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千句像一句,说一句又像一千句的是什么呢?
我在左顾右盼,保持一贯的好奇;钟诚在搔头皮,保持一贯的手谈;梁功禄在若有所思,保持一贯的严谨;刘元庆在似笑非笑,保持一贯的城府。我把眼光投向涂晓舟,涂晓舟望着法官,法官望着美女律师,美女律师若无其事的瞟一眼田律师,田律师说:“原告的类比并不科学,两个案件没有可比性。”
恐怕田律师也不能自圆其说。
庄秋蝉冷笑了一下:“我看比老牛吃嫩草科学吧。我不觉得我已经老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个年纪才是创作生命的开始。徐若芷也不是草,她是我的红牡丹,我是她的吴昌硕。”
比起讲故事,公开在法庭上示爱更让人不知所措,如果法庭是爱情的圣殿,此刻法官就像个牧师,两脚踩着地狱的庄严,一头顶着天堂的浪漫。
法官:“本法庭从宽容的原则出发,建议原告和被告达成谅解。作为公民,有价值判断和选择生活的自由;作为媒体,有报道新闻和评论事件的自由。既允许别人自主的选择生活,也能容忍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被告在报道中使用‘白嫖’等词确实不妥,原告提出的经济赔偿也无法计算,建议双方进行磋商,各退一步,以大局稳定为重,以和为贵。”
磋商没有结果,择日宣判。
日期:2014-05-20 21:52:33
三、宝黛相会
荇莼发来信息,说晚上唱歌,我说好。
我和荇莼是在“听竹庄”认识的,也可能在之前。
那晚太阳已经下山,暮色是一只金丝猴,我走进听竹庄时,她正攀在柜台上喝饮料,像一只竹节虫,她转过头来看我时,身子一节一节的响,我才发觉她穿着仿佛傣族的服装,像风吹动月光一样一褶一褶的荡漾,眼光也像从水上漂过来的,她的惊鸿一瞥使我想起了宜兴的玉女潭,清澈得落下一丝灰尘都是重污染。从她身旁走过时,就像王家卫电影的慢镜头,我想假如我是一个杀手,此刻是她杀死我还是我杀死她?
所谓秀色可餐,那晚的记者竹庄宴我胃口大开,在干掉前赴后继的土猪土鸡后,我不无恶作剧的想,最好这盘上来的是一只漂亮的竹节虫。
一次擦肩而过,可能就是天涯海角的永别。
我貌似庄重的离席过两次,若无其事的从柜台前走过,期待着和她相遇,哪怕拔枪相向,但斯人已去,空余柜台悠悠。
我的胃口大开显得有点虚张声势。
宴席接近尾声,上来的是一只蝎子,功夫蝎子羹——公鸡蛋炖蝎子。有在座的女生花容失色,竹庄庄主李木明循循善诱:“人人身上都有一种毒,这桌上最善的是猪,猪肉能克毒吗?不能,克毒最好的办法是以毒攻毒,蝎毒可以解毒、止痛、通络。记者经常熬夜,蝎子可以散毒;经常写稿,可以扶正颈椎。最好的化妆品一定是用蝎毒做的,可以祛斑、活血,让皮肤美如婴儿。为什么唐朝家家户户想生女儿,因为都想有个毒蝎女人——杨贵妃,可见蝎子是倾国倾城的极品。”
李木明的话让人恍如回到开元盛世,只恨自己盅里的蝎子太小。他把杨贵妃称为毒蝎女人的理由是:杨贵妃挑起了两个男人的战争——唐玄宗和安禄山。不过这似乎不是杨贵妃主动挑起的,最多玩心大点,多看了安禄山一眼,所以战争,不过是男人的自作多情罢了。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写稿,有人说美食记者又吃又拿,吃饭不花钱还拿稿费。这吃饭是白吃,拿稿费可不白拿,假如编辑催稿,熬通宵都得把稿赶出来,吃下去的又化成文字,复被电脑吞下去了。
确实白吃。
但若能把吃化为想象,这吃还是其乐无穷的,我的思绪被暮色四合、竹子、山庄拉来拉去,还有个神秘的女人和武功高强的蝎子,这像个什么?武侠世界。于是大电影在电脑上演了:
你嘴上有江湖的风暴
多年以前,我在桂林的一片竹林等待一个叫梅若华的女人,我用竹子丈量她的行程,我砍下一节竹子,就说明她走了一天。她一定又累又饿,于是我在竹筒里装满米,那是给她准备的晚饭,尽管她其实吃不到。
我的竹筒已经堆满了一房间,梅若华依然没有来到。一天晚上我又累又饿,伏在桌子上睡着了,朦胧中听到劈劈啪啪柴禾呼啸的声音,我冲出屋门跑上山坡,回头看时我的茅屋已成一片火海,火光冲天而起,像桃花岛上的桃花美丽绝伦。
----------------
人与人始终有0.01秒的距离是无法逾越的,我宁愿回忆我的开始。我仍然记得桃花灿烂的春天,一个女人叫我在桂林的一片竹林等她。如果记忆是一筒筒的竹筒饭,我希望它永远不会过期,如果非要给它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附:听竹庄的3种武器。
清炖王八:
用一整鸡制出鸡汤。将甲鱼去气管,去内脏,斩去脚爪,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刮净背壳,置于炖锅中。加入鸡汤、红枣、枸杞、生姜及特制清酒,炖五十分钟,加入甲鱼蛋,炖五分钟即成。
具乌发、润肤、抗衰老功效。
烤乳猪:
用五香味料均匀涂猪内腔,约腌35分钟,用沸水烫猪皮淋硬猪身,均匀涂上麦芽糖,上叉,入挂炉内将猪内腔烤熟,然后在明炉上烧至猪皮起麻点,色泽大红即可。
皮酥肉嫩,有麦子和鲜花的香味。
功夫蝎子羹
蝎子入沸水烫,排洗,各药材、配料洗净,鸡块洗净,一蝎一盅加辅料,炖2.5小时,加入公鸡蛋,再炖5分钟即可,也可放大煲或紫砂壶炖。
具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毒散结功效。
日期:2014-05-20 21:53:45
作为一个美食记者,我不是亩产10万斤的种田能手,刚进报社时,正好这里缺个口,让我顶上了。其实我的小算盘是做财经记者或副刊记者。财经方面,企业开业的新闻多,红包拿得多,经常可拜访王石、柳传志等“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我就是财经专业毕业的。副刊方面,从小喜欢文学,诗词歌赋得心应手。但却被安排到了一个离诗意最远的地方——厨房。积极性有,激情不够,服从命令,觉悟不高。在一亩三分地上耕耘,收支刚好平衡,稿件拖一拖,总能在最后通牒时交上去,超产是没有的。而且写稿不喜欢就吃论吃,喜欢天马行空,思维在财经、文化、吃、过去、未来五度空间飞来飞去,放不下的梦想,踢不走的现实,过河的卒子,拼命的水手,写出来的稿件有点扭曲,编辑陈妤拿到稿件的第一句话就是“变态”,但每每还是兴高采烈的发出去,而且在标题上花不少心思,好在有个懂我的编辑。
也许人性中天生有喜欢不正经的倾向,我这些不按常规写的文章,反倒很受欢迎。
文章见报第二天,邮箱跳出来一封邮件,说拜读文章,很想喝“新奇士橙汁加酒”,在“竹林居”恭候,能否赏脸光临。邮件写得很客气,也很具体,邀请一具体起来就不好拒绝,何况还是个女的,我又想到了那晚的玉女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