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做一个成功的富二代》
第15节

作者: 南门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昭等人不看好孙权,除了性格上的原因,应该还与孙权独立领兵后打的这几场败仗有关,尤其被陈登所败的两次,损失实在太大。
  不过,最终孙策还是选择了孙权,除了因为孙权是在诸弟中年龄最大这层因素外,恰恰也是缘于性格。孙策病重期间一定反思了自己所走过的路,所以才有那番临终前结孙权的教诲,孙策让孙权一定要举贤任能、各得其心,认为这是自己之前不足的地方,而孙权能把这些做好。
  孙权掌权后,对孙翊给予了重用,孙翊被任命为偏将军,当时孙氏集团的主要将领多是中郎将和校尉,有的还仅是别部司马,孙翊的军职是仅次于孙权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孙权还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四弟孙匡,就是继承了孙坚乌程侯爵位的那个,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死了,影响不大。另一个最小的弟弟叫孙朗,也叫孙仁,名字只出现在《志林》里,《三国志》不载,事迹不详。
  除了这几个弟弟,孙氏家族的成员还不少,人数最多的应属孙静一支。
  孙静是孙坚最小的弟弟,字幼台,孙坚起事时,他也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参加,追随孙坚征战。孙策开拓江东,孙静作为孙策的叔父继续带兵辅佐,先破刘繇,后定诸县,在攻王朗的会稽郡之战中,孙静出了大力。

  孙策与朝廷建立联系后,表拜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授他以重任,但孙静却做出了一个让人觉得有点意外的选择,他想回家养老。
  《三国志》说孙静很恋家,不喜欢当官(静恋坟墓宗族,不乐出仕),孙策也不勉强,同意了叔父的请求,孙权掌权后,以昭义中郎将的头衔让孙静继续在家乡养老,孙静后来老死于家中。
  孙静有五个儿子,分别叫孙暠、孙瑜、孙皎、孙奂和孙谦,个个都是人物。
  据《吴书》记载,孙静的长子孙暠当时担任定武中郎将,孙策死时屯扎在孙坚的封地乌程,他听说接班的是孙权,有点不服气,打算拥兵自立,已经下达了命令,准备攻打附近的会稽郡(整帅吏士,欲取会稽)。

  据《会稽典录》记载,前会稽郡人事处处长(功曹)虞翻改任富春县长,听说孙暠的举动后很着急,跑去劝孙暠说:“讨逆将军英年早逝,部属已由将军的弟弟孙权统摄,重兵已围城固守,我和郡中吏士们准备以命相搏,为新主公除害。你自己权衡利害吧(翻已与一郡吏士,婴城固守,必欲出一旦之命,为孝廉除害,惟执事图之)!”
  孙暠想了想,发现自己还真没有多大把握,于是退回。
  这是孙权掌权后发生的又一次未遂叛乱,孙暠敢叫板孙权,可能看到了自己尚有一定实力,而且自家兄弟多,想乱中取胜,可惜他似乎既缺雄才又无大略,被虞翻几句话就给吓住了。
  这件事后孙暠的事迹再无记载,想必孙权后来对他采取了措施,剥夺了他的兵权。不过,也许看在叔父的面子上,对孙暠也没有深究,孙暠有两个孙子,一个叫孙綝,一个叫孙峻,是孙吴后期的两位权臣。
  孙静的二儿子孙瑜、三儿子孙皎倒没有那么多想法,他们一个担任恭义校尉,一个担任护军校尉,都领兵,并逐渐得到孙权的信任。他们最小的弟弟孙奂,此时还年幼,带兵打仗是以后的事了。
  在孙氏家族中,比孙策、孙权高一辈的除了孙静还有孙香,他是孙坚的远房族弟,一直在袁术手下任职,最后死于寿春。
  还有一个孙河,与孙坚同族,深得孙坚信任,并委以重任,前面说过,他目前以威寇中郎将的身份兼任庐江郡太守。
  孙氏家族中影响力比较大的还有孙贲、孙辅兄弟俩。之前提到过孙贲,他是孙坚同母兄长之子,跟孙权是堂兄弟的关系,目前担任豫章郡太守。
  孙贲有个弟弟叫孙辅,论才干和影响力,比他哥哥还突出。
  孙辅字国仪,以扬武校尉的身份追随孙策征战,在平定丹阳郡之战、皖城之战以及讨伐袁术等战斗中立下战功,《三国志》说他经常身先士卒,很能打。
  孙策占有豫章郡后,看到这个郡太大,便从中分出一个庐陵郡,大体位置在今江西省南部,孙辅就当了第一任庐陵郡太守。《三国志》说,孙辅在庐陵郡干得挺出色,不久升任平南将军,兼任交州刺史,还假节(迁平南将军,假节领交州刺史)。
  初看这个记载,感觉是写错了,因为平南将军地位很高,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是所谓四平将军之一,高于普通的杂号将军,如果杂号将军是军长,它就是大军区的司令员。

  孙权现在只不过是个讨虏将军,也就是所谓杂号将军,相当于军长,而他手下的孙辅却已经是平南将军了,这是不可能的。况且,孙辅还兼任交州刺史,更不可能。
  但是,如果往下看,孙辅有这样的头衔似乎并不奇怪。
  推测起来孙辅的年龄比孙策大,比孙权更大得多。孙辅从小跟着哥哥孙贲作战,在孙策开拓江东过程中,孙辅和孙贲都坚定地支持孙策。孙辅的心思跟孙暠差不多,对于孙权,他有点不服气。
  孙辅决定与孙权分庭抗礼,为了增加成功的把握,他要拉个外援来作后盾,这个外援居然是曹操。

  据《魏略》记载,孙辅趁孙权在东面用兵之际,偷偷给曹操写了封信,这封信的内容不详,只说他写了封信请曹操来(赍书呼曹公),也就是向曹操要援兵,一旦自己跟孙权翻脸,曹操好站在自己的一边。
  孙辅认为曹操一定会答应,因为对曹操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分化瓦解孙氏集团。但曹操最终却没能看到这封信,原因是行人报告了孙权,正在外面作战的孙权回兵了(行人以告,权乃还)。
  “行人”不是行路之人,也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而是使者的别称。孙辅派去给曹操送信的人反水,把信交给了孙权,孙权赶紧回来。他与张昭商议对策,布局停当后,佯装不知,把孙辅召来,跟张昭一块见孙辅。
  兄弟俩拉了些无关紧要的话,谈论间,孙权突然发问:“兄弟间闹点不愉快,干嘛要呼外人来(兄厌乐邪,何为呼他人)?”孙辅知道事情败露,无言以对。
  为了维护孙氏集团的团结,孙权没有处死孙辅,但把他身边的幕僚亲信全部杀了,把孙辅所部重新整编,分散到其他队伍中,之后将孙辅软禁了起来。
  看《魏略》的记载,曹操似乎没有看到孙辅的信,对于整个事件毫不知情。其实也未必,孙辅暗用勾结曹操是件大事,不会只写过一封信,暗中或许进行过多次沟通,孙辅突然得到了平南将军、交州刺史的高位,也许是曹操拉拢孙辅的手段,或者是交易条件。
  表奏和遥拜泛滥后,大家可以替朝廷随意任命官职,不过一般来说所任命的官职不能超过你的本职,你是个太守,就不适合再任命别人当刺史,你只是个县长,也不大可能表奏别人当太守,那只会引起世人的笑话,孙权的军职是杂号将军,行政职务是太守,他不会同时、似乎也没有必要表奏孙辅为平南将军、交州刺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