀,提高了孙权的威信。
不过,此事还存着许多迷团,李术既然对孙氏谈不上忠心,为何孙策当年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他?李术又有什么把握,居然敢向曹操派来的刺史下手,难道他没有考虑过后果吗?
也许,李术是陈登那样的人物,眼界很高,志向很大,从《江表传》记载的情况看,他至少拥有三万多部曲,在孙氏集团中他已经不是一般的人物,看到孙权年轻,刚刚接手,江东面临着动荡不安,他错误判断了形势,也想来个“并吞江东”,率先发难也未可知。
只是他的判断有问题,不具备跟孙权叫板的实力,或者运气不佳,打了败仗。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孙权接班后发现李术不听指挥,但李术也就是依仗有一定实力在孙权面前摆个谱罢了,他并没有造反的打算。孙权欲除之,就命他攻击严象。
李术没有多想就执行了,结果严象被杀,断绝了他投靠曹操的可能,孙权兴兵,李术灭亡。
如果李术存心反叛,他攻击严象的行为就难以解释,除非他疯了,想同时给自己树起两个强敌。
孙权征李术,所率的主力是同族人孙河所部。孙河字伯海,是孙坚的族子,与孙权同辈,年轻时就随孙坚征讨四方,此次以威寇中郎将的身份统兵讨伐李术。
孙权重新收复皖城,就让孙河兼任庐江郡太守。
此战也给孙权带来一个间接损失,那就是严象死后,曹操派来一个能干的人当扬州刺史,这个人名叫刘馥,跟刘繇、刘表、刘璋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他原来在曹操的司空府里当处长(司空掾),曹操把他调过来对付江东。
这是一把好手,在今后的几年中将给孙权制造了许多麻烦。
日期:2014-04-19 10:16:30
□连载016 第二章 挑起千钧重担
3、剪除对手
在一部分人眼里,孙权并不是接孙策班的唯一人选,甚至也不是最佳人选。
当时,比孙权更有人气的是他的三弟孙翊。《典略》称,孙翊原名叫孙俨,个性最像孙策,孙策病重期间,张昭等人原本以为要让孙翊来接班,没想到孙策最终选择的是孙权(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
这条记载看似轻描淡写,但却隐含了不少内容,起码说明张昭等一部分重臣开始并不看好孙权,论起在孙氏集团中的影响力,孙权还不如三弟。
孙翊字叔弼,孙策死时他十六岁,他的性格很突出,《三国志》说他骁勇、彪悍、果断、刚烈(骁悍果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