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如何告乃翁?——悲催的南宋覆亡史》
第20节作者:
独孤慕雨 日期:2012-11-07 13:45:26
赵汝愚如此作,不过是投桃报李罢了。事实证明,他的“重惜名器”乃是欺世之言!
另一个知閤门使刘弼劝赵汝愚道:“此事(绍熙内禅事)侂胄不为无功,亦须稍疏官职。”韩侂胄在内禅中的作用巨大是无庸置疑的,觊觎节度使之职并不过分。
然而重权在握的赵汝愚此时自信心爆棚,不以为然地反驳刘弼:“他又有什么大功?”
本来是想巴结奉承当朝宰相的,哪知道却碰了一鼻子的灰。刘弼对当初内禅赵汝愚只寻韩侂胄,没有理会同样任閤门使之职的自己已经心存芥蒂。这时见赵汝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更是心中恼怒异常。一怒之下,干脆将赵汝愚的话加油添醋的说与韩侂胄。
韩侂胄听了刘弼的挑唆,决心与赵汝愚分道扬镳、一决雌雄。
朱熹(1130~1200),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等,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尤溪),求学期间寓居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福建南平到武夷山建溪一带)。因此,朱熹身后也成了上述地方为打造城市名片、发展旅游业而极力抢夺的人物。
朱熹十九岁之时就进士及第,早期与二程的“游于释老、出于六艺”一样,曾留心于佛教、道家等典籍。
24岁之时(1153年),受学于杨时的再传弟子延平李侗,因此得以学习程颐、程颢“洛学”的正统,此后多次受教于李侗,奠定了其后集理学之大成的基础。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时候,朱熹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理学名家了。
朱熹作官的时间并不久,曾任枢密院编修官、秘书省秘书郎,曾在江西南康、福建漳州、湖南长沙担任过地方官。为官期间,朱熹申明敕令、惩治奸吏、政绩显赫。朱熹从政时间非常短暂,一生成就主要在理学方面。
朱熹继承了北宋二程兄弟的理学,并吸引融合了张载等其他学者的学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成了与孔子齐名的华夏文化名人。
朱熹的思想体系以二程学说为重心,改造了周敦颐宇宙图式,吸引张载的气学,并融合了邵雍的象数与易学。除此之外,朱熹一生致力于《四书》、《大学》的注释与阐发,著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使得《四书》成为高于《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与《春秋》的儒学经典。
墙里开花墙外香,朱熹活着的时候没有引起统治者足够重视,死后却受到官方的极度推崇。
——蒙元皇庆二年(1313年)恢复科举时候,诏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考的考试内容。朱熹的学说从此被规定为科场程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更是规定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为科举考试规定出了“标准答案”;清康熙皇帝更是推崇朱熹,升朱熹为配享孔庙的第十一哲。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朱程理学因此成为影响我国明清两代数百年的官方意识形态主流。
在野的朱熹一生都在忙于著书立说讲学之事,门人子弟遍布大江南北,直到今天各地方仍有朱熹讲学的场所遗存,如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
此番赵汝愚荐举入朝任经筵侍讲,朱熹从此当上了货真价实的帝王师。经筵既是皇帝学习的地方,也常常变成议政的场所。经筵上的议论往往会对时政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最高当局对大政方针的最终决策。朱熹现在出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成了天子近臣。
显然,赵汝愚是想借重朱熹的力量,进而影响宁宗、左右朝政。
庆元初年朝堂之上以赵汝愚为政治领袖,朱熹为精神领袖,宁宗即位之初,倒也群贤毕至,颇有气象一新的意思,以至被人称为“小元祐”。
日期:2012-11-08 15:26:32
两宋三百余年间,党争一直就没有消停过。靖康覆国,宋室南渡,同时宣告了徽宗年间蔡京朋党集团“绍述”政治的结束,“崇宁党禁”与“元祐学术”之禁也随之取消;建炎年间,随着对王安石变法集团的批判与声讨,出于政治需求,赵构公开表示“最爱元祐”。受此政治导向影响,朝堂之上新的一轮党争也随之开始。
如果说北宋年间的朋党之争是学术之争,那么南宋的党争则是朋党之争与道学之争的混合体。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在灿若星辰的宋儒努力之下,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
但近千年来,许多人只是简单的将宋学理解为理学。这是不确切的!朱程理学在宋时仅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而已,直到南宋年间才发展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经学的主导地位,因此人们误以为理学便是宋学。其实,宋学流派众多,绝非只有理学一家所能涵盖。
中国学术思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所有流派无不以正宗自居!一家之说为谠言正论,其它流派自然被视为旁门左道、歪理邪说了。
二程以为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而觉斯民”。只有自己的学说才能扛起儒学发展史的第三面大旗,这种“一道德”禁锢思想的行为影响后世至深。
政治制度的专制可以通过革命手段破除,而破除文化专制则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才可以!
我国深厚的一言堂传统,与朱程理学成为显学有着因果关系的。朱程理学不求具体、不求分析、不求实证,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与传统,理学的兴盛,使得本来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哲学思想从此步入了没落与停滞。思想的停滞,进而导致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停滞,从两宋之后,华夏文明逐渐落伍于世界。
后世更多的人理解理学,则是断章取义的批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等朱程理论了。如此理解理学,完全是对朱程理学的一种误读!
其实朱熹的学术思想是有进步性的——朱熹以为,看一个社会的“利病”,首先要看人民的“休戚”,也就是人民的喜乐忧虑;而看人民的喜乐忧虑,就必须要看地方官员的“贤”与否了;看官员的“贤”与否,就要看监司,即上级监察部门的“纲”。
所谓“纲”,就是政府设立的规矩与制度,在彼时,它们来自代表天意志天子的“本”。而“本”的产生,必须要遵循“理”,而不是“欲”!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自上而下都是无穷无尽的“欲”,那么哪里还会有什么“理”存在!?
朱熹提出的“天理”,是他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是发韧于中世纪专制历史时期,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一种朴素“民主”、“民生”、“民本”思想!
万古通行者,道也;万古不易者,理也!
宋人是非常讲节义的,节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气节、忠义,而其内涵则是人伦道德。讲气节、忠义,最终还是要从伦理道德做起的。没有伦理道德作基础,气节、忠义也只能是空谈而已。朱程理学的出现,恰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理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重义理,二是讲伦常。在理学家眼中看来,理是本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据或本原。朱熹曾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亦无人无物。”
“天理”与“人欲”如冰炭不能同器,水火不能同炉。而且,“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天理与人欲,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