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录——乱世出妖孽,寻鬼我自知》
第1节

作者: 夜半微风之老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12 16:01:39
  吾师录
  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我是写手老鬼,有人说我的师父臧老师是贯穿我六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可能的确是这样的,以前每部作品中虽然只是蜻蜓点水略微提及师父,但却是举足轻重关乎全文。
  关于师父我并不是太了解,伴随师父的日子也短的可怜,我更没有学到什么。很久之前就有读者说让我讲讲师父的故事,我不敢乱写只怕写不好,辱没了师尊,但随着作品越写越多,至此部已是第七本。虽说没什么成就,但我对讲述师父故事的欲望就愈发的强烈起来。于是结合一些往昔的只言片语和文字记载,我决定把师父的一生誊写下来。我闭上眼睛,姑且幻想一番师父曾经的风采,一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一年。

  日期:2015-03-12 16:11:00
  第一章
  我是寻鬼者。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那年的秋天,农历九月十一公历十月十五,我出生了,故此我的名字叫做臧秋生。那一年中法条约划遂溪、吴川两县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之间的麻斜海湾为法租界,统称为广州弯。在此之前,长久存在于民间的义和团或者说义和拳,改变反清复明的口号,于1898年由赵三多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而在1897年山东曹州,德国传教士被村民打死,德国趁机出兵占据胶州湾和胶澳,一个月后俄军进入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法国则占领威海和我出生那一年所划出的广州弯。
  中西关系日益紧张,山东响马名天下,自古以来逢乱世,山东必出响马,而今洋人占据了山东多地,山东人奋起反击,这才有了改“反清复明”的口号为“扶清灭洋”的事情。时任山东巡抚的毓贤改剿为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的政策,义和拳被招安纳入民团组织,从此义和团诞生了。
  从那时起,山东河南两地的义和团运动开始走向高『潮』,但伴随的却不光是对敌洋人,而是民不聊生。洋人被称作是大毛子,而教徒和用洋物者被从“二毛子”到“十毛子”有不同的称呼。很多人遭受其害,许多地痞流氓混入义和团的行列之中,烧杀掠夺尽报私仇,稍不如意就给别人冠上二毛子的名声,便可随意处置,手段相当惨忍。
  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之后,因为国际局势和个人利益开始庇护洋人,并且对义和团形敌对与绥靖双重手段。1900年1月,慈禧因西方势力干涉政事,歧途还政于光绪而大为恼怒,从而发布维护义和团的懿旨诏令。朝廷扶持义和团,并给义和团发放饷银,邀请义和团到天津开坛聚众,义和团涌入直隶,不光在天津,更占领涿州保定等地,义和团势力渐大。
  而那一年尚且在襁褓之中的我也随着父亲来到了涿州,我祖籍是河南郑州人,有两个兄长,后来又有了一个妹妹。母亲后来也因为妹妹的出生落下了病根,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不过事发之时妹子并未出生。徒增变故家道中落,妹妹也只是个遗腹子。
  日期:2015-03-12 16:16:00
  父亲是义和拳之中的倪赞清手下乾字门的大师兄,所以地位也不算太低,故此虽然我们兄弟几人虽在义和团中长大的,但幼儿之时也没受什么苦。
  1900年,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两千余名八国联军从天津准备侵入北京,却在廊坊遭遇义和团阻击,最终这群洋人的联军溃败,但我方也死伤惨重,我父亲战死在敌人的枪炮之下。从此当时身怀妹妹的母亲带着我们叫苦无门,开始流离失所再无人管,人走茶凉,盛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这乱世之中。总之在战乱之中,我们几人走散,大哥跟着义和团杀入北京,而二哥与母亲则抱着我跟随难民准备回河南老家。

  途中母亲生下妹妹然后不久就死了,二哥但是才十三四岁,抱着我和刚刚出生的妹妹在路边乞讨为生,就这样我们竟然活了下来,这路途漫漫,一路要饭回到河南老家的时候我已经五岁了。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塌了,家里也没什么亲戚,二哥从房子的瓦砾中什么也没找出来。
  我们就这样搭起了十分简陋的茅草土坯房,雨天漏雨夏天燥热,二哥给人家打短工养活我和妹妹,三年后妹妹被卖了,就剩下了我和二哥相依为命,我记得那天我吃了顿饱饭。那时候的日子只能用活着来形容,一切都是为了混口吃食,又过了七年二哥去给人家当长工,却因为不慎打碎了人家的器物被活活打死。我成了孤苦伶仃的人,于是离开家乡再度乞讨为生,那一年我已经十五了。
  听说山东相对富庶一些,我便想去山东讨口饭吃,一路上我要过饭也给人家打过短工甚至当过小偷。行有行规,那年头的荣行、丐帮都不是想进就进的,有组织有纪律,我这么一个外来的人,要么就要加入他们受制于人,要么就要滚出人家的地盘。我不想被他们利用和约束,于是我挨了不少打到处被驱逐,有时候刚要来或者刚偷来的东西还没捂热了,就会被帮派成员抢走,运气好了往屁股上踹一脚赶走,运气差了甚至打得我尿过血。

  就这样我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胶澳,二哥识文断字,虽然不能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但也总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目不识丁之人要好的多。二哥没出事儿前教给了我许多,起码基本读书写字儿不成问题,我便在胶澳谋到了一份杂货铺伙计的工作。平日里除了卖货送货,还要帮着老掌柜的写写画画之类的。
  日期:2015-03-12 16:21:00
  胶东口音虽然听起来别扭,但是倒也与河南话没有太大的区别,起码我听得懂,很快我就融入到这里的生活当中。老掌柜对我很严厉,动辄打骂,但他却能管我饱饭。掌柜的一家三口人,有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女儿,长的不好也不坏,说不上眉黛春山秋水剪瞳,却也身材高挑。

  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也就见过一次,那次还被老掌柜的撞见了,用顶门的木桩子差点没把我打死。不过我在幻想,或许有一天老掌柜会把我收个上门女婿也说不定,日子若是这样下去,倒是有这样的可能性,但这一切都在那一夜改变了。
  记得那天正是我十七生日,不过没人会关心这个,到了晚上掌柜的对我骂骂咧咧的让我关门上板。我拿着门板插了上去,却突然感觉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天色渐晚大街上来往的人已经很少了,不免显得有些萧瑟,即便有人路过也是行色匆匆,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地方。莫非真是深秋夜寒,我打了个哆嗦,然后不再乱想把所有的门板都上上了。
  可是上完门板后,我总觉得门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在店铺对面胡同的阴暗处,我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那眼神令我毛骨悚然,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我明明没有看到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感觉呢?
  晚间风气,天干物燥,风气十分最容易着火和被盗,风涨火势自然容易让火灾蔓延,而大风天外面吹得轰轰响,这时候也是偷盗的最佳时机。故此掌柜就没让我回去休息,让我在店里守上一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