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代,华夏九州的最高统治者是周王朝。王朝中坐王位的人称“大王”。在周王朝建立的时候,采取的是分封制,将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诸侯国在周王朝的周围,拱卫周王朝的安全。各个诸侯国听从周王朝的统一号令。但是,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不听号令了,各行其是,称王称霸。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有五个大国,齐、秦、楚、燕、晋,还有一些较小的诸侯国。鲁国是较小的诸侯国之一。
鲁国的国君,在孔子死的时候,是鲁哀公。
孔子病重期间——就是在他唱歌病倒后,鲁哀公去看过孔子。
四月十一日,孔子走了,鲁哀公又去了。
鲁哀公向孔子的尸骨致悼词。
他说:“上天真是太不仁善,竟然不肯发慈悲,不肯暂时留下这位国老,让他保障我长久在君位;他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忧戚成病,如受煎熬。呜呼哀哉尼父啊,我是多么悲哀!您永诀于世,我却失去一位学习的榜样了!”
看来,孔子的影响,不完全是死后获得的,其生前真的还挺大的,连鲁国的国君都惊动了,悼词说得多真诚呀,原文中称孔子做“尼父”,“尼”指仲尼,“父”当然是父亲的意思,或者是老人家、老前辈、国宝也未尝不可呀,反正是现代的“最最敬爱的”意思。特别是当国君说到孔子走后鲁国产生的“空白”,用现代的话来说,应该叫“无法填补”,所以,国君才会感到“剩下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忧戚成病”。这话听起来挺感动人的。是的,如果有哪位老人家去世了,国家的统治者出面说这个话,肯定是最高的荣誉了呢!
可是,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孔子的学生子贡并不卖账,他当时就从跪拜的地上爬起来,竟然羞辱国君,说你的话说得没有道理,并不合于礼法!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说鲁哀公在用语中自称“一人”——子贡说:你丫国君说这话没道理嘛,天下有谁可以自称“一人”呢,除了周大王以外,其他的人有这样自称的吗?这,完全是在给国君挑刺,人家作为国君,在鲁国境内,称“一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其实,子贡是不感冒鲁哀公。不感冒的原因很简单——你丫国君,在我老师健在的时候,你不重用,现在人都死了,却说那些个好听的话废话干啥呢你,岂不是很作秀吗你,你作为国君,利用孔子来作秀,这怎么合于礼呢?
子贡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原来,孔子在鲁哀公他爹(鲁定公)手上,担任国鲁国的大司寇,后来,因为不满鲁国的政治环境,辞职出走,去周游列国。在鲁哀公(姓姬名蒋)登上国君之位后,多次请孔子回国。可是,等到孔子回国之后,一直到死,整整五年,鲁哀公压根儿就没有请孔子担任国家的高级职务,只是给了孔子“国老”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所以,子贡心里不舒服。他这人敢跟别人撕破脸,国君也不怕。
其实,平心而论,鲁国不用孔子也说得过去,因为孔子回国时已经68岁了,早已经不年轻了。鲁哀公也许是想让鲁国朝中年轻化,所以才没有请孔子出来做官吧?
不过,这就成了孔子死前的一大遗憾。他周游列国十几年,到底为了什么?看上去是要实现政治抱负,克己复礼为仁,挽救日益衰落的周王朝;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做官,不做官是没办法改造社会的。子贡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很抱怨鲁哀公。
当时的国君绝大多数的心胸都还算宽广,没有跟知识分子计较——这事儿要拿到后世,有你十个子贡也杀了,即使当时不杀,也要留到秋后算账呢。
国君悻悻的走了。
子贡的话被儒家记录了下来,传到今天。
之后,孔子的弟子们,立即组成了“孔丘治丧委员会”,一致推举孔子得意门生之一的弟子——公西赤,担任了治丧委员会“主任”,总负责葬祭诸事。
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因为单是孔子的弟子就有三千,据说是人人都回来了的;加上鲁国的卿大夫、街坊邻居、亲戚朋友,人数怎么也得好三五千甚至上万吧;另外,还有各诸侯国的使者呢。
来得比较远的,又有记载的是燕国来的观礼客——燕国多远呀,在今天的北京一带,他们来到今天的山东曲阜,来参加孔子的葬礼。估计他们住到了孔子学生子夏的家里,所以,子夏说的一句话就被儒家记录了下来——子夏说:“这是圣人主持别人的葬礼吗?不!这只不过是人们埋葬圣人罢了,有什么值得您参观的呢?”据说,孔子的弟子们是反对铺张浪费的,一定要将孔子的葬礼办得简要些,因为孔子生前是这样叮嘱大家的,所以他们不太欢迎外来的人也就很正常了。
那么,孔子的葬礼到底办得如何呢?
(待续)
日期:2010-03-08 10:43:17
1-03 古代死个人好麻烦哦
现代要是死个人,无非就是穿衣、整容,瞻仰遗容,开追悼会,然后是火葬场,最后将骨灰或埋或洒,完事。虽然,也有些等级上的讲究,比如追悼会的规格高低、墓地的级别高低,骨灰盒的价值高低等等,敬献花圈的人身份高低等等。不过,大体上的界限还不太明显,大多数人都差不多的。
要是换在孔子的时代,你才知道,许多的家庭,真正是死不起人的。
即使是不愁钱币的人家,即使是死得起,也得把人折腾死了。咱读过的历史中,死人把人折腾死的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的爷爷。秦始皇的爹名字叫异人,大家都知道,异人的爹做了许多年的太子,好不容易他爷爷死了,他爹轮到做国君了,可是,在给他爷爷办丧事的时候,他爹却给丧礼折腾死了——这让异人提前做了国君。
当时咱不明白,丧礼能够折腾死人,后来读了办丧事的书才知道,并且信了。
咱稍微说一点,大家就会赞成我的观点。
周代的丧礼,仪节繁杂,在人死之初,要用质地很轻的絮丝放在临终者的口鼻上查验是否断了气——并不像我们后人粗鲁的伸出手指去探索。如果发现人已断气,所有的人必须哭。但是,请大家注意,不同身份的人,哭法是完全不同的。
啊,难道规定各人该怎么哭不成么?
是的。
比如,做儿子的,不叫“哭”,叫“啼”。
各位,知道怎么啼么?
简单的说,就是“哽咽”——哭而不成声。
做兄弟的呢?——就得“哭”了。哭,是发出声音来(流不出泪就叫“嚎”呢)!
如果是妇人,要求的模式是“哭踊”。
何为“踊”?——边哭边跳,用现代语言来说是:跳起脚脚哭。
这哭的规章制度,对女性有点要求过高吧——难道要女子跳才算悲哀么?
可见,亲人死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哭,必须得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来哭,哭得要有章法、有规矩。还要注意,每一类人哭的时候,所站的位置有设定的范围。
凡是不按照规矩哭,没有在预设范围之类哭的,就是“无礼”,小辈就是“不孝”。
此时,孔子的妻子和大儿子孔鲤早已经死了,定是别的子息来为他老人家哭丧了。
哭过之后,又干啥呢?
哭毕(只是首轮),接着就要为死者进行招魂仪式——亲人拿着死者的衣服,站在山坡上(没有坡的就爬到房顶上去),面向北方(那时认为北方是幽冥世界的所在地),然后拉长声音,呼叫死者的名字,呼唤他的灵魂归来。招魂者有的还要在呼唤中历数别的地方去不得的理由,劝说灵魂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迷失了自己,竭力告诉它返回自己家来的好处。
一般的招魂曲的格式是这样的:
魂兮归来!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
东方不可以托些;
……
关于招魂的时候说什么话,想知道全面的——要写这方面书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宋玉的《楚辞﹡招魂》,里面的内容,据说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招魂之后,要及时的将招魂的衣服给死者穿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