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奇:被野人劫走的女人》
第10节

作者: 辣哥abc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25 19:09:36

  第十三章,到了二队〔一〕
  越往上爬越费力,越往上爬越爬不动!
  我虽从小就在湘西的大山里长大,走路爬山是常事,但像这样在一天内爬上一座这么高的大山,也是少有的事,何况手里还提着个旅行袋,所以十分疲倦。
  而李玉华就更不用说了,用她的话说,她不仅从没爬过这么高的山,而且从娘肚子里生出来算起,还从来都没这么辛苦这么累过,所以到后来她已经完全走不动,嚷嚷着要躺在山路的泥地上睡一觉了。于是我夺过她手中的旅行袋,将两个旅行袋往肩上一扛,便继续往山上爬。李玉华没法,只好坚持着跟在我身后慢慢地往上攀。
  快到下午四点钟时,我们终于来到了那个山体往右鼓出个大肚子的地方,这个鼓肚子上果然砌得有几十栋房子,还有一口小水塘,这应该就是二队,就是冬姑她们住的地方,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了。在见到这队上的人,见到我们要找的队长前,我觉得很有必要整理一下我们的尊容,以免别人见了我们的难看样子后,晚上睡觉作噩梦。于是我俩在那口小水塘前好好地洗了一把,直到互相点着头验收合格后,我们才提着各人的旅行袋,开始打听这个生产队队长的家。

  经人指点,我们来到门前有棵大枫树的这栋房前。
  大门虚掩着,但我还是礼节性地在门上敲了几下。一会儿门被人从里面拉开,走出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望着我们没说话。我问:“小弟弟,请问这是生产队长的家吗?”
  小男孩点着头说了声:“是的。”然后转身朝屋里快步走去,一边走一边喊:“爷爷,爷爷!有人要找我爸!”
  “哎,来啦,来啦!”随着应声,从里面走出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六十多不到七十岁,清瘦的脸上戴付眼镜,给人一种古朴且不失文雅的感觉。后来知道了,他是队长的父亲,队里的人都叫他四爷爷。

  “二位请坐,二位请坐!”招呼我俩在客厅的椅子上坐下后,四爷爷问:“请问二位小同志,你们是要找队长吗?”
  我赶忙站起身说:“是的,我们是刚从山下爬上来的,想找队长有点事。”
  “好,好,你不用客气,就坐着说。”四爷爷要我坐下后,对一旁的那位小男孩说:“大牛,你爸可能在铁娃叔家,你去把他叫回来,就说家里来了两位客人要找他有事,要他快点回来。”
  小男孩应了声:“好。”然后就出去叫他爸去了。四爷爷则继续陪我们说话。
  趁李玉华与四爷爷交谈的机会,我便屋里屋外地将这栋房子打量了一番。
  这是一栋纯木材建成的房子,占地面积不小于一百平方米,有两层。房顶不是盖的瓦,也没盖稻草,而是盖的那种很大一块块的树皮。从木材的颜色可以看出这是一栋颇有些年月的老房子。房里除了桌子、板凳、柜子、床铺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木质家具。

  看了一圈后,这户人家给我的感觉可用八个字概括:富裕不足,木材有余!
日期:2012-10-27 20:16:42

  第十四章,到了二队〔二〕
  没过多久,队长被他儿子叫回来了。
  这是一位很壮实的男人,大约三十多不到四十岁,宽阔饱满的大脸给人一种孔武有力,即便是天塌下来也吓不倒他的感觉。

  “你们好,你们好!”跟我们握过手后,队长问,“两位小同志爬这么高的山,到我们队上来一定是有什么事吧?”
  那年头办任何公事都要出具介绍信,这时我和李玉华就把省文联和报社开出的介绍信掏出来交给队长。
  队长看过后,一边“好,好”地应着我们,一边考虑,过了一会儿说:“你们要采访冬姑是吧!你们准备采访冬姑哪方面的事情呢?”
  我生怕李玉华说漏了嘴,赶忙抢着说:“听说冬姑解放前参加过红军领导的斗地主分土地的运动对吧?我们就想采访她这方面的一些事情。”
  “哦,是这样。”队长说,“不过冬姑没住在我们这大坪里,她住在山脊那边的一个山坳里,隔这儿有点远。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要不我先给你们安排住的地方,你们今晚好好地休息一下,明天吃过早饭我再带你们到冬姑家去,好吗?”
  我们两人都非常累,都不想动了,都想好好地休息休息,于是赶忙答道:“好,好!你现在安排个地方给我们休息,我们明天再去采访冬姑。”
  “好吧!我们家地方大,我把你们两位小同志就安排在我们家住,这样你们有什么事要找我也方便些。”见我们都点头答应了,队长又说,“那你们跟我来吧!”然后带我们走进后面的一间房子,指着房里的一张大床说:“这张床是我大儿子大牛睡的,我要他今晚跟他弟弟去睡那边的小床,把这张大床腾出来给你们两位小同志睡。吃饭就到队里的食堂去吃。我们全队的社员都在那个食堂里吃饭,你们看行吗?”

  “行,挺好的!”我们说。
  队长出去后,我们这才感觉到身上像散了架似的疲倦,便躺在床上享受般地休息起来。休息了一会儿,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在门前探头探脑地看了我们两回,那样子像是想进来玩,但对我们这两位陌生的姐姐又有点害怕的样子,我估计他可能是队长的小儿子,就叫他:“小朋友,想进来玩是吧?”见他点了点头,我说,“进来吧,进来吧,想进来就进来玩吧!”
  我们跟这小孩说了一会儿话,四爷爷过来叫我们吃饭。
  我们跟在四爷爷身后走了一段,来到那个小水塘边,只见队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往一个大棚里走。四爷爷向我们介绍:“这就是队上的食堂,现在全队所有人都在这食堂里吃饭。”

  我见搭建棚子的柱子材料很新,就问:“老先生,你们这食堂建成的时间不长吧?”
  四爷爷说:“对,这个食堂是今年上半年刚建成的,上面有规定,每个队都必须有个食堂,要让全队所有人都到队里的食堂里来吃饭,社员们家里不许开小灶。”
  我们跟在四爷爷身后走进棚子时,里面的人全都往墙角的一个大蒸箱前挤。老人,小孩和妇女们全都远远地躲在一边,挤在蒸箱前的都是年青力壮的男人。
  大蒸箱里蒸的是红薯,挤到里面的人用自带的榶磁盆装满一盆红薯后就往外挤,外面的人再又将他腾出的位置填上,再往自带的盆子里装红薯……
  一会儿队长来了,见大家在蒸箱前几乎是在抢红薯的阵仗,就生气了,一边将那些往蒸箱前挤的人往外扒,一边吼:“翻了天了!抢!抢!都跟老子把红薯放回去!重新排好队,一个个地发!乱抢的,不排队的,不准吃红薯!”
  队长这么一吼还真管用,挤在蒸箱前的男人渐渐散去,先前抢到红薯的,又纷纷将盆里的红薯送回,倒进蒸箱中。

  李玉华说:“嚯,队长还挺有威信的嘛!这么吼一声,就把刚才那种混乱局面治住了,真不简单!”
  接下来,人们就排成两队,由队长指派的两名妇女按家庭人口给每位排队的盆子里发放红薯。有为争取多发一个两个红薯而与发红薯的女人讨价还价的,但声音都很小,像是怕被队长听见了挨批评似的。
  等大家都分得差不多了时,四爷爷捧着一大盆红薯过来了,将红薯放在桌上,队长一大家子和我们就围着桌子吃开了煮红薯。
  队长说:“两位小同志,真对不起啊!我们山里本来就穷,再加上这两年国家自然灾害,生活就更苦一些,我们已经快两年没吃过大米了,就像这样的红薯和玉米都不能吃饱,所以没有米饭,也没有什么好菜招待你们,真对不起啊!”

  “哪里,哪里,像这样也挺好的。现在全国都很困难,到哪儿都没饱饭吃,像这样每餐能有红薯吃,就很不错了。”我说。
  我们边吃边聊。
  吃过晚饭,走回队长家,天色渐渐地暗下来。
  我想起了冬姑,围饶在冬姑身上的那些迷团纠缠着我,我想把这些迷团一个个都搞清楚,但又深恐触碰到人们的忌讳之处,于是就绕着圈子问:“队长,你们队上的人都住在这坪里,但冬姑为什么没住在这坪里呢?”
  这时四爷爷插话了:“冬姑以前没房子。她现在住的那栋小房子,以前是地主家的一个放羊棚。那放羊棚旁以前有个大羊圈,那羊圈到夜里关着地主家的几十头羊。这棚子里早先住着个放羊娃,那放羊娃白天在大山里帮地主家放羊,夜里就睡在羊圈旁的这棚子里过夜,守着这些羊,看护着这些羊。后来这放羊娃走了,再后来那地主家也走的走,死的死了,这房子就没人住了。冬姑刚好没房子住,就住进去了。冬姑已经在那栋放羊棚里住了二十多年了。”

  我问:“冬姑她以前自己没房子吗?”
  “没有!她在地主家当丫头,哪来的房子啊!”四爷爷说。
  “冬姑给地主当丫头?”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有点突然,就问:“冬姑在地主家当丫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那还用说?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四爷爷叹着气说,“哎呀!再加上后来冬姑又被那野人劫走了,碰到的困难和受的罪就更……”
  啊——冬姑被野人劫走了?
  四爷爷的话把我听得一愣。
  那卖柴的不是说淘娃的爸爸是老红军吗?
  不是说淘娃的爸爸是野人这种说法是造谣吗?
  怎么忽然间从四爷爷嘴里又蹦出句“冬姑被野人劫走了”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淘娃的爸爸到底是红军还是野人呢?
  我又一次被搞糊涂了。
  我深深地感觉到,在这件事情上一定隐含着不少的曲折和故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