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两个月,哲宗皇帝晏驾,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端王为天子,立帝号曰徽宗,便是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原著中有一个知识性的错误。“徽宗”是庙号,是皇帝死了以后才能获得的名字,皇帝活着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的庙号是什么。所以原著中说的“立帝号曰徽宗”是错误的。按理说明朝的皇帝也是沿用这一规定的,原著作者不会不知道,为什么还有这种错误呢?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且不去管它,我们还是接着说幸运的宋徽宗。
一不小心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还正好砸在自己的头上,正所谓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既然挡不住,那就不要挡了,既然当了皇帝,那也就只好当下去。做任何事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好处,当皇帝也是如此。有宿太尉这样的能顶起国家大事的手下,道君皇帝就不必整天殚精竭虑地忧心国家大事;又有蔡太师、高俅、童贯、杨戬这样的能带来生活快乐的手下,道君皇帝自然也就不会过于无聊,这皇帝真的是不白当了。这辈子,值。
不过,我们要是据此而理解为当皇帝很容易,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正如做任何事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好处一样,做任何事也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坏处。要是当皇帝真的这么容易,为什么只有宋徽宗当了宋徽宗而别人没有当上宋徽宗呢?
当个皇帝可是真不容易啊,你看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是快快乐乐、笑口常开的?有几个皇帝是高寿的?其他暂且不提,先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这伙计让人“拥戴”了一回,“不得已”当了皇帝(真是没办法啊,他们非要我当,呵呵),他当了皇帝难道就不担心别人也用实际行动向他学习?他要是不担心,何必还要搞什么怀酒释兵权?唐朝搞蕃镇,汉朝搞封王,哪个不是为了皇权更巩固一些?到最后搞来搞去都是同一个下场,中国的历史就是来来回回一圈圈地转着玩,何曾有个进步?当然这是题外话。
日期:2012-10-04 22:11:32
当皇帝要操哪些心呢?在我看来,至少有这么几个:
当皇帝首先要搞好辖区内的经济,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搞好经济这是皇帝的本职工作,是当皇帝的基础。每一个成年人包括皇帝在内都应该认识到:本职工作做好了,一切皆好,再怎么玩也能让人理解,而本职工作做不好的人到哪儿都是讨人嫌,皇帝也不能例外。当皇帝的一定要保证他的人民有饭吃、有衣穿,冬天冻不死、夏天饿不死,不然的话,人民要皇帝干嘛呢?要知道,皇帝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皇帝大家也就这么过。人民认可皇帝的存在不过就是因为皇帝说他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皇帝这样说了,就必须做出个样子来让老百姓看看,皇帝要用手中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上去,这样老百姓才会说他好,他的位置也才能坐稳。老百姓都不想要皇帝了,皇帝再牛也没用。再说了,老百姓的钱多了,才能有多余出来的钱给皇帝进贡——尽管这种“多余”也许并不是很多余——皇帝的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提高。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高高在上的皇帝并不能离开老百姓独立地存在。换句话也就是说,皇帝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其实是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任何人要想过好日子都要好好干活,皇帝也不能例外。幸好《水浒》里的皇帝还算是个懂经济的,他并没有过多地干预社会经济的运行,因此整体来看经济状况还算是很可以的。看完全书,没见到作者对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出什么大的指责,倒是经常看到作者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对皇帝搞经济的能力的赞赏。
以走长途的人到路边人家借宿为例。书中描写的第一个借宿是王进到史进家借宿,史进家拿出的待客的饭菜是“四样菜蔬,一盘牛肉”,还有酒。书中描写的第二个借宿是鲁智深到桃花庄刘太公家借宿,刘太公拿出的饭菜是“一盘牛肉,三四样菜蔬”,同样还有酒。从这两次借宿我们可以看出,跑长途的客人到路边人家投宿,主人根本就不问客人的经济情况,客人也不必先声明自己带了多少银子,是不是有可能没钱吃主人家的饭,主人按照通行标准拿出的也就是默认的待客饭菜就很不错。说实在的,我平时也不敢经常吃烧鸡烤鸭什么的,激素太多是小事,关键是吃不起。水浒里的主人却没有这种担心,他们普遍认为过往的客人吃得起这些东西,所以对过往客人的经济情况很放心,让客人吃好喝好,不怕客人最后给不起饭钱。这并不是因为主人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尚,再高尚的思想境界也挡不住经济基础的倒塌。主人能放心地让客人吃肉喝酒,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主人家本身经济状况很好,多喝一点酒少喝一点酒根本就无所谓,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都还是可以的,出门在外的人一般不会一点饭钱也付不起。单是从借宿这吃饭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日期:2012-10-05 22:09:06
我们也可以再进一步推论一下:要搞清楚一件事,不能只看主流对这件事的评价,因为主流往往会搞欺骗;也不能只看非主流对这件事的评价,因为非主流往往偏激。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看一看与之相关的各种其他事物的表现更为合适。比如说吧,我们要想知道一个地区的治安情况是好还是坏,怎么做最好呢?我认为不能到报纸上看评价,那样往往不真实。不如我们亲自到旅行社问一问:“有没有到某某地方的旅游团?”如果有,那就是治安不错;如果没有,呵呵,你懂得。
跑题了,我们还是接着说道君皇帝。道君皇帝是怎么把经济搞好的呢?在我看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遵守市场经济规律。该服务的时候及时服务,比如天下瘟疫流行了,就及时请天师做法消灾,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促使经济活动及时恢复;不该乱插手的时候不要插手,比如禁止开设赌坊之类的事不要做,因为人民群众需要赌坊。顺从经济规律,经济自然就搞好了。
顺从经济规律,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能做到的。晚清时期,也是就是那位著名的太后掌权的时候,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各种各样的新式工厂如同雨后蘑菇一般成长起来了。按理说,这是好事,于国于民于皇都有利的好事。不过,不知是不是因为头发长的原因,那位太后以及她的手下非要把这此新企业全都搞成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结果如何呢?企业没有不赔钱的。企业就是企业,政府就是政府,为什么非要把企业和政府绑在一起?政府为什么非要插手经济呢?宋朝皇帝能做到的事,为什么清朝太后反而做不到?流氓不可怕,流氓掌权才可怕,流氓做了皇帝,这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啊!
日期:2012-10-08 22:18:4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