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风云--最细致的人性五代史》
第30节作者:
布衣卿相0 更可气的是高骈这个人喜好妖术,每逢出兵打击南蛮时,都要在夜晚对着蜀地将士焚烧纸人纸马,散发小豆,口中喃喃道:“蜀兵懦弱胆怯,请求玄神兵助我破敌。”此举不仅得罪了蜀兵,连他自己的士卒也感到难过——明明是全体官兵浴血奋战获得的胜利,这样一来好象是高骈一人耍大神的结果,“军中壮士皆耻之”。
这也就算了,更让人受不了的是高骈还查阅本地官员的花名册,对那些出身于低微胥吏者,一律免职。
什么是“胥吏”呢?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分为“官”、“吏”两种,和现代政府机关中的“在编官员”与“不在编临时工办事员”差不多。
“胥”指的是一种基层的办事人员,来源于政府从平民中选拔出来的“有才智者”。“吏”在先秦时期与“官”区别不大,汉代以后“吏”逐渐专指小吏和差役,即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由于胥、吏二者都是官府的各类办事人员和差役,后世遂将胥吏并称。
官、吏之间的区别,正如一首民间段子所道(详见袁枚《随园诗话 补遗 卷六 三十四》) :
催科
官如大鱼吏小鱼,完粮之民其沮洳。
官如虎,吏如猫,具体而微舐人膏。
二月丝,八月谷;妇出门,鸡登屋。
五刑之属邮丽事,役情追呼罪其罪。
心所不怒强威之,投签铿然厌且惫。
坐堂皇,鞭其尻,役以皮肉更钱刀。
彼纵不苦我则劳,署上上考何足高。
高骈又命民间均使用足陌钱进行交易,短陌者都要被逮捕,以行贿罪论处,买卖双方都处以死刑。由于刑罚严厉残酷,蜀中百姓人人叫苦。
什么是足陌、短陌?
足陌,古钱币术语,“陌”与“佰”相通。在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通常以文、吊、缗为单位进行交易。较小的交易用文,较大的交易用吊、缗。每吊钱为一千文,每缗钱为十吊,每“足陌”为一百文。特殊情况下,政府也强制使用“足陌”。而不足一百之数充作百文行使,即“短陌”。
此后,还有一种政府强制使用的“省陌”。
那么,什么是“省陌”呢?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旧钱出入,皆以八十为陌,章(指王章)始令入者八十,出者七十七,谓之省陌。”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唐末以八十为陌,汉隐帝时,王章又减三钱,始有省陌之名。”
蜀兵在长期压迫沉默下,反抗这座火山终于爆发。
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四月,蜀兵突将作乱,他们大呼冲入府署,高骈吓得躲入了厕所才没被杀掉。
高骈亲卫兵天平军将闻讯向蜀兵发起了进攻。由于事出突然,蜀兵突将们并没有提前武装,那些无兵器者就顺手挥舞棍棒,连棍棒都没有的就赤手挥拳战斗,蜀兵个个满腹怒气拼杀,哀兵必胜,天平军哪是对手?只得败走归营。蜀兵们追至天平军营,营门紧闭而不得进入,个个叫嚷着要见高骈。
天平军将哪知道此刻高大帅正躲在厕所筛糠呢?没办法,二把手监军宦官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讲和了。
乱军道:“我们州虽经南诏蛮乱,但是户口尚完好,府库方实,高公却削军禀以自养,我等不堪其虐,方才作乱。我们要求并不高,只想恢复到从前那样就可以了。”
蜀兵的一切要求,监军宦官都答应,只要不杀高大帅,一切都好商量。
蜀兵突将们见目的已达到,等了这么久也没有见到高骈,想想也没有什么意思,挥挥手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天平军将们跟随高骈走南闯北名闻天下,怎么说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哪里吃过这样的窝囊气!要是高大帅回来,让他知道了今天的事情,哪不非得开除我们不可啊!怎么说也得表演一下吧?
天平军见蜀兵走远了,大开营门,作追逐之势,冲到城北一个球场工地,把数百名正在劳动的农民工杀了个干净,砍下首级还至节度使府,声称“已诛首乱者”。惊魂犹悸的高骈亲自接见众将领,“厚以金帛赏之”。
第二天,高骈揭榜告示突将,公开致歉,将所扣突将的职名与衣粮全部归还,并声称绝不会秋后算账。
克绍箕裘家世禁卫的高骈,哪能吃如此大亏!
此后,高骈日夜令天平军将士在节度使府轮流值班,以防突将再行叛乱。暗地里,又派人把参与暴乱蜀兵突将姓名登记在册,以备日后铲除。
风平浪静两个月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高骈派兵乘夜铲除突将,围其家,挑墙坏户而入,不管男女老幼孕病,悉驱去杀之。有的婴儿被摔死在台阶上,有的被摔死在柱子上,一时流血成河,号哭震天,死者达数千人之多!又借月色,以车载尸投之于江中。
一突将妻子坐在地上正在给孩子吃奶,将就刑。有个老太太很同情,疑其怕死,对她道:“把孩子给我吧,我们一起去投诣曹司去。”妇猛然坐起道:“我知道,先饱吾子,不能让他饿着肚子死去。”
又对刽子手拜道:“哪有节度使夺战士口粮,一旦忿怒,淫刑以逞,国家法令还有何用?我死当诉于天,使此贼全家就像我们今日一样!”
临死前挥手大骂道:“高骈!汝无故夺有功将士职名、衣粮,激成众怒;幸而得免,不省已自咎,乃更以诈杀无辜近万人,天地鬼神,岂容汝如此!我必诉汝于上帝,使其他日举家屠灭如我今日,冤抑污辱如我今日,惊忧惴恐如我今日!”说完后向天跪拜,从容就刑,至死神色未变。
蜀人闻者为之垂泣。
杀得兴起的高骈,还想族杀戍役归来的突将,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封在蜡丸中,放进一个小罐子。不高兴的时候就摸出十个八个的,让手下的人去处决。
跟随高骈多年的亲吏王殷,在旁边实在看不下去了,劝道:“相公您既奉信道教,宜好生恶杀,这些突将在外戍役,起初并没有参与叛乱阴谋,若复诛之,则自危者多矣。”高骈这才停止了大屠杀。直至他将剩余蜡丸倒到池塘中,蜀地百姓人心才安定。
高骈的寡恩残暴,由此略见一斑。
请记住,这是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最黑暗的一夜。
六月二十日晚。
这么黑暗的夜晚,居然还有月光。
日期:2015-02-26 18:12:01
五代风云
第二卷 黄王起兵
第十四章 黄王改元
王仙芝之死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十一月,招讨副使、宦官都监杨复光派使者往王仙芝处劝谕,屡次求官不成的王仙芝闻之大喜,马上派部将尚君长等人为代表向杨复光请降。
贯于欺罔朝廷的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平卢军节度使宋威本来就嫉妒杨复光的功劳。
“这是个千载难逢的邀功时机,老夫怎能错失?”
宋威派兵于路上将尚君长等人劫走。
不久,又向朝廷奏称与贼帅尚君长等在颖州西南战斗,生擒尚君长等人,杨复光也向朝廷奏称尚君长等人确是自首来降,并非宋威擒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