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密码——中国人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第51节

作者: 冰原极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与文言文比较类似的是欧洲的拉丁文。欧洲的意大利文就是拉丁文的衍化出来的。到了9世纪,意大利文和拉丁文的差距已经非常大,新的意大利语拼写法才被普及。但在中世纪时,人们的书面语言仍然长期使用拉丁文。使用意大利语会被视为没有文化。1300年前后,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用意大利文写成了不朽的作品《神曲》。从那以后,意大利文才被重视,而拉丁文由于已经远远脱离口语,慢慢式微。

  日期:2013-09-17 20:01:22
  (3)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除了古汉语的自身变化,还受到其它语言的强烈影响。 这样的例子同样举不胜举。其实,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词语,都是从外面引入的。比如,古汉语中只有“兄”、“姊”的称谓,唐朝以来,由于李唐王室有有较大比例的胡人血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胡人的口语也开始使用,并慢慢传入民间。比如鲜卑语的“哥哥”和“姐姐”就是唐朝被引入的。而“爹”这个口语词汇,也来自于鲜卑语。

  古代女性的化妆品叫“胭脂”,它也是一个匈奴语词汇。此词还有“焉支、燕支、烟支”等写法;剑是一种从中亚传入中国的武器。“剑”的名称也是从西亚引入的。《逸周书》的“轻吕”,《史记·匈奴列传》的“径路”,都是“剑”的原始音译形式; 而“饼”本作“毕罗”,本是西域词汇;马车的轴、轮、舆、式、辕等都是印欧语的外来词,汉语中的“蜜”也是来自印欧语;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历法词语“焉逢、大荒落、大渊献、 摄提格、端蒙、单阏、徒维、执徐”等,都来自于游牧民族。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北京和杭州为中心流传开来。元杂剧为了记录游牧民族带来的叠音,出现了像“呼啦啦”、“黏糊糊”、“滑溜溜”等等用法。汉语句法也受到阿尔泰语系的影响。汉语中的儿化韵也是在阿尔泰语系的影响下出现的。今天南方汉语极少见儿化韵,而北方话中儿化韵现象比较明显。
  北方人常说:“你看什么看?”“说什么说?”这个句型就是典型的满汉混合表达方式。汉语的动-宾格式与阿尔泰语的宾-动格式的叠置,即:动-宾-动结构。汉语中的满语词汇有很多,东北话中更多。包括:别扭、猫腻、埋汰、磨蹭、磨叽、嗯哪、邋遢、作践、掰扯掰扯、滴里嘟噜、溜达、膈应、挺帅、穷的叮当响、懒散、藏猫猫、麻溜的、哈喇子、巴不得、折腾、倒腾、糟改人、哈腰、磕碜、利索等等......

  (4)梵语和佛教的影响
  汉朝以来,印度的梵语佛经被翻译进入中国文化体系之中。使大量梵语词汇进入汉语,并使汉语产生大量新造的合成词。佛经的另一个巨大贡献,就是首次把汉语白话文写在纸上。
  在鸠摩罗什等人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大量佛教词语融入汉语。除了“佛”、“菩萨”、“罗汉”、“禅”、“僧”等佛教专用词汇外,像“金刚”、“魔”、“劫”、“塔”、“忏”、“刹那”、“阎王”等有广泛用途的词汇也被引入汉语。它们都极大的丰富了汉语。此外,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由于引入新的概念,大量新的汉语合成词被纳入汉语词汇表。比如:世界、人间、地狱、轮回、永恒等等,大为丰富了汉语词汇。

  最初的佛教都用文言文翻译,而传教的对象往往是下层民众。宗教本身很深奥抽象,再用文言文去书写,劳动者谁听得懂那些之乎者也的玩意儿。所以,晋以后,僧人开始用白话文来传教。而老百姓更喜欢听故事,僧人就用佛经故事来吸引听众。僧人讲故事的白话文底稿,叫做话本。话本是中国长篇白话小说的直接源头。评书就起源于此。自1899年以来,在敦煌发现大量隋唐时期的“话本”,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在开篇总要先来几首“定场诗”,这种体例就来自于印度梵文经典。梵文作品的开头多是“破魔诗”,概括一下后面的内容,或者烘托一下气氛。这种模式影响到宋元话本,话本往往以一首诗或词开头,构成中国小说一大特色 。比如《金瓶梅》开头那首: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也是从佛经的破魔诗演化而来的。
  (5)近代受西方和日本的影响
  从明代后期开始,西方文化开始输入。1550年前后,罗马教廷开始致力于天主教的东传。在众多传教士的努力之下,经过一番艰苦工作,促成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大潮的涌现。在此过程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取得卓越成就。利玛窦在汉语词汇上的贡献很大。
  利玛窦创造了许多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现代词汇。学者们从利玛窦的12种著译中,找出现在仍在使用的80多个词 。
  鸦片战争以后,北京再也无力阻止西方的影响深入中国。1872年起,清政府派出120名幼童赴美留学,西方的词汇如同潮水般涌入中国。而甲午战争以后,有6000多名留学生东渡日本,又把大量经日语转译的西方词汇引入汉语。今天汉语的科技类词语超过一半来自日语的转译。日本人把西方语言译为日本的汉字单词,留学生再由日语译为汉语。越是学术性的,文化程度高的使用的越普遍。

  现代汉语中,外来词不胜枚举。比如“经验”、“解决”、“概念”、“认为”、“说明”、“原理”、“原则”、“典型”、“肯定”、“特别”、“直觉”、“自由”、“立场”、“民族”、“自然”、“作用”、“判断”、“局限”、“系统”、“表现”、“批评”、“制约”、“宗教”、“抽象”、“政策”、“客观”、“思想”、“背景”、“相对”、“流行”、“条件”、“现代”、“现实”、“理性”、“假设”、“进化”、“教育”、“提供”、“极端”、“意志”、“意识”、“论文”、“人道”、“人权”、“人格”、“反映”、“调节”、“紧张”,等等等等。大概有500多个。而直接译自西方的词,比如译自英文的引擎、坦克,摩托、巴士等等,也有几百个。

  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派生词很少的汉语,也开始大量使用派生词。如下表所示。
  西方语言的句式,也深深影响了现代汉语的句式。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白话是中国古典白话文的典范。而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已经大量使用欧式句子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