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密码——中国人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第52节作者:
冰原极光 日期:2013-09-28 20:20:55
4.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1)文字的起源及最初用途
考古学家在中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就是殷墟的甲骨文。以目前掌握的证据,来推测殷墟以前有或没有文字,都是一厢情愿、自作聪明的猜测。一方面,文字似乎不可能在殷墟时期突然大量地出现,之前应该有一个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只要确定了构造文字的基本原理,确有在短时间内创造大量文字的可能。
最早的甲骨文出现在殷墟第一期地层中,也就是盘庚时期的地层。在甲骨文之前,确实找不到被大范围使用的符号系统。比商朝早的陶器,现在至少发现了几万件。有极少数陶器上面有划刻的符号,被称为“陶文”。著名的有丁公陶文、贾湖陶文、良渚陶文,以及二里头陶文。但这些“陶文”并不成体系,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更不是被当时社会广泛通用的符号。客观点说,这些符号与文字还有一段距离。至少我们知道这些符号还没有被全社会广泛接受和使用,也没有对中国先民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把甲骨文的字形,与书写甲骨文的工具联系起来,似乎能证明甲骨文就是在甲骨上被最早创造出来的。甲骨文是线型的文字,笔画有很多曲线。这种文字只能是用硬物划刻而产生的。
甲骨文的起源推测应该与原始的宗教活动有关。中国最初的文字,不是用来记录信息的,而很可能是一种“通灵符号”,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工具。商代人把刻字甲骨深埋地下,文字也只出现在与祭祀有关的器皿上。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在商代,文字的使用似乎有某种禁忌。似乎乱用就会惊扰神灵。在已发现的超过20000件的殷墟陶片上,没有发现甲骨文。这说明当时文字并不是当时社会通用。而仅仅被少数人用在宗教活动中。而社会底层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还不会使用文字。否则,人们不可能不在陶器上留下甲骨文。据此推测,甲骨文只有少数人掌握,还没有在社会上普及。
甲骨文的“右”(又)、“尹”、“君”、“伊”
甲骨文字基本上就是由线条构成的图画。甲骨文中的“右”,就是右手的第一视角形象,同时“右”和“又”在商代是同一个字;而右手拿一根棍子,就成了“尹”;而拿棍子的人如果在能够用口发布命令,就成了“君”;拿棍子的人如果能够命令别人,就成了“伊”。
(2)文字使用范围的扩大
商朝的文字只发现于甲骨和青铜器上。有卜辞的甲骨已发现15万片,有金文的商朝青铜器则不超过200件。在二里头和郑州商城出土的早商青铜器上都没有文字。到了武丁时期,部分青铜器上开始有一两个字的铭文,多为青铜器主人的名字。直到了帝辛(商纣王)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才多起来。但仍然不超过50个字。已经发现的纣王时期的带较长铭文青铜器共有6件,包括著名的小臣艅犀尊,其内容多为纪事。
周灭商以后,继承了商的文字。西周文字主要包括周原甲骨和金文。周原甲骨发现的不多,却记录了周灭商前后极其重要的信息。青铜铭文在周代的到极大发展,有数百字的铭文青铜器开始出现,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窥探西周历史秘密的重要视角。但周人的语言似乎与商有所不同。我们在读周代青铜铭文时会感到熟悉,而商的所有文字都会感到陌生。
春秋时期,随着牛耕经济的普及,产生了文化大爆炸现象。识字人口开始迅速增多,会写字的人从商代的不足百余达到了春秋时期的十几万人。各类典籍开始大量出现。那时文字的实用价值逐渐体现出来。比如《墨子》中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
竹简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内普及的。
公元前5世纪前后,楚国人发明了毛笔,推动了字体本身的演进。考古发现最早的笔,是1954年在长沙一座战国中期楚墓中发现的兔毛毛笔。比起刀刻,用毛笔写字轻松灵便,因而推动了字体的革新。文字开始不再使用刻画的方式来书写,而是用软毛的刷子,也就是“笔”来书写。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变化,书写用途、书写人口的增多,必然导致文字字形的变化。隶书最先在楚国孕育出来。如江陵楚简中,,隶书的意蕴已经慢慢显露出来。
(3)“隶变”
甲骨文、金文,以及秦朝以前的文字都叫篆书。篆书是象形文字,每个字就是一幅画。汉朝以后的字体都叫隶书,隶书不再具有图画的特点,是篆书的符号化,很便于书写。“隶变”就是符号化,是汉字的分水岭。而“符号化”是世界上所有原始象形文字都经历过的过程,隶变也是汉字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
隶书出现的原因,就是毛笔的使用。毛笔于春秋战国之际在楚国出现,很快传播到其它国家。毛笔的本质就是刷子。用笔书写的效率远远高于用刀刻写。书写工具的改变,让字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战国早期的各国文字里,已出现了比正体文字简化的“俗体字”。“俗体字”改变了正规篆文的圆转的笔道,已经带有着隶书的意味。在四川出土的《青川木牍》证明,战国中期,隶变正式开始发生,出现篆隶之间的过渡性字体。它减少盘屈,化繁为简,变字形的长圆形为方形,证明当时民间流行着新型字体。湖北云梦出土的1100多枚秦朝竹简,上面文字的隶变的倾向更加明显。隶变在西汉早期完成。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朝初年的帛书上,已经是比较成熟的隶书了。
隶书不再顾及象形原则,解散篆体,改曲为直,把古字的线条规范为平直的笔画,以便书写。圆转不断的线条变为方折的断笔:隶书为提高书写速度,形成点、横、竖、捺、钩、折等笔画。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隶变之后,偏旁部首完全分化。在隶书里,独立成字和用作偏旁的写法明显不同。
隶变之后,中国文字外形的发展至此告一段落。顿挫、起伏 有致的线条,郑重地走上了书法的历史舞台,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隶变”纯化了线条,也解放了线的空间结构。隶变其实就是符号化。
汉初,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轻盈、平直、廉价、美观的纸成为书写载体。使得汉字字形再一次发生变化。东汉末年,楷书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了隶书。楷书有模楷、端正的意思,是隶书稍作改变产生的。之后,出现了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书写迅速的草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这三种书体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字的主要形式。后来又发展出了唐朝的狂草和宋朝的宋体字两种特别极端的字体。
为什么楷书在之后的2000年里,再没有发生变化呢?因为汉朝以后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之后一直没有变化。历史上,每次字体的变化,都是由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的改进引起的。在甲骨文时代,因为字都是要刻写在甲骨上,而牛肩胛骨和龟甲都没有纹理,所以文字较为圆润,繁杂,没有特别平直的笔画。到了使用青铜铭文的时代,字体笔画变得肥厚,字形也很繁杂。战国时期,随着笔和竹简的大量使用,导致了文字的隶变,隶书得以产生。而到了汉代,正是纸的发明,使得楷书、行书、草书出现。
篆书
隶书
楷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