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密码——中国人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中国历史)》
第50节作者:
冰原极光 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语音,还是词汇都会慢慢发生变化。而语音发生的变化,往往是声母和韵母在口腔中发音的位置发生移位。各地的方言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先来看两首熟悉的唐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山行》
绝句的第1、2、4句要押韵,但上诗中的“回”和“斜”按今天的读法已经不押韵了。这是因为一些元音的读法自唐以来发生了改变,与唐代有了差别,所以就不押韵了。
汉语变化的速度有多快呢?有一门学科叫做“语言年代学”。它的原理就是: 全世界任何语言都存在一部分相对稳定的“基础词汇”,所有语言在某些特定方面都趋向于保留其自有的词汇。语言学家们整理出了100个这样的词汇,包括数词、亲人关系、身体器官、吃喝,以及太阳、月亮、雨,风等等基本词语。这100个词汇叫做核心词表。其中的词汇非常稳定。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那怕是经过了亡国灭族也更容易被保留。分析这个词表中,几千年里单词被替换的平均速度,就能推算出语言演化的速度。
语言学家充分研究了那些使用期漫长的语言,比如梵语/印地语,古埃及语/中世纪埃及语,古汉语/汉语普通话,拉丁语/意大利语等等,对比那些的核心词汇的旧形式和新形式,语言学家们计算出,这100个核心词汇,每1000年的变化率是平均16.5%。核心词汇已有不同,其它边缘词汇的差异会更大。而如果两种方言中超过10%的核心词有所不同,那么它们基本上无法通话,成为彼此独立的语言。核心词汇平均每1000年里16.5%的变化率说明,绝大多数语言,包括汉语,在千年之后,都会变成另一种语言。
(1)汉语自身变化
今天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词语都经历过词性、词义的改变。实在举不胜举,这里只简单介绍几个。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非常复杂纷歧,古汉语的第一人称原本是“吾”和“予”。而“我”原本是一种兵器。在周代的祭祀和战争中,贵族们都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这方的战士”,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便出现了,到了春秋时期才开始流行用“我”代替“吾”作第一人称。其实“吾”也见于藏缅语系,而“余、朕”见于泰文。“朕”出现在甲骨文中。《尔雅》中解释:“朕,我也。”郭璞注:“古者贵贱皆自称朕。”
再比如,把成年男子称为“汉子”,这种说法起源于汉朝。汉朝以前,成年男子多称为壮士、大丈夫、匹夫等。汉朝时,在对外作战时,用“汉子”来表述“汉朝的士兵”。后来“汉子”渐渐用来指代所有的成年男性,“汉”才有了“男人”的含义。(比如:养汉)。所以,电视剧里如果有人当面夸荆轲是条汉子,那肯定是穿越了。
而“胡子”的起源则更有趣。胡须在古汉语中被称为“须”、“髯”等,没有“胡子”这个名词。比如关羽就被称为美髯公,而不叫“美胡公”。由于北方的游牧区的白种人,也就是胡人,往往长着络腮大胡子。南北朝以后,汉语口语中渐渐用“胡子”来指代“须”、“髯”。
魏晋以前,与“河流”(river)这个现代词语相对应的是“水”。而“河”这个字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词,当时仅指黄河。那时的黄河称作“河水”,汉江称作“汉水”,长江称作“江水”,洛河称作“洛水”。药杀河称作“药杀水”。郦道元的作品叫《水经注》,而不叫《河经注》。到了唐以后,“河”才由专有名词变成一般名词,指代所有河流。同样,“江”原来仅指长江,后来才被用在珠江、闽江等河流的命名上。
“国”的本意就是“郭”,指城墙的意思。在春秋时期,国和郭仍然可以通用。由于商代实行的是部落联合制。各个部落都在自己居住的周围修建城墙,叫做城郭。所以,一国就是一个城郭。到了周代,国的意思才扩大化,变成今天包括广大农村的国家的意思。之前人们头脑中也没有国家的概念。同样,“家”原本指的是宗族的祭祀活动。特别是用猪来做祭祀的活动。与“牢”差不多。由于宗族的不同分支在祭祀时要分开进行,所以,宗族内部开始分成一“家”一“家”来搞祭祀活动,后来就用“家”指代宗族分支。这也是把大夫的封地称为“家”的原因。到了战国以后,家才有家庭(family)的意思。
商原本是商部族的名称。到了周代,商朝遗民的土地被周人夺走,为了生存,商人不得不做生意来谋生。而周人慢慢把做买卖和周朝遗民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从周代开始,“商”才有做生意的意思。此外,在前面还介绍了“钱”、“德”等字的字义变化。
可以说,我们今天使用的每一个字,都与其2000年前的意思有一定的偏移。
(2)文言文与口语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言。文言文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口语,是当时口语的简写。“之乎者也”等虚词确实是当时口语的内容。先秦时期写字要用刀刻在竹简上,(“笔”就是从“匕”转来的),书写比较困难,所以要求行文简练,精确。由于先秦以来,口语不断变化,而书面语被固定在竹简上,几乎未发生变化。汉朝以后,作家们脱离口语,继续使用仿古的书面用语,于是文言文和口语分离。
由于在文言文中大量保存了古汉语的词汇和句法,使文言文显得神秘、典雅、庄严、厚重,古意盎然。到了汉朝,文言文和口语已经明显分化,文言文脱离了口语。汉代的文章,也就是汉赋,讲究辞藻的华丽和堆砌,而失去了先秦散文朴实、清新的特点。这已不是口语的特征。书面语一旦与口语脱离,就必然朝着奢靡、浮华,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骈文登峰造极,当时的文学作品“争一韵之奇,竞一字之巧”。人们写文章,老是不好好说话。已经明显不具有口语特征了。
每个朝代文言文都有其自己的特点。甲骨文的语言与周代的金文不同,而周代的金文又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不同。秦以后的文言文更与秦以前的相区别。“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番”。文言文是口语的“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口语的变化速度。魏晋之后,在佛经的影响下,白话文开始被写入书面语中。但从来不能成为主流。
文言文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书面语言,一直使用到辛亥革命。淸帝的退位诏书就是用文言文写的。孙中山就任中华民族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也是用文言文写就的。直到1918年前后,白话文才慢慢取代文言文,成为中国社会书面用语的主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