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0-28 09:40:59
等吃午饭时,安娜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平时的红润。
午饭后,冬天和丹增一起离开了旅馆。他们按照释比的要求,出去购买焚香,酒和布料。焚香是那种小孩胳膊粗细的贡香,有一米多高,它和酒都是祭祀必用之物。布料实际上并不要很多,也不是平时做衣服的衣料,而是要纱布。这些东西木尼村都有,外地人祭祀神山,本地藏民转山祈福都用得到。
街上游人如织,他们挤过人群走出了街巷,在寨子南头,一条石子路由远处伸过来,几家村民在路边摆放了香、酒等祭品,也有念珠、绿松石等纪念品,等着客人过来购买。丹增和冬天挨家看了看,最后在一个中年男子的铺子上买了需要的祭品。
村口不远就是原始森林,树木蔓过一条狭长的山谷,又铺呈到对面的山坡上,天地间绿莹莹的一片。几把太阳扇撑在碉楼下,游客们在扇下惬意地喝着酥油茶,一边欣赏山林的景色。丹增叫冬天等他一会,他走到山谷边,探着身子折了几截树枝。
——在太阳扇边一个拣拾饮料瓶的阿婆,扭着头深深地望着丹增。她驼着背,脖子上的念珠都快搭拉到地上了;她左手拖着一个脏兮兮的尼龙袋,右手拄着一根木棍……
这时丹增已经还回来,将焚香都捆到一起,抗在肩上,又拎起布卷和树枝,和冬天一起往回走——冬天怀里抱着一坛酒。两个人走进街巷里,阿婆蹒跚地走几步,靠近一栋碉楼的墙壁,深邃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们。
没一会儿,他们转了个弯,这时她慢慢伸直了腰,拄着木棍跟了过去——她的驼背似乎瞬间变得直挺了。冬天在前面跟丹增说了句什么,随后他们转向另外一条街巷,在一个铺子前买了一只褐色的木碗。她贴着墙角站着,似乎在对着墙祷告,其实她的眼一直斜视着他们,目光阴狠。
“嗡嗡嗡”,一个黑色的飞蛾飞了过来,她的舌头猛地弹出来,粘住了迅速拉进嘴里,再飞快地嚼动几下,咕噜一声咽进肚里。
丹增和冬天离开了卖碗的铺子,往旅馆走去。她一直不紧不慢地跟着他们,直到他们走进家庭旅馆里。她站在街巷的尽头,眼看着男主人为他们打开门,再慢慢地关上……
释比上午回来后,在大门上贴了张古黄色的符。
两个人回到楼上,将所有东西,连同树枝都交给释比。释比叫冬天到楼下借来一把剪子,还有一把砍刀,他坐在床沿上将纱布剪成一个个的三角形,丹增将树枝剁成小木棍,冬天将纱布捆束到木棍上,这就做成了法旗。纱布分红白两种颜色,一共做了12杆,红色白色各6杆。
释比一直没有说话。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毒药猫就隐藏在村寨的某一个角落里,在人群里,在森林的阴影里……
有人在跟踪丹增和冬天——会是她吗?
他必须尽快完成祭祀,带他们离开这儿,越快越好。
日期:2012-10-30 09:28:27
第四章、神山祭祀
太阳升起来了,映着山上的积雪,到处无比的清新明亮,往天上望一眼都觉得晃眼。
四名脚夫帮他们背着牦牛头,一坛酒,一捆焚香,还有各种登山装备,丹增和冬天赶着羊,离开旅馆朝村口走去。
释比没有随他们上山,吃了饭他就到自己的房里。
“阿爸比爷爷,我能上山吗?”
安娜走到释比房前的走廊上,经过昨天的治疗和晚上的休息,她几乎已经好清了。她一直对丹增老家的羌族感到好奇,现在她即将嫁给丹增,又经历了山上的事,她很想亲眼看看神秘的祭祀活动。
“你身体还很弱,留在房间里休息吧。”释比坐在床上,轻声对门外说。
按照羌寨的传统,已婚的女人是不许参加祭祀的,只有纯洁的姑娘才能参与——安娜和丹增在北京就生活在一起了。外人也不能参与,张铁柱自告奋勇求磨了几次,说帮他们背装备,都被释比拒绝了。
这时丹增他们已经到了村外的一个山口,阳光下停着几辆拖拉机,丹增过去和一个司机讲好价钱,然后将装备都放上去,羊也抱上去,最后连同四个脚夫坐着拖拉机上山。夏季是这里的旅游旺季,一群大学生模样的旅游团也搭乘拖拉机上山,其中一个漂亮女生戴着一副宽大的太阳镜,不时和同行的一个男生嬉闹,惹得冬天时不时地瞄她两眼。
拖拉机嘟嘟地冒着烟,驶进了一条山沟。沟内古树参天,阳光从树梢上透下来,在人和羊的头顶上移动。沟内无数大大小小的山石铺成一条坎坷的山路,拖拉机不停地摇晃,颠得肚皮都跟着晃动。走了一程,地面上漫起一层薄雾,拖拉机和下半身都消失了,仿若腾云驾雾一般——一个脚夫说这里叫老君沟,是太上老君到过的地方。
渐渐地,他们来到了森林的深处,雾气也越发地浓重,近处依稀还能看见树木的身影,而头顶上只剩下了一片白光。又往前走了几里路,前面传来轰隆隆的声响,如万马奔腾,又似雷声交鸣。很快拖拉机涉水过了一条溪流,前面出现一块平坦的草地,阳光下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青草。
“到了,上面就是三棚了。”司机熄了火,示意大家下车。
前面是一个拐坡,山路开始变得陡峭,大家只好跳下拖拉机,赶着羊徒步上山。三棚是山路上的一个点,随后他们又经过了四棚、五棚,在两河口他们发现一堆昨日的篝火,那里是一个宿营点。
前面的轰鸣声越来越响,终于,他们看到一片绿荫荫的高山草甸,几个旅客扔掉背包,正对着山的那一面拍照。他们也停下来,就在山对面,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各色花瓣俱有,宛如花海一般;在左首方,一条瀑布飞泄直下,轰隆隆冲击在山岩上,溅起无数的水花,雾气翻腾。
过了瀑布,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像刚下过雨似的,他们换上了登山靴,拄着登山杖往上攀登。五只羊被脚夫牵引着,一声声“咩咩”的苦叫,在山林里听起来有些怪异。下午两点,他们到了一处清澈的湖泊,湖水映着蓝天白云,连湖底古老的石头都变了颜色,他们停下来休息。
后来瀑布边的那群游客也赶上来了,他们在湖边扎帐篷,打算在此宿营了。冬天都看在眼里,心里悄悄地羡慕,他第一次见到戴太阳镜的女孩子,看见有人将上衣当围裙扎在腰里,还有这些游客,外面的世界真好。而丹增一直想着山上的情景,释比说有一只猫头鹰飞走了。
也许危险就在前面……
重新上路,他们的目的地是另外一个高山湖泊,大海子,还在头顶800米高的地方。天渐渐凉了,只有脚夫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丹增抬头都能看见冰川了,阳光从西面照上去,反射到另一座山脊上,像一面巨大的镜子。
越爬越高,丹增渐渐察觉到有些胸闷,头也隐隐地生疼。羊已经不吃草了,叫声凄凉。
又过了一个小时,前面又出现一道瀑布,还是那么猛烈,声震山谷。
五点半,他们终于到了大海子,一片稍大一点的湖泊。这里的海拔是4100米,很少有游客能攀到这个高度,四下里空荡荡的,只有山风呼呼地刮着。脚夫拿了钱就离开了,丹增和冬天找到一处避风弯,将帐篷搭在那。
山脚下,太阳正一点点沉下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