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的阴霾》
第25节

作者: 司马楚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邱师隆的家在落子铺镇与上官镇交界处的扣家村,在这里做事的矿工很多来自那一带,彼此都认识,这也是夏一勋要他来安抚家属的原因之一。邱师隆一边安慰着这些着急等待的家属,一边适时告知救援情况。
  为了缓解焦虑,邱师隆索性坐在他们中间,和大家闲聊起来。聊天是他的拿手好戏,很快,轻松祥和的气氛替代了刚开始的沉重冗长。大家开始平心交流、倾吐。杨淑卿在一旁看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觉这是不仅是一位健谈、风趣十足的老人,更是一位能服务群众的贴心高尚之人。
  在这些等待家属中,矿工邱胜利的家属最引人注目,老婆、老娘、儿女都来了。也许是庄稼人常年劳作的原因,邱胜利七十高龄的老娘依然精神很好,健谈精干。老婆吴秋菊楚楚可怜,从进房间起一直在擦拭眼泪。四岁的女儿和两岁的儿子尚且懵懂,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燃得正旺的炭火将他们的小脸蛋映成两个可爱的红苹果。
  “妈妈,爸爸怎么还没来?我都想睡了。”
  邱胜利四岁的女儿打了个哈欠,疲倦地问着吴秋菊。她只知道和家人到这里来是等爸爸回去,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到女儿这么一问,悲伤的吴秋菊忍不住抽泣起来。天真的孩子这才看到妈妈已泪流满面,疑惑地看看旁人又看看妈妈。
  “乖宝宝,困了就睡吧。等你睡醒来,爸爸就回来了。”
  杨淑卿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走过去安慰小女孩。小女孩点点头,也许实在太困了,将头靠在妈妈肩膀上闭上了睡眼。

  日期:2013-08-11 07:09:33
  在屋外的救援现场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救援人员与围观群众川流不息。为了防止另生事端,担任救援现场总指挥的副市长彭清明下令派出所干警拉起警戒线。以隔离数量众多的围观群众,避免救援现场混乱。
  凌晨时分,市委书记周大生、市长申启明相继趋车亲临现场察看。见八九个小时过去了,救援行动依旧进展缓慢,心里万分着急。一旦七十二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过,井下二十六名矿工生还可能微乎其微,自己头上的乌纱也是摇摇欲坠。
  坍塌事故是否上报,周大生与申启明经历了和邓花庆一样的困惑。斟酌再三,周大生还是决定上报,毕竟事情重大,无法隐瞒。明天省煤炭管理局、安监局领导会亲临救援现场。所以,今晚特赶下来留在救援现场是明智之举。就算事态往最坏方向发展,自己也是日夜坚守在第一线。到时侯,再适当疏通协调好关系,争取躲过这一劫。

  周大生与申启明是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带头人,在宝庆市任职近一年。种种迹象表明两人配合不默契,合作不愉快。他们在上面各有其主、都有可靠背景,所以都不将彼此放在眼里。起初两人还能做到心不和面和,渐渐地随着过结增多,矛盾日益突出,两人见面便火药味十足。最后发展成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明刀明枪地对着干。这样的场面屡见不鲜,以致于两人都在的场面没几人想拢边。
  书记、市长不和,就意味着党政班子不可能拧成一股绳。工作上的事情,两大阵营分得清清楚楚,谁都不愿迁就妥协。最难堪的要算那些贴心下属,注定只能做颗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伴君如伴虎,万一哪个小细节引起误会,搞不好会将自己一生前途倒贴进去。他们明里站中间,因为过左或右不但得罪人,而且还会将自己搞得不是人。但暗地还是心向市委书记周大生,因为党管人才,干部的前途与未来都是书记说了算。

  冬天乡村的夜晚格外寒冷,尽管现场生了火堆,但那一点温暖很快被冷空气稀释掉。书记与市长亲临现场只为做秀,不可能通宵达旦地坚守。现在上官镇地盘,只能是夏一勋尽地主之宜妥善安排了。二人不和在干部中早有传闻,夏一勋将两人巧妙安排在两个毫不相干,不会出现在同一视线范围的房间休息,这样,去汇报工作的人员就不用顾忌和纠结什么。
  时间在大家的牵挂与不安中逝去,转眼天已朦朦亮。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救援人员竭尽全力,争分夺秒与阎罗王抢时间赛跑。可救援工作还只处在开凿通道阶段,依然无法向井下通风、输送地面空气。等待的矿工家属彻夜未眠,都知道他们的亲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整夜虔诚地祈祷,将心中的念力拧成一股绳,企图能传递到井下让矿工们看到生的希望。

  凌晨时分,邱胜利的老娘实在等不下去了,索性要叫了同村人的摩托上庵堂烧香拜菩萨求平安。吴秋菊抽泣了一整夜,美丽的大眼睛哭得红肿如桃子。任工作人员怎么安慰,只一个劲地点头,眼泪却一直长流不止。一对年幼的儿女在浑浑不安中睡了过去。
  镇政府所有干部职工整宿都在待命中度过。由于事发突然,他们担心家属情绪失控,担心周围群众趁机闹事等等。在这个深冬的寒夜,若大的满月将银辉洒在层层叠叠的山峦,铺盖在静谧深沉的大地,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而平常。月光下忙碌的人影时聚时散,周围村庄狗吠时密时疏,一切又是那么地诡异而不可测。
  老人们都说狗接地气,能看到世间游荡的鬼魂。听着周围村庄的狗对着煤矿狂吠无常,诡异的吠声中有的透露着杀气,凶狠无比,有的似乎在呜咽,宛如狼哀,一阵紧跟一阵,人们紧绷的心跟着悬了起来。大家心照不宣地来回走动着,不安与惶恐全都写在脸上。
  晨曦初现,残月渐隐,惊心动魄的一夜过去了。当阳光将阴影象剥笋般一层层从大地退下来,天地间变得温暖明亮起来。紧张了近二十个小时的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地在阳光下走动,感受一下阳光普照,以趋散全身心的寒气。尽管这彤红的朝阳将大地照得亮堂堂,但也穿不透厚厚的地层,将光辉撒向游离在阴阳两界的二十六名矿工身上。人们在心中一万遍地想象他们此时在地下恐慌的情景。并默默告知千万不要绝望,只要有强烈的求生欲望,才会有生还的希望。

  杨淑卿和大家一样散步在阳光照耀的救援现场,心情格外沉重。这地下是否还有二十六颗心在跳动?这阴阳生死门怎会如此坚不可摧!记得自己准备公务员面试时,曾看过许多关于煤矿的参考资料。总结下来,只一个感慨,黑黑的煤全是血煤!如今,她对这感慨体会得尤为深刻。这黑沉沉的土地可以肆无忌惮地埋藏鲜活的生命!这黑乎乎的煤块里,浸透了矿工们殷红的鲜血!看着焦急无助的矿工家属,她感觉心里堵得慌,不经意间,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日期:2013-08-12 11:51:21
  第十章救援

  时近上午十时,只见市委书记周大生、市长申启明分别从房间出来,两人都睡得蓬头昏脑。边整理衣服边急匆匆往救援工地走去。紧跟着,副市长彭清明、煤炭局长陈以春也从同一房间出来,神情疲倦地赶往救援工地。原来是省煤炭管理局与安监局的领导快到这里了,市级领导这个时候应该精神抖擞地战斗在救援第一线才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