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的圣人:看低调的他如何PK掉百王,开创盛世,竟堪称圣人》
第31节作者:
浪迹zty 日期:2014-05-30 18:44:37
在陈平去世之前,刘恒听说河南郡守吴公的政绩为天下第一,于是将他召入朝廷重用。吴公者,此人与秦朝丞相李斯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法律,所以刘恒任命他为公安部长(廷尉)。因为当时朝廷正思贤如渴,吴公于是向刘恒举荐了一位奇才,此人便是时年二十余的洛阳人贾谊。
贾谊者,洛阳人,十八岁就因为才华出众而闻名郡内,搁今天就相当于市高考状元。但这个贾谊同学可不仅是市高考状元那么简单,因为高考状元的头衔只能证明一个人考试水平独占鳌头,与政治才能基本上是作家与赛车手的关系,贾同学的过人之处就是文章与文治双绝。吴公当时为河南郡守,听说小贾才华横溢,就将他召至门下,甚为器重。
吴公入朝当上部长后,向刘恒举荐贾谊,说小贾这位同志虽然年纪轻轻,但相当精通诸子百家之书。刘恒遂拜贾谊为博士。所谓博士,其官职源于战国时期,职掌经文典籍的管理与传授,官阶不大其俸禄才六百石而已,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级研究所所长,还可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什么的。
贾谊当时虽然是汉朝最年轻的博士官,但却是所有博士中最有才的一位,即便是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也不能与他比肩而立。刘恒每次给诸博士官布置问题时,各位年长的博士官都没有说上什么,唯独贾谊侃侃而谈尽答刘恒的提问,而且在场的博士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的意思。久而久之,各位博士都觉得小贾这个同志挺有才的。刘恒也十分欣赏贾谊,遂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已升到太中大夫。
日期:2014-05-30 21:31:58
汉文帝二年十一月,天有日食,刘恒以为是上天对他的警戒,于是正式下诏求贤补过。随即,他又下令节省徭役费用便利百姓,罢免护卫京师的卫将军部下的军队。不仅如此,他还下令给太仆(替皇帝管马及出行的官,类似于《西游记》里的弼马温,但其地位要比后者高许多),将宫内多余的马屁交给驿站使用。
贾山利用这一机会,乘机向刘恒上书,阐述所谓“治乱之道”。贾山者,颍川人,其爷爷贾祛做过战国时代魏王的博士。贾山师从爷爷贾祛,他并非一个传统的儒生,其学识涉及诸子百家。贾山与贾谊是什么关系,反正我是搞不清楚,但他应该没有贾谊才华出众,所以他也没有闻名于郡内而受到市级领导的欣赏,只是在颍川侯灌婴的手下做骑马随从。
日期:2014-05-30 22:29:40
贾山此次谈论治乱之道,其题目名为《至言》,他在文中声称自己为了直言谏主,不惜触犯龙颜乃至身死为戮。所谓“砍头不要紧,主要言论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就是说的贾山这类为追求直言而视死如归的人。贾山的这篇《至言》很长,我就不在这里将它列出来,免得刘恒在上面有意见。他的大概意思是说,希望刘恒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要善待士人多采纳他们的意见,工作的时候要端正态度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日期:2014-05-30 23:37:32
刘恒览奏,深以为然,史称“上嘉纳其言”。自此以后,刘恒对士大夫越发恭敬,有史为证:
上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资治通鉴》《汉纪六》)
刘恒每次上朝时,遇到郎、从官上奏书,没有不停车接受他们的奏书的。你要知道,这些官都是汉朝的小官,其俸禄一般不超过六百石,三百石的同志也多在其中,刘恒却能屈天子之尊停车采纳他们的意见,这在封建帝王中实属难得。他能做到这点,不能说没有贾山的功劳。
其后不久,与贾山关系不明的贾谊也上奏刘恒,说是要刘恒重视农业生产,多积累财富以备不虞之患。贾谊的这篇文章也有点长,我就不在此罗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汉书 食货志》。刘恒当时御览完奏书,有感于贾谊的言论,于是首先开辟天子的耕田,率先耕种,以劝勉百姓从事农耕。
为了进一步劝导百姓“务本弃末”,即从事农业生产而放弃参加工商业活动,刘恒又于该年九月就此下诏。他在诏书中强调,农业是天下的根本,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有的人不专心务农而去经商,使得天下衣食贫乏。恒哥我十分担心这种情况,所以率领群臣耕田以鼓励农业生产,应该减免百姓们今年的田租。
日期:2014-05-31 12:31:24
刘恒之所以煞费苦心地劝导百姓务农,除了自己懂得农业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性外,贾谊之前的那封奏书功不可没。他在奏书中强调,如果刘恒不劝勉农耕积蓄粮食,一旦国内发生大面积饥荒该怎么办?如果边境发生战乱又拿什么供应军粮?如果这两者同时发生,你刘恒岂不得就此玩完?
这就是贾谊的远见,他让刘恒不得不对农业引起更高的重视,不得不在二年内二次下诏劝勉农桑,不得不以免除田租的方式善诱百姓务本弃末。平心而论,贾谊之才甚于贾山,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命运相对于贾山而言要悲剧得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