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八副面孔》
第5节

作者: 悬疑大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西周和春秋前期,中国人的墓葬按照上古的习惯,是“不封不树”,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坟头”。虽然,《礼记》有“殷既封而吊”,《史记》说到武王克商之后“命闳氏封比干之墓”,都可以理解为封土为坟。在河南罗山县曾经发现商代息氏墓地,其中有残存的封土,说明有坟堆在这一时期出现,但是尚不普及,社会上仍然保持“不封不树”的习俗。因此,孔子在母亲死之时,开始找不到父亲的坟——没有坟头,当然就没有墓碑之类的了(墓碑出现的时间更晚)。孔子后来根据老邻居輓曼父的母亲的的指点,才找到了父亲的坟地,将母亲与之合葬。然后,他便在父母的墓上堆起了四尺高的坟堆作为标识(见《礼记》)。

  孔子给父母垒坟头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件事情,给孔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孔子父母的坟在防地。在垒坟头的时候,孔子的心中有些犯嘀咕(可能有些神经过敏),他说:“我听说古代墓地是不做坟头的。现在我孔丘是个奔走四方的人,不可以不在墓地上做个标记。”于是,他和弟子们到父母的坟上,开始聚土,然后拍实,垒起了大约四尺高的坟头。但是,没等坟头完全垒好,孔子先离开了——他要回去准备物品,接着就要举行安魂的祭事了。可是,没等孔子回去多久,他的弟子们也跟着回去了。孔子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呀,活干完了吗?弟子们说防地的坟头垮了!孔子一听,人就立即呆了,不言不语,傻傻的站在那儿。弟子说了三遍之后,孔子才从呆状中缓和过来,满眼的泪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掉,喃喃的重复之前的话:“我听说古时候不在墓坑上面修坟头哇!”(见《礼记﹡檀弓》)

  看来,春秋末年,在墓坑上修坟头的事情并不普遍。
  所以,孔子担心会因此得罪神灵,心中不踏实,怕遭到报应。
  ……
  孔子走南闯北,见到过四种类型的坟头,最欣赏“马鬣封”的坟头。所以,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为他挑选的正是“马鬣封”的永久居住地。
  估计后来的儒者追记了周代等级制度下的坟丘高度和种植的树种及数量的规定(也许不是追记,完全就是后世的儒者意淫的“坟头等级制度”)——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药草;士四尺,树以槐。坟头的高度、树种等等,都被制成了细致的规章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人喜欢制定制度完全是受了儒者的影响。

  下葬之前,当然要将墓穴先挖好,铺垫生石灰、木炭等物。在下葬的前一天,还要将灵柩用灵车迁入祖庙停放,并在祖庙再一次进行祭奠,称之为“祖奠”。下葬之日,灵柩车从祖庙启行,前往墓地。亲友们要出车马束帛等助葬(跟现代完全一样,只是车不同了)。这里,得有忌讳了,大家赠送给丧家的钱物,万万不可叫“赠与”,而有专用名词,称之为“致賵”(或:赙賵)。在去墓地的路上,由丧主领头,边走边哭,亲友们牵引柩车的绳索(叫作“执绋”)走在灵车的前面。

  在下葬之前,除了一系列的祭奠仪式外,最有意思的是在棺木入土之前,还要告诉死者他能够得到的所有随葬品都是些什么——丧主得像对待活人那样,对着灵柩,把别人和自己给死者的随葬品清单仔细的念一遍。到了下葬的时辰,从灵车上抬下灵柩,再次祭奠之后,就用绳子将灵柩放入穴(坑)内,把“明旌”(原来插在西阶前的,带来了)放在柩上,各种随葬品搁棺木旁边,用棺衣盖住,上面铺席,加坑木之后掩土,筑成坟堆。

  埋葬完后,大家还要回到殡所哭一回,称为“反哭”。之后,还有一系列悼念活动。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墨子要提倡《节葬》了吧?
  那个时候,中国人就死不起。一死家贫穷。据说现代的火葬场,也有专诈丧主钱财的勾当,贫困家庭怕也是死不起人的哩。
  孔子好在学生多,国君也挺照顾,虽然丧事从简,但却基本按照周礼做的(看上去并不简呀)。当然,也有奇怪的举动——前面说到的“袭衣十有一称”的事情。
  一代圣人,就这样入土为安了。剩下一代代活着的人,进行着从不间断的津津乐道的研究和议论那一场折磨人的“从简”葬礼呢。
  (待续)

  日期:2010-03-13 23:28:05
  1-06 孔子一米九一形象高大
  日久天长,孔子坟墓的周围,长满了蔽日的草木,也就成为了后来的孔林——现在也还存在的那个充满悲哀故事的“孔林”。
  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倒是很会抓机会,到了第二年,就下了指令,将孔子生前所居住的房舍改为了庙堂——就像现代的“故居”、“纪念堂”一类的场所,可能是要作为鲁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等,用以纪念伟大的孔子。
  庙堂里,收藏了孔子的遗物衣、冠、琴、车、书、礼器等等。一直到了汉代,已经过好几百年了,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到那里去参观过,说仍然保持昔日的原貌。后来,那里发展起来,就成为了“孔庙”。几千年之后,孔庙成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被现代人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说来,孔子的墓地从来没有变迁过——它就在孔林之中!
  按说,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墓中“请出”孔子来,研究一下他老人家的“DNA”,看一看这位影响世界的、跟耶稣差不多齐名的孔圣人到底是什么特殊材料组成的?
  这是阅读了《达﹡芬奇密码》之后,咱产生的一个想法。因为西方世界的耶稣,据说他的妻子的尸骨还存在,只要取出一点儿血迹,不是可以揭开人世间的很多密码吗?

  孔子的画像,一直就是一个谜团。
  据报道,目前研究孔子画像的专家是曲阜师范大学文化学院骆承烈教授,他曾经对世人说过,已经广泛搜罗孔子画像,数量竟然达到二千六百多种,并且曾经因此荣获过基尼斯“收集孔子画像最多的人”的记录。但是,连他也没有宣布过有哪一张画像是真的孔子本人的画像!
  而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孔子最早的画像,是发现于二零零七年——山东东平的一处古墓中精美彩色壁画,年代为汉代,距今约有二千年左右;可是,那幅画像离孔子辞世的年代,还是相隔了好几百年——也不知道是照着孔子本来模样传下来的呢,还是汉代人画的,要是汉代人画的,几百年后的人画几百年前人的画像——在没有刑事相貌学、痕迹考古学的古代,是不可能画出真人的相貌——即使是科技发达的现代,没有孔子的遗骨,也完全是不可能画出孔子生前的模样!

  我们现在还够知道孔子有一米九一的个头,是因为有文献的记载——身长九尺六寸,当时就被称为“长人”同样,我们还知道:“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而名丘” (司马迁《史记》)。还有其它文献记载说:“孔子生有异相,牛唇虎掌,鸳肩龟背,海口阔耳,顶门状如反宇……”也就是说,孔子生下来时,他的头顶四周高于中间,很怪的脑袋哟——就像尼山的山势一样(周高中低),所以,他父母才给他起名‘丘’,字‘仲尼’也!”(脑袋竟然是第二座尼山,雷人)。

  这些听上去让人难以相信。
  我们需要真相。
  那么,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呢?
  其实,世人可以说是不知道的!
  这,让我想起了“楼兰美女”……心中袭上一股悲凉!

  (待续)
  日期:2010-03-15 20:37:09
  1-07 美女与孔子美女很美
  啊,孔子跟美女有什么关系?
  不,现在还没什么关系(以后会有)。
  我是说,我们现代的人已经知道楼兰美女的模样了。
  可是,现代人却不知道影响了中国人思维方式几千年的孔子长什么样儿。
  知道么?楼兰美女的年龄,可要比孔子要大800多岁呢!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