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康末雍初的那段谜团》
第2节

作者: 荷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26 14:41:50
  大概康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激怒胤礽,并以此作为处治他的一个理由。现在,康熙不仅拿兄弟之情说事儿,甚至还向众人提到了他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那是在康熙二十九年七月的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康熙说,胤礽到行宫看了自己的病容之后,居然“略无忧戚之意,见于词色”,意思是说胤礽的言辞和脸上没有一点儿忧伤悲戚的样子。于是,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就让他先回了北京。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可是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却说自己对此已包容了20年。我不知道16岁以后的胤礽是否在康熙每次生病的时候都是如此的表现。如果真是这样,恐怕康熙一定不会包容20年,早就给他废了。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胤礽夜窥康熙帐篷,被康熙疑为“弑逆”。这恐怕是废掉太子胤仍的最好理由。但这实际上也是最不成立的理由。史料中没有说胤礽为何夜窥康熙帐篷,但可以想象绝不是为了刺杀康熙,因为这样的行为在重兵把守的皇帝行营里无异于自杀。况且,史料也明确记载,当时太子胤礽就为此申诉说:“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康熙听了,不但未斥责太子,反而认为说得对,令将胤礽项上的锁链取下。这就说明所谓的“弑逆”根本就是无中生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康熙第一次废太子应该是早有预谋的,并非一时之激愤。而起因就是当时太子党的强大势力使康熙感觉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如果不废掉胤礽,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健康的下降,皇权就会被进一步地削弱,按照康熙自己的话说,皇太子那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日期:2015-05-26 16:10:49
  既然准备好了要废掉原太子胤礽,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康熙一定也就想好了替代胤礽的人选。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康熙儿子中已成年的皇子有长子胤禔、三子胤祉、四子胤禛、五子胤祺、七子胤祐、八子胤禩、九子胤禟、十子胤俄、十二子胤祹、十三子胤祥、十四子胤禵。那么,在这十二个成年皇子当中,康熙心目中的这个未来的储君是谁呢?这个我们从现存的史料当中就能找出答案。

  首先, 康熙不会选择皇三子胤祉。因为根据清史资料,胤祉平日与太子胤礽关系“素亲睦”。既然康熙已经废了胤礽,那他当然不会选择与胤礽关系极铁的胤祉的。
  其次,康熙也不会选择长子胤禔。因为当年康熙废掉胤禔的舅舅明珠,就是因为明珠想改立自己的外甥胤禔为储君,而这并不合康熙之意。所以在康熙的心目中是绝不会考虑长子胤禔的。
  但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儒家礼数尊崇“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而崇尚儒家思想的康熙皇帝在嫡子胤礽被废之后,由于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不是嫡子,因此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原则,他就应该选择胤禔为储君。这当然是康熙不能接受的。

  胤禔生于康熙十一年,因为前面的四个哥哥均早殇,按礼法,在成年皇子中他的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因此,胤礽是以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的。
  由于胤禔在诸皇子年龄居长,因而替父皇作事最多,功劳也最大,资历除了太子胤礽外也最高。他曾三次参与大型军事作战和巡视,都有所作为。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随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出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这显然是康熙在利用胤禔和索额图之间的矛盾来牵制索额图。这年三月,26岁的胤禔被封为直郡王;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任总管,还衔命祭华山。

  对于自己的能力和资历,作为皇长子的胤禔自然是十分自信的。虽然支持自己的舅舅明珠遭到父皇沉痛地打击,但近二十年来皇帝和太子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及随之引起的关系变化,胤禔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巡幸期间二人发生的重大矛盾,使胤禔借机出手帮助父皇打击太子胤礽而至其于死地,并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从而重新燃起了争夺储位的希望。

  日期:2015-05-27 12:14:16
  然而,胤禔很快就发现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康煕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在宣布拘执胤礽的同时,康熙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可见,在康熙的心目中胤禔只是一个可利用的皇子,永远不可能成为储君。
  立嫡不成,立长也不成。那该怎么办呢?如果此时康熙皇帝假惺惺地让大臣们公推一个储君人选,那么这帮大臣该选谁呢?我想,作为心照不宣的大臣们只能是按照皇子们的年龄顺序由上往下来推。而皇长子之后的皇三子胤祉又因与太子胤礽关系极好,当然也不合适。于是,顺其自然就应该是公推皇四子胤禛了。
  为了安抚或者说进一步做好胤禔的思想工作,同时也是为了试探其对太子人选的态度,康熙找来了胤禔,向他询问其对太子人选的看法。胤禔自知已无望承继大宝,便向皇父推荐了在王公大臣当中口碑极好的皇八子胤禩,并说“看相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今钦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胤禔为何会推荐胤禩呢?原来由于胤禩的生母卫氏身份低贱, 因此胤禩自幼便交由胤禔的生母惠妃抚养,因此胤禩与胤禔的母亲惠妃以及胤禔本人的关系极为亲近。胤禔的这番言论立刻惹得康熙勃然大怒,认为八阿哥胤禩也同胤禔一样有希冀大宝之心,遂对其予以防范。

  九月十九日,康熙再召众皇子至乾清宫,云“废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称胤禩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党羽早相要结,谋害胤礽,今其事旨已败露。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向来与胤禩交之甚深的皇九子胤禟邀皇十四子胤禵一同带了毒药前去阻谏,胤禵奏言:“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康熙斥曰:“你们两个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你们两个亲王么?”胤禵于言语间冲撞了康熙,帝怒,拔出小刀对他说:“你要死如今就死”,欲诛胤禵。亏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众皇子叩首恳求,康熙方才收下小刀,命诸皇子将胤禵责打二十板,逐之出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场父子间的流血冲突。

  不久,张明德一案审结,康熙帝因八阿哥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革去胤禩贝勒爵位,为闲散宗室。张明德情罪极为可恶,着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诸人俱往视之,实乃杀鸡吓猴,令众毋效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