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开始读史》
第7节

作者: 专为指甲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三十九年,这位引导秦国走向辉煌的国君逝世了。但他的死也令秦国再次走向没落,当时殉葬的人据《史记》记载共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三名“秦之良臣”,这也使得秦国国力有所下降,丧失了继续东进的大好机会。晋文公之子襄公也于同一年离开人世。之后秦晋相互结盟,不乏结盟后不久又相互攻击这样的事例,如此反复。我甚至不清楚“秦晋之好”这样的成语是怎么编出来的。这时的秦晋两国确实有点“即生瑜何生亮”的意思——春秋五霸有两个版本:一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按第一种说法来看,晋文公、秦穆公处于同一个时期,而且两国以黄河为界都有称霸天下的野心,相互进攻就不足为奇了,能结为“秦晋之好”才令人惊讶呢。两强相争的结果是秦国渐渐没落,晋国在数十年之后被大臣分权最后导致国家一分为三,此事以后再表。而这时的楚国已经做好了问鼎中原的准备,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攻击北戎,把部队驻扎在洛阳“问周鼎”。

  秦献公是个不能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在电视剧《大秦帝国》里侯勇所扮演的秦孝公的父亲。公元前383年,献公一上任就废除了实行近300年的陪葬制度,这个制度是秦穆公他大伯秦武公(武公死后传位给他弟弟德公;德公工作两年就死了,传位给他大儿子宣公;宣公工作12年也死了,传位给他弟弟成公;成公也仅仅在位4年就死了,传位给穆公)死的时候开始正式颁布实施的。可以说废除了这个万恶的陪葬制度之后,秦国真正一步步非和平崛起了,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但这毕竟为建设秦国的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哪个功臣希望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之后,志得意满地陪着死去的帝王一起再去所谓的另一个世界建功立业。当然我们要辨证的看待某一件事情,因为陪葬制度也确实从根本上保证了秦国王权的纯粹性,死去的国君带走的是怀疑对他的国家有可能造成不稳定局面的大臣。所以这近三百年来秦国没有发生王权旁落的现象,宫廷政变也仅仅发生两起,权臣在秦国来说几乎是稀有物种。秦武公当初制定这一制度确实是有他的历史原因的,武公父亲死之后本应该是做太子的他接位,但因为权臣弄政,把他的一个5岁的弟弟请上了王位,而6年后这三个权臣又让人杀了他弟弟重新迎接武公入朝。

  日期:2010-04-21 19:56:42
  献公四年正月的时候,孝公出生了。十一年,周太史儋(读,单)到秦国,献公早就听说这人博学多闻,想请他留下来教儿子读书。太史儋给献公留了一句话:“周跟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分开五百年后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后,将会有称霸统一天下的人出现。”献公听了一定会非常开心,毕竟这时候的秦国连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对付起来还嫌吃力呢。我们看了就相当惊讶了,这命算得也太牛了,这太史儋是什么人物啊?史书上怀疑他是老子!因为《老子列传》并不长,我就放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了。

  在《史记》里老子有三个版本老聃(读,单)、老莱子以及现在提到的太史儋。而太史儋到秦国见献公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374年,离孔子去世都已经129年了,而孔子见老子并虚心求教见于《史记》、《吕氏春秋》等书。除非老子真的是得道高人成了仙,不然绝对可以排除太史儋这一候选人,毕竟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最长寿的也没超过129岁。

  老莱子何许人呢?楚国人应该不会错,大概活动于楚惠王时期(公元前500年前后),因为他的思想跟老子近似而被人怀疑,并有著书十五篇,但现在已经失传了。这么说大概大家还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读过《二十四孝》的人应该听说过这个人,他就是《戏彩娱亲》的主角:对父母极其孝顺。70多岁的人了,为逗二老开心,他居然穿着小孩子衣服,手里把玩着拨浪鼓。鲁迅先生曾著文对此进行批判,我倒不一定认同他所说的。只是觉得老莱子或许膝下无子,不然像这样的事情儿孙来做岂不是更合适?所以说老莱子的孝还是假,古话不是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吗?《戏彩娱亲》这个故事看来还是扇了老儒们一记响亮的巴掌。这是闲笑话,不提。

  日期:2010-04-21 20:00:15
  老聃,也是楚国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天子图书档案馆的史官。他一辈子做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己任,在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看到周朝日益衰败,就辞职隐居去了。因为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而道家的老祖宗在这方面更是出色,所以考证困难是可以想象的。这后面所说的两个人到底谁是老子,因此貌似还没有考证出来,我就更别想从这里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试试。

  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二十三年跟魏国打了两仗。第一仗杀敌6万,第二仗居然俘虏了魏的相国公孙痤。要谈商鞅不能不说到公孙痤,当时的商鞅还叫卫鞅,因为他是卫国人。公孙痤在被秦国送回魏国之后就一病不起了,当时的魏国国君惠王让躺在床上的相国推荐辅国人选,当时公孙痤推荐的就是他办公室里的小官员——卫鞅,而这个建议把魏惠王吓了一跳,因为他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有卫鞅这号人!由此来看公孙痤的心胸应该是狭隘的,知人但不用,否则卫鞅在魏国早出头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是给魏惠王吓跑的、当时魏国大将庞涓的师兄弟孙膑也是在魏被剁了脚,如此看来魏国的国君也确实没有用人之能。卫鞅即便会被起用,但结果是什么就很难预料了。历史有时候有趣就在这里,它很容易让人产生对比的念头,但这只能丰富你的想象力,却丝毫改变不了事实。

  秦献公的儿子孝公在父亲死后,即21岁时正式成为一国之君。当时还有6个强国:齐、楚、魏、燕、韩、赵。秦和楚、魏接壤。这时候的秦国位置偏僻,中原这6大诸侯根本不带它玩,把它当成夷狄那种没有文化,野蛮人一样对待。于是秦孝公广发英雄帖,说是谁能带领秦国走向富强就给他高官做,跟他分土地。我认为史书上可能是故意把秦国写那么低调,其实这时候秦国的实力应该比较强了(比秦穆公那时稍逊一些),因为在孝公二年,就“天子致胙”了。“胙”是祭祀用的肉,像秦国这样跟周天子非亲非故的诸侯,除非有大功于王室,不然就是有很强的军事实力,天子赐肉表示承认强国地位。

  日期:2010-04-21 22:22:13
  谢谢楼上的朋友这么仔细。
  我认为公孙痤心胸狭隘有两个原因:一,对魏惠王探求“公孙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这样的问题回答得太过草率,毕竟是国家大事,他居然推荐一个年纪轻轻毫无资力的卫鞅,还“愿王举国而听之”。我想别说是魏惠王,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王都接受不了这样的建议。即便求贤若渴的秦孝公也跟卫鞅座谈了数次,在三年后才让他变法修刑。这时候的公孙痤这样子举荐卫鞅其实早就知道他不会被惠王所用。倒很有可能是为了仅仅在惠王面前提一下这个名字,他清楚以卫鞅的才能会在之后的若干年扬名,这样如果自己不死就能向惠王显示自己的识人之能。这不像是小人作风吗?

  二,当初的吴起在魏国的时候攻城拔寨的能力是不用说,连做一方郡守也是颇有声名。田文任魏相的时候,吴起还跟他争过,但吴起很讲道理,被田文几句话一说就知道自己不如人家。田文死后,公孙痤任魏相。公孙就很下作了,嫉恨吴起的能力,下计把他赶出了魏国。具体事迹见《孙子吴起列传》。这样的人如果说他有君子风范,我想是不能服众的。

  日期:2010-04-22 12:12:42
  历史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用设身处地的思维去思考历史,考究古人,一起合理的分析都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古人,尤其是在史记中留下名字的古人都是非常聪明的人。
  -------------------------
  赞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