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风云--最细致的人性五代史》
第17节作者:
布衣卿相0
庞勋之死
庞勋率军二万人由石山向西进发,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一无遗存。康承训得知庞勋的动向,以沙陀大酋长朱邪赤心率数千骑兵为前锋,步兵和骑兵八万人向西讨击庞勋。
庞勋袭击宋州(治所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攻破了南城,宋州刺史郑处冲据守北城,庞勋得知城内官军已有武装准备,即放弃宋州,渡过汴水(今汴河),向南攻掠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结果被沙陀铁骑追了上来。
此刻,庞勋还未得知徐州彭城被官兵占领、自己的老爹庞举直被杀的消息,率军沿涣水(今浍河)向东走,企图回彭城总部。
由于沙陀铁骑的步步紧逼,再加上日夜奔波,连吃饭的功夫都免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蕲县(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蕲县镇),准备渡浍河逃走,官军将领李衮阻断了桥梁,勒兵拒之。
庞勋变军无法渡河,惶惑不知往何处去,于是又转至了蕲县以西。就在这时候,八万官军主力赶到了此地,狭路相逢,官军喊杀震天,纵兵攻击,杀死变军近万人,其余绝大部分人被官兵驱逐到涣水(今浍河)中溺亡,投降的仅一千人而已。
八万官军发疯一般搜寻庞勋,以求富贵,可惜军中并没有人认识他,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
数天以后,在投降变军的指引下,在淹死的变军尸首堆中,找到了庞勋的尸体。
一代风云人物庞勋,就这样牺牲了。
对于庞勋之死,史书上的记载是这样的:
《旧唐书 懿宗本纪上 咸通十年九月则》:玄稔收复徐州,庞勋方来赴援,闻城已拔,欲南趋濠州,马举追及涣河,击败之,勋溺水而死。萧县主将又斩许佶首来降,徐寇悉平。
《新唐书 懿宗本纪 咸通十年九月则》:九月癸酉,庞勋伏诛。
《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七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 咸通十年九月则》:杀贼近万人,余皆溺死,降才及千人,勋亦死而人莫之识,数日,乃获其尸。
庞勋具体是怎么牺牲的,或自杀?或他杀?或驱赶淹死?没有人能回答。
简单推论一下:以上三处史料,均未出现他杀的记载,虽然我们没有庞勋尸首上有伤无伤的验尸报告,但如果是他杀,封建史家一定不会放过变军这个污点,肯会大书特书。所以,基本可以排除他杀的情况,庞勋只能是自杀,或驱赶淹死。
当然,京剧《胭脂虎》还给出了一种香艳而戏剧性的结局:庞勋被扬州**“胭脂虎”石中玉所擒杀。
一代枭雄庞勋,临死前并没有留给我们后人哪怕一句豪言壮语,或者无助的呐喊遗言,我无法想象他临死前那一双绝望哀怨的眼神,在诉说着什么:
诉说着桂州那段艰苦岁月中,与战友一起嬉戏的美好光阴一去不复返?
诉说着朝廷的言而无信,崔彦曾的严酷刻薄?
还是悔恨自己当初轻易听信令狐绹这只老狐狸许诺节度使的谎言,而贻误进取淮南?
悔恨当初自作聪明,酿成柳子惨败,数万军队毁于一旦?
庞勋生于何年,史无记载,世人只知道,在桂州兵变之前,他只是几十万大唐战士中,普普通通的一名粮料判官。
纵观庞勋兵变,始终没有发布任何口号,更没有号召广大农民群众团结起来,推翻唐王朝的封建统治。说到底,他们只是一群被昏庸政府逼上梁山的好汉,一群单纯而鲁莽的绿林英雄而已。
时势造英雄,是时势铸造了庞勋的成就,也是时势将其推到了风口浪尖。胸无大志的庞勋,遇到了口若悬河的狗头军师,领导着一群良莠不齐的军队,注定了他的灭亡。
这就是枭雄庞勋的一生。
令人唏嘘的一生。
尾声
在庞勋死后,宿迁(今江苏宿迁市)等地变军闻知庞勋已死,都杀害守将投降了官军,只有变军将领吴迥据守濠州城(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官军未能攻下。
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马举率军进攻濠州,自夏到冬都不能攻克,城中变军粮食吃尽,于是杀人充饥,官军挖深堑,重重围困变军。
十月十七日夜,吴迥率军突围,马举派军追击,变军全军覆没,吴迥被杀。
至此,持续一年零两个月、数十万人死亡、波及鲁南、皖北、苏北大片地区的庞勋兵变宣告结束。
庞勋兵变虽然失败了,但予以腐朽的唐王朝的打击是致命的,唐王朝政治经济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双方交战人数达数十万之多,死伤无数。徐寇虽殄,河南几空。
庞勋死后,他的余党散布于各地,遍及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市)、郓州(今山东泰安市东平县)、青州(今山东潍坊青州市)、齐州(今山东济南市)一带,继续与这个腐朽黑暗的政府抗争着。
无独有偶,1971年8月23日,韩国同样也发生了韩国版的庞勋兵变——实尾岛事件,读者如有兴趣,可以欣赏根据此事件而改编的经典电影《实尾岛》,与荧幕中的韩国版庞勋们一起欢笑,一起哭泣。
日期:2015-02-16 13:43:00
论功行赏
官军平定庞勋兵变,唐懿宗大喜,马上宣布任命变军降将张玄稔为右骁卫大将军、御史大夫。
任命辛谠为亳州刺史。辛谠在泗州城,突围出城迎接军粮,往返总共十二次,当任命他当亳州刺史时,辛谠向唐懿宗上表道:“臣之功,非杜慆不能成也。”
任命泗州刺史杜慆为义成节度使(总部设在滑州,今安徽安阳市滑县,徐州在滑州东南950里左右)。
唐懿宗为嘉奖沙陀大酋长朱邪赤心的战功,特命召见,留为左金吾上将军,赏赍甚厚,并赐姓名李国昌,让他从属郑王宗系,并任命其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五十一 咸通十年十月则》云:上嘉朱邪赤心之功,置大同军于云州,以赤心为节度使。《旧五代史 卷二十五 武皇本纪》作:振武节度使。《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四 庄宗上》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查《唐方镇年表》大同节度使,肇始于乾符五年,不知何据。本书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我们再说那个引变军入城、恬不知耻之徒,和州刺史崔雍。
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八月,和州防虞行官石侔等一百三十人联名上访和州刺史崔雍,其略道:
贼军刚威胁到乌江(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东北乌江镇),崔雍派出的步奏官二人探知到了,崔雍还不相信,二人都被他戴上了枷锁。又连续派人探察,发现贼军已距离州城只有十里之地。
不久,贼军就逼近了州城,崔雍和贼首吴约在鼓角楼上饮酒,答应把州城献给贼军。又将军事判官李醮认作自己的亲弟弟,将表状驱使官张立认作儿子,只求饶恕这两个人和自己的性命,其余将士一任处置。
又命令押衙李词等人脱下衣甲,防御官兵捆着手被斩首的共八百多人。行官石琼脱衣甲稍慢了一些,便被崔雍送给贼军处斩了。崔雍所有的财产和家属都派人押送到采石去,如今还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市润州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