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风云录》
第10节

作者: 独孤浪子1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听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看到苗头就能预知根本,看到动向就能预知归宿。而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我赵高能猜出他的心志。更何况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随之凋落,冰消雪化就万物更生,这是自然界必然的结果。您怎么连这些都没看到呢?”

  李斯徒劳地谨守着最后一道防线,语气明显地软了下去。
  日期:2012-10-26 23:18:26
  “我听说晋代换太子,三代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戚,又不听从臣下劝谏,都城夷为废墟,随着危及社稷;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庙没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
  赵高从李斯的神态和语气中看出了转机,他索性亮出了底牌,步步紧逼道:“上下齐心协力,事业可以长久;内外配合如一,就不会有什么差错。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一定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长寿,孔子、墨子那样的智慧。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

  李斯良久不语,来回度着步子,仰天长叹一声,终于挥泪叹息道:“这就是命啊!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
  鱼儿终于上钩了!
  赵高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知道李斯的最后一道防线已被攻破,当下逢迎道:“君侯执掌大政几十年,爵封通侯,为国事忧心,值此非常之时又扶少子登基,实国家之幸,万民之幸也!胡亥仁厚,他日必厚报丞相!”
  赵高说完便转身告退,急去向胡亥回报。
  宫监们远远地避着,见赵高离开,正要推门进去服侍李斯就寝,却听见李斯缓缓一声叹息,良久竟抽泣起来……

  鲍鹏山先生曾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论断:小人往往少犯错误,小人往往比君子聪明;君子往往触霉头,在小人的精明伎俩面前往往一败涂地!
  在赵高这个小人面前,李斯屈服了。
  日期:2012-10-28 22:33:52
  浅论李斯
  李斯就这样加入了胡赵联盟。

  后人在读到这段历史时,常认为是李斯为保富贵、保性命,向赵高低下了头。而理由也很简单,李斯的辉煌人生起于对“厕中鼠”与“仓中鼠”之悟,他一生兢兢业业,所求的也不过是做一只“仓中鼠”而已。而在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中,人们看到的也是一个追名逐利、趋炎附势、鼠目寸光、利欲熏心的李斯,一个道德败坏者、典型的小人形象。

  我不这么看。
  李斯,这样一位谋虑出众、足以同后人张良、诸葛亮、刘基等任何一位谋士相媲美的大秦重臣,会为了那如过眼烟云般的富贵荣华,甘愿自降身份、与赵高之流同流合污沆瀣一气么?而所谓的努力成为一只“仓中鼠”这种典型的小人物心理更不可能是李斯这样一位为中国统一大业立下赫赫功勋的大人物的毕生追求!
  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苦衷。
  如前文所言,李斯是一位政治家。身处乱世之中,李斯敏锐地觉察到了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而唯有秦国实力雄厚,有统一中国的可能,所以才入荀子门下,潜心钻研“帝王之术”,他要辅佐帝王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凭借自己的出众的智谋和卓越的政治远见,李斯终于助嬴政横扫六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样的李斯,那有半点处处斤斤计较、阴险自私的猥琐形象?

  这样一位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为什么会被赵高的几句话轻易说动呢?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回过头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赵高所言,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斯和扶苏在政见上是有分歧的。扶苏一直推崇儒家思想,也就是王道。扶苏多次劝谏始皇帝要注意休养民息,“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而这也是始皇帝贬斥扶苏的原因。
  而李斯是推崇法家的,儒家和法家之争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法家强调严刑峻法,打击儒生以古非今、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哪一样没有李斯的参与?如此不爱惜天下百姓的行为,怎能获得扶苏的支持?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扶苏掌权,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李斯!不光收拾李斯,还会推翻法家在秦帝国的根基,更有甚者,后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很可能会提前出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