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动乱的年月,没有对错是非,没有忠诚背叛,更没有邪恶和正义,一切都是以“枪杆子”说了算,见惯了百姓饿殍遍野,亲眼目睹过为了皇位动不动就骨肉相残的赵弘殷心里更是明白,这年月,惟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最值得效忠,其他的都是他妈的扯淡!
在赵匡胤十岁的那一年,后晋迁都汴梁(开封)。赵匡胤的家也跟着搬到了汴梁,赵弘殷照样在后晋的禁军中任职。就这样,赵匡胤幸福快乐的童时代年过去了。
在开封,赵匡胤进入了他的少年时代。
日期:2009-11-07 12:33:30
连载(4)
赵匡胤全家搬到汴梁之后,陌生的环境没让他安分起来;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的加强,还有就是遇到了一伙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们,这让赵匡胤一下子就玩疯了。
眼看着宝贝儿子整天和军中同事的那一帮调皮捣蛋的孩子打打杀杀,玩得不亦乐乎,赵弘殷夫妇是束手无策。
赵弘殷这么多年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每天都在刀口上度日,深知舞刀弄枪这行当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职业,弄不好小命就没了;因此他不希望这个宝贝疙瘩儿子走他的老路。早在洛阳时候,他就给幼年的赵匡胤找了一个家庭教师,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当时夹马营附近还有一间私塾,老师姓陈,赵弘殷又把赵匡胤送了过去。
可结果却让赵弘殷大失所望,赵匡胤对上学没兴趣,对那些书书本本的东西根本就不感冒,读书的时候心不在焉,老师一个没注意他就开了小差,估计迟到、早退、旷课都成了家常便饭,常常惹得陈学究大发雷霆,不曾一次地找到赵弘殷两口子,两手一摊,叹道:“孺子不可教也!”
到了开封,因为后晋建国后一直处于动乱的状态。这两年的时间里,赵弘殷军务繁忙,有时候还要经常带兵出征,就更没工夫对儿子进行严加管教了。按说这个节骨眼儿上,素有“女中丈夫”之称的杜夫人应该主动承担起儿子的家庭教育,可是就在赵匡胤12岁的那一年,母亲杜夫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继而又轰轰烈烈地产下一个男婴,当天夜里红光大盛,周围的大街小巷中充满了香味儿,动静丝毫不减当年赵匡胤出生的时候。
赵弘殷夫妇又得了一个宝贝儿子!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赵弘殷为了生计在外带兵,杜夫人却分身无术,只能将一颗慈母的心全都扑到了第二个儿子的身上。这个儿子,大家可能知道了,他就是后来堪称“大宋第二牛人”的赵光义。
赵匡胤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可是却继承了父亲赵弘殷的禀赋,喜欢舞刀弄枪,弓马骑射。在父亲经常外出,母亲又忙着哺养小弟弟的这段时间里,赵匡胤可谓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同时和小伙伴们玩得花样也越来越多了,不仅如此,一些高难度、强刺激的项目也随之出现,真可谓玩儿上了档次,玩儿出了水平。
这期间,赵匡胤折腾出了两件大事,使其声名大振,迅速地成为了那些孩子们名副其实的“统帅”。这也就是很多史书上都曾经记载的那两件颇为经典的事件。
第一件事说的是有一天他和同伴韩令坤(具体是不是韩令坤,这个是存在争议的,后文中咱们还要提到)在一个废弃的破屋里赌博,忽然听到外面的树上有鸟叫,于是两个人一起跑出来抓鸟;可是等他们刚一跑出来,那间破屋子就轰然倒塌了。
后来有人传言这是赵匡胤有神人相护,我看这件事想必是凑巧,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这就好像是地震海啸泥石流中的幸存者一样,明明知道是凑巧,可事后谁也会感叹自己命好,很可能就有佛祖上帝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
而另一件事就让人目瞪口呆了。
说有一个人,估计也是赵匡胤的小伙伴,牵着一匹没有经过驯服的烈马,在赵匡胤的面前大肆宣扬“此马脾气大得很,没人能骑得了”。
赵匡胤年轻气盛,岂肯服软儿,二话不说就跃上马背,策马扬鞭,放纵狂奔,风驰电掣地就飞驰而去。
赵匡胤从小喜欢舞刀弄枪,身体健壮,能骑一匹没有经过驯化的烈马是不足为奇的。可是后来发生的一幕却让人瞠目结舌。那就是后来这匹马忽然朝着城门而去,那座城门不高,行人很多,赵匡胤躲闪不及,于是“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这就是说赵匡胤的头碰在“门楣”上,竟然毫发无损。如此一来,不由得会让人心生疑窦,当时那匹烈马跑得非常之快,赵匡胤是血肉之躯,脑袋生生地撞到了门楣之上,怎么会安然无恙,一无所伤?
稍微有点物理和医学常识的人就知道,一个高速运动的脑袋撞到城门口上面的砖木上,无论从力学还是医学的角度讲,那都是致命的;就是不撞个脑浆迸裂,最起码也得撞一个严重的脑震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下半辈子就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危险了。
可是我们的赵匡胤却偏偏“一无所伤”,难道赵匡胤从小就练成了“铁头功”?难道他真的是有金甲神守护?
答案是否定的,为此蔡东藩先生也有所怀疑,因此在《宋史演义》中做了修订和更改。
在我看来,这件事想必是有的,不过他的头并没有撞到城门的门楣之上,而是在即将撞到的那一刹那之间,赵匡胤身手敏捷,从马上飞身而下,然后奋起直追,最后“更追马腾上”,这才符合逻辑。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赵匡胤虽然争强好胜,但遇事沉着冷静、身手矫捷、机智勇敢,活脱脱一个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好苗子。
这两件事后来都经过史官们的加工,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让这极其平常的两件事成了宋太祖赵匡胤“吉人自有天相”的佐证。
日期:2009-11-07 14:46:45
连载(5)
就这样,赵匡胤慢慢得长大了。可是这个世界,依旧乱得一团糟。
臭名昭著的石敬瑭是靠着契丹人给他撑腰才登上皇位的,事后不仅履行了全部承诺,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自毁中原屏障,还恬不知耻地对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既称臣又称爹,每年都要送去大量的钱财充当“保护费”;他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个皇帝安安稳稳的当下去。
就这样,石敬瑭苟延残喘了几年,终于一命呜呼。
反观石敬瑭这辈子,前半生戎马生涯,也算是轰轰烈烈,干了几件像模像样的事儿;后半生虽然当了皇帝,但是却割地认爹,称臣纳贡,其奴颜婢膝之嘴脸,无耻卑劣之行径,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盛起了一股翻案风,可是他石敬瑭要想着榜上有名,恐怕真得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即使真到了猴年马月,恐怕也不行,因为那些认贼作父的人恐怕连“贼”也会看不起的。
石敬瑭本来是想立的他的小儿子石重睿的,可是一闭眼,部下就背叛了他。
石敬瑭的侄子、齐王兼侍中石重贵在权臣冯道(请大家记住他,这个人不一般,以后我们还会提到他)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的支持下即位,是为出帝(或少帝)。
石重贵这小伙有点儿个性,在景延广的怂恿下,对契丹只是称“孙”,而绝不称臣,还真是公私分明;这还不算,石重贵竟然又封锁了北部边境,彻底断绝了和契丹的依附关系,并且还大力地整顿军备,想着重振他们沙陀族人当年的雄风。
耶律德光听说后把眼一瞪,这还了得!
我正儿八经的孙子有的是,如果得不到一点儿实惠,当个名义上的爷爷有什么用?难道你石重贵过年过节的还想来我这儿讨压岁钱不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